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资讯

城市家庭的孩子更容易成才?是偏见还是现实,如何跨越阶层歧视?

导读:走过身心紧张的高考阶段又迎来激动的放榜时刻,有人欢笑有人忧,对众多考生来讲,也许这是人生中第一次经历跌宕起伏。

大部分家长和学生都把高考看作转折,家境优越的,父母希望子女将来更上一层楼,通过高考达到保持优越的资本。而那些普通家庭甚至家境贫寒的父母,更是把希望寄托于高考,想靠读所好大学改变现状。

靠读书改变命运是一直以来人们意识中重要的途经,过去的年代那些出身贫寒的学子想改变命运,更珍惜学习机会,奋发图强容易成才。那些富家子弟,天生带有优越感,无所事事最后也一事无成。

在现代,每位家长都重视教育,生在城市的孩子,父母可以为了争取良好的教育资源,不惜一切代价,有意识也有条件多方位培养孩子。那些出生贫寒家庭的孩子,大部分父母为了生活奔波,对教育心有余力不足,有的干脆顺其自然,所以就有了现在的“寒门难出贵子”说法,这一说法一直也是受争议的。

刘强东在《开讲啦》节目中曾讲述一件事颇有感触,他拿出上千万款项捐给母校,要资助那些家里困难的大学生。

一年后学校表示,助学金发不出去,刘强东十分纳闷,自己读书时,班里70%以上的学生来自农村,而贫困生助学金名额只有两个,大家都争抢,现在竟然发不下去。负责人告诉他,现在和之前完全不一样,考上这所学校的学生,农村孩子30%都达不到。

农村孩子和城市孩子哪个更容易成才?

近几年各省的高考状元,来自城市家庭孩子占多数,那是因为城市的孩子更容易成才吗?从客观角度分析便知,确实存在差异之处。

第一点:教育资源

现在国家有大量的政策支持,鼓励教师到乡村支教,但是与城市的待遇和环境相比,甘愿留在乡村支教的教师寥寥无几。这就造成,农村与城市师资力量的差异,这一差异也直接影响着教学水平。农村教学环境差,教学设备不齐全甚至缺失,无法保障学习形式丰富多样。

而城市经济比较发达,学校环境和教学配套设施齐全,学生的学习形式多样。良好的环境和教学条件也吸引着更优秀的教师,所以师资水平更优质,教学水平也随着升高。优质的师资水平和完善的教学配套设施,是保障孩子学好的关键所在,教学环境更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第二点:竞争意识

优质的教育资源和教学环境是硬件支持,群体竞争意识也是重要的方面。经济水平高的城市,生存竞争大,成人如此学生也是。在周围的学生都努力学习,向前奔跑的形势下,不由得会有危机感,在这种压力的推动下,只有努力才能缓解。

对于农村地区的孩子,因为教育资源的相对落后,学生竞争意识没有那么强烈。处在宽松的环境,个体也缺少竞争的斗志,内在驱动力和外在压力不足的情况下,学习变得没有那么紧迫。

第三点:家庭对教育的重视和支持程度

城市家庭的父母,面临着工作和生活的压力,他们深深体会竞争的残酷,和学习带来的竞争实力。所以对教育非常重视,接触的多教育理念比较超前,会重视孩子的身心发展和全方位培养。为了教育舍得投入,高价学区房、辅导班、带孩子旅游开阔眼界,这些都是对学习有利的方面。

而普通家庭或农村地区的父母,为了生活奔波,缺少了精力和时间放在孩子的学习方面。甚至少数父母为了减轻经济负担,想让孩子尽早为家庭承担责任。

“寒门难再出贵子”,并非绝对

从外界因素的对比,好似城市的孩子更容易成才,这是无可非议的。然而主观因素也占重要的一部分,知识能改变命运的真理是永远不变的,这个真理并没有建立在任何外界因素基础上,只要学生端正态度,树立目标,为了目标努力,外在的不足都可以依靠内在动力来填补。

希望子女成才不论农村父母和城市父母这是共同的心愿,那么自身就应该放下外在条件不足这一现状。从孩子和父母本身抓起,多激励,多重视,目光放长远,帮助孩子为了目标努力,相信寒门难出贵子,并不是绝对的。

富兰克林在自传中写到:我从没有见过勤奋、诚实、严谨的人对命运有抱怨,良好的习惯,优异的品质,和意志是不会被外界环境和命运击到的。

一直以来社会都强调,工作或人之间没有高低之分,只是环境和分工不同。但很多时候,我们会人为地把这些差异当作压力,认为所处环境有差别结果理所当然有差别,却忘记了自身因素对逆袭的力量。

碎碎念:

不论身处教育环境优越,资源丰富的城市孩子,还是处在落后,单一的农村学生,外在因素和压力只是一方面,自身努力和渴望成功的程度才是最根本的。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