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课这件事,从宏观上讲,都补和都不补,效果是完全一样的。
高校选拔人才,名额就那么多,不管怎么补都不会改变。
从微观上讲,同样是都补课和都不补课,该谁考上还是谁考上,也并不会影响结果。
在“剧场”里,大家都站起来看戏,最后还是个儿高的看得清楚。
只不过,大家都白落了一个累。
所以,“双减”的政策是没有问题的,大家都不补课,轻轻松松完成课程学习,把更多的时间用来进行全面发展,并不会影响人才的培养和选拔,蛮好。
02
不过,从个体的角度来说,在别人不补课的情况下,某个人却去补课,显然会占得先机。
就像在剧场里,大家都坐着,有一个人却站起来,肯定视野最开阔,看得更清楚。
现在不允许补课了,成绩好的家长当然无所谓,但那些成绩并不冒尖的家长愿意让孩子“躺平”吗?
显然不会,他们会找各种办法给孩子补课。
也就是说,现实中肯定存在一定的补课需求。
03
有需求就会有市场,有人担心,接下来补课会不会转入地下进行呢?
个人觉得,这个问题需要从三个方面来看。
一个是正规的大型培训机构。
这是本次整治的主要对象之一,“双减”出台之后,这些机构的空间被大大压缩,日子肯定不太好过。
这些机构会如何转型?坊间出现了各种脑洞大开的调侃,比如“海上培训班”,开着豪华邮轮去公海培训,比如培训班开书店,店员负责辅导,比如开音体美培训班,但教师都是数理化老师,等等。
但调侃归调侃,机构这么做的可能性不大。
在严厉的监管面前,这样换汤不换药操作,只会自找麻烦。
04
二是有偿补课的在职教师。
这个现象一直存在,但一直都是在地下活动,所以谈不上转入地下的问题。
只不过,接下来在职教师有偿补课是变得更加红火还是会逐渐绝迹,还有待于观察。
这和有关部门的检查力度和惩罚力度有直接关系。
如果检查只是一阵风,处罚只是轻飘飘,肯定会愈演愈烈。
如果有关部门下大决心,用霹雳手段,一旦补课被发现其后果则难以承受,那么这种现象就会越来越少。
毕竟,还没有人会拿自己的饭碗去铤而走险。
05
三是补课的“个体户”。
补课“个体户”是一直存在的,比如还没有找到正式工作的大学毕业生,比如退休的教师,他们找间房子,招几个学生,小打小闹,“生意”也还好。
估计接下来,还会有许多教育机构精简下来的教师加入这一行列。
相对于正规机构和在职教师来说,补课的“个体户”“小作坊”可能更不容易管理。
他们不怕吊销执照,因为没有执照,不怕开除公职,因为没有公职,不怕被处分,因为没有单位。
而且,这些人机动灵活,也不容易监管。
在电视剧《小舍得》中,就有一位“大神”老师,口碑很好,和家长单方面联系,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上课前才告诉地点,所以一直没有被有关部门发现。
06
禁止课外补习,把孩子们从激烈的“内卷”中解放出来,让他们可以实现全面发展、健康发展,这是好事。
但毕竟个体的需求是多样化的,尤其在分数仍然是升入重点中学、名牌大学的最重要的指标的情况下,人们对成绩的追求就不会终止。
因此,补课的现象也很可能会难以完全杜绝。
在“后补课时代”,如何管理那些或明或暗的辅导班,可能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问题。
明珠絮语,以教师和家长的双重视角看教育,解答青少年和家长的教育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