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资讯

作文高分“顶配”! 为什么让孩子从小读新闻?

大象新闻记者 陈星辰

不出意外,今年的高考作文,准时在6月7日中午刷屏。全民“小作文”的高潮,在短短数小时后结束,“高考作文”这四个字的下一轮狂欢,将在365天后再现。

今年的新课标I卷作文,是关于互联网的普及、人工智能的应用所引发的思考;新课标II卷的题目,是“嫦娥四号”探月任务揭开了月背的神秘面纱,“天问一号”飞离地球,航天人的目光又投向遥远的深空……每个人都在抵达未知之境,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和联想?2022年的全国乙卷,高考作文题是“北京,双奥之城”引出“跨越,再跨越”的主题。

翻阅近些年的高考作文题目,一个较为明显的特征是:跟时事新闻的关联度越来越高。如果没有对时事热点紧密的关注和理解,仅凭华丽的辞藻堆积,对于作文高分,恐怕只能是幻觉……

近些年,全国不少重点学校,已经开始把“读新闻当做“语文特色教学”来开展。2021年10月,上海市嘉定区苏民学校,就把新闻学引入课堂,一周深入解读一条重大新闻。

一位特级语文老师,曾表达过对学生读新闻的看法:“现在的教育更具开放性,对学生阅读理解力和思辨力要求越来越高。新闻就是绝佳的资源,适合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去拓展和训练。有助于将课堂所学更好地融入到具体语境,也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抓取能力、理解能力和思辨力。”

作文成绩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长时间积累的过程。即便是“临时抱佛脚”,孩子的作文成绩,也很难在短时间内有很大提升。写作能力的提升,不能只靠积累词汇,在认识真实世界的基础上,提高认知,培养孩子积极参与社会的责任意识,才能写出更多好的文章。在这个维度上,从小读报纸与之契合度很高。

就像今年的高考作文题目,如果孩子对人工智能的基本原理,以及人工智能目前的发展现状不了解,是很难写出好文章的。“嫦娥四号”探月任务的作文题目,与时事新闻的结合度就更高了,如果孩子不了解“嫦娥四号”以及中国航空的知识背景,作文便无从下笔。

在学生中,对于时事类作文,大家都有这样一个普遍感觉:能看懂,但就是写不出来。似乎什么都能说,但是又似乎无从说起。

其实,这还是能力的欠缺。时事类作文写作,了解时事仅是第一步,还需懂得时事的时代意义、懂得时事与个人的关系,以及,要求孩子有正能量价值观和独立思考能力。

这些能力,绝非一朝一夕之力,而是水滴石穿之功。积累够了,才能“下笔如有神”,这也是让孩子从小读新闻的根本所在。

调查发现,通过报纸增加孩子的时事素养,家长们已经开始觉醒。

在网络平台小红书、抖音、淘宝上,搜索“少儿类报纸”,几十种上百种少儿类报纸瞬间出现,有报纸的半年度下单量高达6万+,网络达人自发推荐销售少儿类报纸的数量不计其数。

据中国记协官方微信公众号报道,河南广电出品的《阳光少年报》,年度订阅用户150万+,中国记协还用了“逆袭”来形容《阳光少年报》。此外,不少国家级的媒体,都在发力“少儿新闻”领域,竞争已经进入白热化阶段。

每一种能力的培养,都需要漫长积累的过程,从小阅读新闻可能不是最快的方法,却是最有效的,也是性价比最高的办法。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