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国务院办公厅颁布《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将学生发展指导的内容从较为笼统的关注学生个性差异,扩充为具体的“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理想信念、正确认识自我,更好适应高中学习生活,处理好个人兴趣特长与国家和社会需要的关系,提高选修课程、选考科目、报考专业和未来发展方向的自主选择能力”。这一改变更充分阐明和肯定了,无论从稳妥推进高考改革、学校特色化办学,还是从激发学生动力和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学生发展指导制度建设都具有非凡的价值和意义。
为稳妥推进新高考改革提供有效支撑
新高考改革后,浙江、上海按新规则报考和录取始于2017年。新规则伊始,当年就有部分考生因为志愿填报失误而与理想中的大学失之交臂,甚至出现646分的高分考生被录取到“三本”院校的例子。出现这种情况原因何在?表面看是因为信息不对称导致考生志愿填报时出现低级错误,但从根本上看,则是与新高考配套的学生发展指导制度建设不到位。
学生发展指导的核心目标是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学生发展指导的具体化内容,则关乎新高考改革内容的有效落实,特别是在学习指导中包含对学生选科的指导、生涯规划指导,包含对学生未来自我发展的指导,这些对于破除“一考定终身”“唯分数论”等顽瘴痼疾具有重大意义。
有利于学校推进特色化发展
随着新高考改革的深入和新理念渗透,学生自我认知和自我设计的能力逐步提高,学校应该也必须做好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指导,以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个性化发展和个性化选择的需求。一线学校应当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具有本校特色的学生发展教育活动方案,做好学生发展指导工作。正如北京一零一中学陆云泉校长在《以学生发展指导工作撬动学校教育整体改革》一文中所表达的观点:“学生发展指导工作可以作为有力的撬动点,带动整个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调整,以促进管理创新和育人理念的发展。”学生发展指导的具体指导与活动范围,在“理想指导、学习指导、生活指导、心理指导”以及以“学业规划”为重点的生涯课程体系外,可以结合本校发展特色,涵盖校园文化活动、职业体验活动、专业体验活动、潜能探索活动、社会公益活动、艺术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内容。学校如能立足自身发展需求和生源实际状况,结合新课标等一系列文件精神,有效落实学生发展指导工作,显然更易于、也应当能够持续助推学校特色化发展。
能唤醒学生内在发展动力
“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学科的兴趣”。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一项关于学习的研究成果告诉我们,学生的学习不仅在于认识能力的高低,还与他们内在的动力有着密切的关系。在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不少学生明知学习的重要性,却总是提不起学习的劲头;有的学生看似很认真,却常常是在自我强迫下进行学习,常常产生要放弃的念头。
杨蓦、马超山两位教育学学者曾把学习指导归为五个方面,排在第一位的就是:“要通过对学生进行学习需要、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的教育,使学生乐于学习、愿意学习、主动学习。”这里的“学习指导”,首要的就是强调结合理想、心理和生涯指导等方面,唤醒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不仅如此,学生发展指导还可以通过科学的学业规划和有效指导,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更好地认识自己,找准方向,形成学业发展的良性循环。我见过不少学生,本来成绩平平,因为学业指导使其明确了方向,激发了学习内驱力,最后超预期实现了自己的理想。
《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名言》中有这样一段形容学习的内容:“如果学习能够具有思想、感情、创造、美和游戏的鲜艳色彩,那它就能成为孩子们深感兴趣和富有吸引力的事情。”我们所说的学生发展指导正是要让孩子们看到那些色彩,让他们看到光和希望,并提供孩子们看得见、能到达的路径,使其渐渐为它吸引并逐渐产生兴趣;同时,学生发展指导还应该如村上春树所说,让我们的孩子理解和认识到,“每个人的天赋和际遇不同,当你选择开始做一件喜欢的事情的时候,并非都是坦途。里面有鼓励,也有打击,但既然喜欢,就一定要坚持下去”。这,应该是新形势下学生应当获得的完整意义上的发展指导,也是学生发展指导所应当具有的价值和意义。
(作者系北京科技大学文法学院学生发展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教育管理学博士后)
《中国教育报》2021年04月09日第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