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资讯

复旦发生的悲剧, 并不是因为“非升即走”, 真正原因是希望的破灭

今年6月7日,复旦大学发生了一起悲剧。复旦数学学院的党委书记王永珍,被同院系的青年研究员,海归博士姜文华杀害。

原因是前几天,王永珍代表学院通知姜文华,学院不再对他续聘,请他在近期办理离职手续。这个决定直接导致了最后悲剧的发生。

很多人把悲剧归结于现在高校“非升即走”的模式,也就是学者进入高校后会签订6年合同,如果到期没有足够的学术成果升迁,则学校不再续约,也就意味着被动离职。

这不是“非升即走”引发的第一起事件。从2014年清华大学的方艳华事件开始,到2016年的江南大学的郭某事件,中山大学的李思涯事件,再到2018年的武汉大学事件。

“非升即走”的制度一直停留在风口浪尖,面临的极大争议。复旦发生的悲剧是公开报道的第六起事件,也是后果最严重的一起。

“非升即走”模式并不是国内大学首创,它对标的是国外Tenure Track制度,也称为长聘制。其目的是为了激励青年科研人员更专注于学术和创新,避免一岗定终身现象。

但这个制度在国外实施了很多年,并没有出现太多的问题,为何到了国内,就出现水土不服,引发如此大的争议呢?

l 高校的急功近利

不可否认的是高校在“非升即走”制度上存在着急功近利的做法,更直白的说法是高校存在着对青年学者过度压榨的现象。

各大高校为了提升排名,对论文的发表极端重视。“非升即走”模式在提高科研GDP上效果非常显著,过量聘用青年学者竞争一个岗位,其背后必然是残酷的竞争和内卷。

2019年,我国发表的SCI论文49.6万篇,居世界第二位,占世界总量的21.5%,仅次于美国的59万篇。

在如此快速提升的论文数量背后,是青年学者的996+007,不停地发论文,抢课题,科研活动不是为了兴趣,不是为了创造价值,而是为了续聘,为了生存。

这样的急功近利思想下,论文数量上去了,但其内在价值却乏善可陈,水论文,假冒数据的现象比比皆是,仅仅是专利的申请百分比就远远低于发达国家。

至于在顶刊上发表的论文数量,就更让人尴尬了。2021年,中国大学CNS论文排名上,在近20年里,排名榜首的清华大学不过160篇,年均8篇。

20年,在顶刊发表论文不到10篇的985大学比比皆是,这样的学术水准和各高校的论文总数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对照。

更让人难以接受的是“非升即走”不仅仅是极低的通过率,规则还不透明。甚至是换个领导政策就变了,青年教师只能逆来顺受,没有任何博弈能力。

l 青年学者仅有2次失败机会

正常情况下,高中毕业已经18岁了,如果一切顺利读到博士毕业再被高校聘用,绝大多数青年学者都已经接近30岁了。

和计算机行业35岁以后很难再被聘用一样,高校的对于青年学者的聘用也有一个隐形的年龄限制,没有编制的青年学者45岁还没有被聘副教授的也就没什么希望了。

“非升即走”6年一聘,对于青年学者来说,仅有2次机会,一旦两次机会全部失利,这辈子基本不太可能再有机会在高校就职了。

而青年学者经过这些年的工作,早已经定型为高校教研人才。这种人才专业性太强,社会上根本找不到适应的岗位,出了学校就是死路。

姜文华面临的局面就是如此,39岁的他已经没有失败的空间了,一旦复旦不再续聘,就意味着他多年的努力毁于一旦,希望泯灭下才走了极端。

l 就业面狭窄带来的困境

在美国,即使耶鲁这样的名校,70%以上的本科生毕业后就走上了工作岗位,真正选择读研的都是真正对科研感兴趣,准备今后从事科研工作的学生。

而在我国,一些名校的保研率就高达50%,读研很大程度上已经成了标配。其中绝大部分学生并不是喜欢科研工作,而是通过读研增加自己在就业市场的竞争力。

更为严重的是,高端人才就业渠道极为狭窄,基本集中在金融、计算机、教师、医生和公务员这些职业,大量人才涌入这些行业,势必造成极大的内卷。

2018年武汉大学推出的3+3聘期制教师,第一个3年119人只有4人通过评审入编,淘汰率高达97%就是这种现象的真实写照。

l 破局的关键在于制造业

西方发达国家同样实行“非升即走”规则,为何没有出现这样的困境呢?关键在于他们的制造业吸收了大量的研发人才,从而形成了分流。

大量尖端人才进入制造业,不但解决了高端人才的就业,大量科研成果直接带动了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反过来给又给企业创造了高额利润,从而进入了良性循环。

国内的华为走的也是这条路,企业吸纳了大量的研究人员,研发力量雄厚使得企业的自身竞争力大大上升,在国内行业里几乎全无对手。

然而这样的企业太少了,整个制造业的萎靡造成了更多企业的难以为继,在研发捉襟见肘,这又反过来制约了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使得企业更没有能力吸纳大量的高端人才。

一些思考:

复旦的事件表面上是“非升即走”的制度以及一些不公正待遇引起的悲剧。但本质上,这是高端人才过度内卷造成的后果。

姜文华与其说是在抗争不公平的待遇,还不如说是对未来生活的绝望。一旦离开他熟悉的教研岗位,他的才能在社会上根本无任何用武之地。

高校的急功近利,过度压榨青年学者,行业的过度内卷以及对未来的绝望,身心俱疲的他在多种因素的综合下,最终发生了悲剧。

事实上,清华博士去街道办事处当办事员已经给出了信号,内卷加剧情况下,学非所用,高端人才向下寻求突破的现象早已经存在。

破局的唯一方法就是振兴制造业,用各种政策来鼓励和支持企业从事研发,彻底改变几个热门行业高度内卷的局面。

无序的竞争并不能带来真正的益处,反而会造成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多渠道分流,扩大就业面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