文/木槿夕先生
一年一度的高考来了,不出意外的誓师大会又来,上一次是被群嘲的“600分多分的成绩很耀眼女孩”,这一次轮到誓师大会上喊失声的男孩。
不知道为什么,很多人都是从学生时代走过来的,对如今的学生如此刻薄?
冷静下来想想,你会发现两个孩子的经历格外相似,成绩名列前茅被校方选出来作为学校代表,喊出一些精神刺激的话语,在我们这群成年人眼中,这俨然成为一个笑话。
每当出现这样的例子,评论区充斥着好多恶意,他们一眼就断定这两人这辈子完了,已经被应试教育害惨了,进而延伸到如今的教育体系怎么了?
可是他只是紧张了,太过于紧张才导致的喊不出声,为何会成为群嘲的对象?
而另外一位女生,她真的考到了600多分,她扛住了很多人的恶评,可在成绩公布之前,还有人造谣女生高考508分,这些攻击性的言论,难道不应该审视一下自己的内心?
这个现象的背后,是很多人对誓师大会的不满,认为这件事是形式主义,不能让孩子陷入这种癫狂的状态。可是,有能力脱离这种状态的人,不是免试提前进入大学,就是父母安排到国外接受更好的教育,这在互联网时代都是透明的。
国内的教育资源高度集中,高考就是一次让普通学生走进大城市的机会,能够和同龄人有更多的接触,建立起独立于血缘关系的人脉。
之所以会有那么大的压力,是因为高考决定了学生之后的大学生活,这都是大家经历过来的应试教育,短期内是不可能改变的,多一分就多一个把握。
在这个时候,学校安排誓师大会,让学生在一起喊出来口号,一旦领头人有什么奇怪的行为,就会引起网友的质疑,未来肯定会有更多的受害者。
扪心自问一下,假如被群嘲的当事人是你们的孩子,你身为家长是不是有种无力感?
张桂梅老师被写进《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曾经通过她的教育方式,让2000多位山里的女生走到城里,是一位值得人尊敬的老师。
可是她同样遭遇群嘲,认为教育方式只是做题,对孩子没有什么帮助,甚至于考得学校一般,毕业后同样没什么成就。
然而,张桂梅接受采访的时候说道:“我们没办法,我们只有这个办法。”
将这句话套用在两个被群嘲的孩子身上,他们有办法直接跳过高考,选择自己想要的学校?
说实话,我真的没办法理解,为什么要对两个对未来抱有希望的孩子进行攻击,非要让他们看到世界的真相,一个说出来就有点无力的说法,“无论你如何努力,都没办法走到罗马。”
小说家村上春树说:“平凡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经历过奋斗便甘于平庸,最后一生碌碌无为,还安慰自己平凡可贵。”
如今进入到更加恶劣的死循环之中,那些碌碌无为的人,张口闭口就能断定一个人的未来,他们不敢面对生活的困境,只能转头向着孩子辱骂回去,躲在网络背后做一个小丑。
很多时候,努力是不应该被嘲笑的,这本身是社会资源分配的问题,想要得到更多的教育资源,那就应该比别人更加努力。
这段时间,校园霸凌现象层出不穷,很多人都自发地为孩子发声,希望能够严惩施暴者,有多少人转过身就对着誓师大会上的孩子进行嘲讽,甚至于用上恶毒的话语。
为什么校园霸凌停不下来?
那是因为未成年法干预。
为什么会有人不断攻击孩子,他们难道做错了?
有时候,这种恶意攻击孩子的人,与校园霸凌的施暴者一般无二,同样是因为网络惩戒不到他们,将一身对生活的不满和怨念投射在孩子身上,巴不得证明孩子成绩多好也没用的判断。
谁有能力去改变教育现状,能够提出更加适合中国人口的选拔人才方式,让教育资源平摊到每一个学校?
说到底,目前我们仍然处于发展中国家,能够全民受到教育,本身是很不容易的事情,它需要一个缓慢进步的时期,高考让更多普通人有机会走向大城市,通过努力来实现人生价值,两个孩子不正是小镇做题家,是曾经回不去的青春?
我真的挺想知道,有没有人一边谴责校园霸凌的人,一边又在网上攻击孩子的,这算不算是精神分裂?
很多人希望一生风平浪静,然而,除了少部分通过血缘关系出生在罗马的人能够幸福圆满,大部分人都是要经过生活磨难才稳定下来,何必去为难一个心中有梦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