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考

蔡伟理科太差高考落榜, 回家当三轮车夫, 为何被复旦录取为博士

上海复旦大学是很多高考学子梦寐以求的一所985大学,想考上这所大学,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可是,一个只有高中文凭的三轮车夫,却被这所学校破格录取为博士,这是怎么回事呢?

这个三轮车夫叫蔡伟,他生于1972年,是辽宁锦州人。

蔡伟的父母都是没什么文化的工人。由于生活还过得去,所以他们对蔡伟也没有什么要求,大不了将来接他们的班,继续当个工人。毕竟在那个年代,有一个商品粮户口就可以解决工作了。再说按制度,还能顶替老的进厂,谋生是没有问题的。

正是出于这样的想法,蔡伟上学后,父母对他的学习很少过问,任由他自由发展。蔡伟小学的时候有描红课,在描红的过程中,蔡伟对语文有了很浓的兴趣。尽管家里没有什么课外书,但蔡伟抱着本字典,每天就翻着看。结果不光认了很多字,还对字词的意思,都了解得十分清楚。以至于后来老师遇到生僻字,就让他来认。

别看蔡伟语文很优秀,可是他对其他学科毫无兴趣,因此他从小就偏科很严重。到了高中后,像数理化等他完全听不懂,坐在那里,像个陪太子读书的人。所以,他干脆在这些课上躲着看小说。

蔡伟的书主要是从图书馆借来的。他从读初中起,就阅读了大量的书籍。不过让他对文言文产生兴趣还是高中时期。

有一次,蔡伟在图书馆里找到一本《义府续貂》,读后觉得特别有意思。于是他从那时起,就把图书馆里所有的关于语言文学的书籍,都借阅了一遍。在阅读的过程中,蔡伟的眼界不仅得到了开阔,同时他也把对古文字的热爱,当成了他毕生的追求。

虽然蔡伟在高中时期差不多看了300多本书,不过由于他其他科目都太差了,所以在1991年参加高考时,他毫无悬念地,没能考上大学。

更糟糕的是,此时的商品粮户口招工,也早已成了历史。

好在父亲托关系,把他安置进了一个胶管厂做工人,虽然工资不高,但工作贵在稳定。

工作之余,蔡伟潜心读书,钻研古文字。他为了省钱,还把图书馆里多部典籍一字一句地抄下来,回家反复研习。

仅过了3年,蔡伟所在的工厂,就因为效益不好导致破产。年纪轻轻的蔡伟也沦落为下岗工人。随后,蔡伟学着别人的做法,在商场门口摆起了地摊。不过,他和别人不一样,别人起劲吆喝,就想多赚两个钱。而蔡伟却只顾埋头读书,唯恐别人来打扰他。

其实,蔡伟对物质的欲望很低,之所以选择摆地摊,也就是看中了这样不仅能糊口,而且在时间上非常自由,可以拿大把的时间读书。

除了在书上了解古文字,蔡伟还通过互联网,关注了国学网。为了和志同道合的网友们切磋,他也注册了一个账号,给自己起名叫“抱小”,意思是“志向小学”。

所谓“小学”,并非指小学校,而是古代对文字学、音韵学和训诂学的统称。

在国学网上,有一位叫裘锡圭的教授,在古文字学界是很权威的人物,也是蔡伟的偶像。他早在读高中的时候,就拜读过裘锡圭的文章,在内心里对裘锡圭渊博的知识和在古文字上的造诣非常钦佩。所以他的梦想之一,就是希望能有朝一日和裘锡圭教授探讨古文字。

1995年,蔡伟终于鼓起勇气,给裘锡圭教授寄出了第一封信。让他高兴的是,仅过了一个多星期,裘锡圭教授就给他回了信。

此后,蔡伟和裘锡圭常有书信往来,他常常向裘锡圭请教古文字方面的问题,而裘锡圭也是有问必答。时间一长,两人亦师亦友,都十分愉快。

1997年,裘锡圭在《文物》上发表了《<神乌赋>初探》。在文中,他直言对于《神乌赋》中的“佐子”一词,始终没能找到合理的解释。

蔡伟看到后立刻给裘锡圭写信,在信中他提出了他对“佐子”的见解。他觉得应该是“嗟子”,而“嗟”则是叹息的意思。蔡伟的见解,一下子就解开了裘锡圭的疑惑,而他也因此又在《文物》上发表了一则补充说明,并在说明中提到了蔡伟。

从那以后,裘锡圭对蔡伟非常关注。蔡伟在国学网上的动态和文章他都会仔细阅读。经过阅读,裘锡圭更加对蔡伟刮目相看,觉得这个年轻人在古文字上的研究水平,绝不比研究生差,于是他多次建议蔡伟考研。可是蔡伟却婉言拒绝了他的建议,因为蔡伟知道,考研可不光只考语文,像数学、英语这些,他完全不在行。

时间很快就到了2007年,裘锡圭发现蔡伟的动态几乎没有更新过,也没再发表新的文章。这让裘锡圭很为蔡伟不安。经过联系,裘锡圭得知蔡伟因为妻子生病,为筹医药费,他蹬三轮车去了,所以只好把爱好放到了一边。

裘锡圭对蔡伟的处境感到很同情,正好当时湖南博物馆找到他所在的复旦大学,准备让他们就马王堆出土的文献及古文字进行整理编撰。于是裘锡圭极力推荐蔡伟,让他参与了编纂工作。

说起来,蔡伟只是个人力三轮车夫,根本没有接受过正规的古文字教育,让他和一群专家们在一起工作,似乎是不大合适的。不过蔡伟很快就用他多年所学,出色地完成了专家团队分配给他的任务。而专家团队对他也是赞不绝口,认为他能通过自学达到如此高度,实在是惊人。

不过,在编撰工作结束后,蔡伟不得不从哪里来,再回到哪里去。

尽管回去意味着他又要回归现实,也许受生活所迫,他可能再也不会有这种把兴趣当作工作来做的机会了。

就在蔡伟内心颇为不舍的时候,裘锡圭等几名教授,联名给教育部写了一份推荐材料,而一向重视人才的教育部,也非常重视教授们的引荐,于是就和复旦大学进行了沟通。

2009年,复旦大学给蔡伟寄出了一份博士学位录取通知书。

这件事,也让蔡伟瞬间成了新闻人物。毕竟谁能想到,一所高等学府会录取一个普通的三轮车夫呢!

此时,蔡伟已经是38岁年纪。他压根没想到,他会因为兴趣爱好被一所985大学录取,并且这一下就是个博士学位。在妻子的支持下,蔡伟得偿所愿,成为了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所的博士生。

在学习期间,蔡伟非常刻苦。不过毕竟其他学科是他的短板,所以他把博士学位拿到手,用了6年时间。

然而,一方面蔡伟已经44岁了,再加上他所学专业非常冷门,因此他投出去的简历都石沉大海。就在蔡伟茫然之际,贵州安顺学院向他抛出了橄榄枝,请他到学校去教书。为让他潜心教育和研究,还把他的妻子安排到了学校图书馆工作,从而解决了他的后顾之忧。

可以说,蔡伟能改变命运,正是因为他在爱好上的坚持,同时他人生旅途上又幸运地遇到了伯乐。尽管谋生是不得不为之的事情,但是如果一个人保留了一份能长久坚持的爱好,那么他就不会感到人生的苦。而他也会因为在爱好上的成就,改变命运。

所以,一个人活着,一定要有个爱好。也许在某一天,这个爱好就能转化为谋生的本领之一。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