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出台的政策似乎变得更加的频繁和密集了,楼市政策、教育政策、货币政策全部都进行了大幅度的调整,有人说此次的政策调整是意味着全方面的改革,也有人说此次的调整是为了更好的促进年轻人目前面临着的问题。
在当今社会,时常流传着一句话,有手脚就不会饿死,对现在这社会在整体的工作门槛是否降低了很多,只要能干得动,很多地方都可以继续请人,但是大学生毕业之后似乎不是这样想了,自己辛苦读书这么多年出来工作居然找不到对号的专业。
最近有一个重要的会议,对于下半年的货币、财政、产业、就业政策作出了指示,会议中最重点的讲到了就是就业的原话“强化高校毕业生就业,畅通农民工外出就业渠道,改进对灵活就业人员的劳动者权益保障”
大学生毕业出来找不到工作,根本原因可能真的是“过度教育”,“高房价”只是为了大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渠道之一
内卷这个词语最近也是非常的火爆,这个词语放在现在的大学生身上也一点也不为过,根据2021年我国高校报名人数1,078万人,连续第4年保持增长,并创下历史新高,上一个高考报考人数的高峰时是2008年高考录取人数仅有600万。2019年已经超过了900万人,其中本科生计划录取431万,专科生录取484万,专科生录取人数首次超过本科生。
每年如此之多的大学生毕业,其中专科就已经占据了一半以上,也就是说明即便是读专科也要有一个完整的大学。
一句话概括当下的大学生就是没有以前的值钱了,毕竟现在信息公开化,人才竞争激烈,以及在学校教书的知识在工作中很多都是用不上,“3000元请不到农民工,但是可以请得到一个大学生”这番话出现。
1999年大学扩开开始全国高校毕业生逐年增加,2021年毕业生已经达到了909万人,根据教育部的预测,2020年毕业生将会突破1,000万人,这个数字相比于2001年,仅仅过去20年时间增加了10倍。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副院长李清亮在2019年的时候写过一篇文章《过度教育如何变为就业的缓兵之计》文章中有三个观点戳中了,当代毕业生总面临着的情况:
接受过同等教育水平的人,经济地位比以前下降了许多;
受教育者完全没有达到预期中的职位目标;
工作人员掌握的技能超过了所从事岗位的需求。
劳动市场的需求率和大学生的供给力出现了“供需错配”
在社会上做每一个工作岗位,似乎都需要相关的证书,和一些所谓的专业技能证书很多还不足以与社会经验丰富的人群进行评级专业技能技术只不过是一个门槛而已吧。
对于教育的培训每个国家都有着不同的教育方式,有部分发达国家是注重于培养和塑造,而我国推行的教育是注重于选拔和竞争,所有的东西都是靠考试来进行,一层层筛选。
曾经看过一篇报道,说当代孩子面临着的压力真的是十分巨大,从小学就开始进行补习班一直中考,高考到了大学之后真的是如期释放重磅,大学本科生遍地走,研究生现在也不在少数,所以在整体的科育门槛似乎变得越来越普遍,不少的人还追求博士等等这类型的超高学历。
在最近还看到了一个数据是非常的恐怖的,我国每年的事业编制单位约2万人左右,但是每年有超过200万的人去竞争这2万个岗位,成功的概率不足1%。
根据相关的报道显示事业编制单位似乎现在变得成为社会上最吃香的行业,为什么这么说呢?不少的大学生都是满腔热血地来到大城市进行打拼,但是现实却狠狠地给了大学生一巴掌,毕竟创业成功的几率少之又少,打工的收入虽然还不错,但是更多的收入似乎都奉献到房租上,996也成为了工作常态,扣除生活费之后,到达口袋的资金似乎等于0,不少的人现在还面临着负债。
多少的事情都是经历过才懂,于是年轻人也看到了前辈们的经历,所以编制单位一方面稳定,另外一方面福利补贴都成为了人们首选的工作。
6月份最新统计出来的数据,16岁至24岁。调查失业率显示为15.4%,这个人口年龄段主要包括毕业生、高中生、职高和高校毕业生,这个数据从过去平均失业率为12%,现在上升到15.4%,创下了2020年9月以来的新高。
这是25岁至59岁的失业率差距也在不断地升高,2021年已经达到了11.2%。
毕业生一年比一年多,而失业率似乎一年比一年高,广发宏观郭磊有一篇报道可以明确地说出了当代年轻人失业率不断攀升的最主要原因。
1、受到疫情影响,新增岗位出现了大幅度的减少,2020年新增城镇就业人数环比减少了166万。
2、考研人数出现了大幅度上涨,2015年至2019年考研人数分别为64.5万、66.7万、80.5万、85.8万。老年人数出现了大幅度增长,而20201年也正是他们毕业最多的人数,所以相对而言竞争的压力就会大大的增加。
3、年轻人的思想观念似乎发生了变化,对于工厂一点兴趣都没有,更多的愿意选择去跑快递、外卖、滴滴等这些新兴起的职业。
其实并非是经济形势不好,才导致年轻人出现大幅度的失业,而是不断新增的大学毕业生。导致岗位不变的情况下,竞争压力出现了,大幅度的增加。
根据相关的数据统计,大学毕业生由于找不到与自身专业对合的工作岗位,最终90%的人群都选择了销售这个行业来解决自己的工作岗位问题,毕竟大学毕业他们也不愿意进到工厂,只是做普工或者出去外面跑外卖,销售的行业已经成为了大学生最大的就业岗位。
目前出现了一种奇怪的现象,是高学历人才出现了激励的内卷,体力劳动者却出现了严重的稀缺,在国人传统的印象中,做办公室的白领才是高收入人群,而随着现在的社会趋势发生改变,智力和体力工作之间的差异将会被工资、收入、待遇、尊严逐步的抹平。
在过去人们认为在白领行业中打拼的人才有发展空间,而在体力工作间的人群每几乎没有可持续发展潜力,而现在似乎一切都发生了改变。
未来国家将会大力度的发展工业体系,进一步的完善工业系统,于是需要大量的技术人员进行岗位服务,未来在整体的培训过程中50%去接受职业教育的50%去接受高等教育,又或者说让大学生劳动力自动流动让内疚,相对而言大幅度的减少。
如果全部人都去高等教育去竞争,最终导致只有一块蛋糕被无限的细分化和技术领域却没人瓜分,最终变得非常的稀缺,甚至会一度的出现技术领域的工资,比高等教育的工资高上数倍。
也有人说目前出现这种情况,你高房价也是需要承担一部分的责任,因为高房价使得现在不少的工作岗位将会逐步的萎缩,认真想想高房价确实是对于部分实体行业的岗位造成一定的冲击,但是高房价形成了很多的销售岗位,出身也从侧面满足了目前社会上就业难的问题。
环卫,水泥工,水电工,建筑工,也应该有五险一金和编制等相关的岗位,不知道在什么时候起这些工作岗位,不知道什么时候起这些岗位,在外人看来似乎就是低人一等,职业无贵贱,应该要在基层保障服务上做到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