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许多教培机构都开始裁员了。网传一些公司HR门口都排起了长队。还有的公司据说因为很多人离职条件谈不拢,索性把谈不拢的员工都留下,带着还要继续工作的员工直接搬了办公地点。
这些传言真真假假不得而知,不过我有个在培训机构干了10年的朋友,最近是真的面临被老东家裁员的困境了。按照道理,她应该获赔2N补偿的,不过人家最多只肯赔n+1,目前正在扯皮呢。
裁员这事儿吧,有点像拆迁。
签字签得早了,虽然可以早点拿钱早点买房,但是钱可能就拿少了。
签字签得晚了,开发商心一横,不给你拆了。到时候周围全是高楼,独留一户老破小,伫立中间,可怜巴巴,瑟瑟发抖。
裁员也是一样,签字签早了,虽然可以早点去找下家,但是赔偿不到位。签字签晚了,万一公司倒闭了,那可就连三瓜俩枣都够呛能拿到。
教培行业这一波裁员肯定会造成一大批人力资源挤进劳动力市场。
原先的教培行业,也算是香饽饽。毕竟有资本在,资本扩张阶段是不计成本的。他们只想着拥有更多的人才,占领更多的市场。“旧东方”敢给1w薪资,“新西方”就敢给1.5w,“学而丝”给2w,“圆辅导”就肯给2.5w。
这些高薪人才现在统统要去找工作,可哪有这么多高薪岗位空着呢!
人的价值一半来自于能力,另一半来自于平台。
人事、财务、销售这些万金油岗位还可以渗透去其他行业,问题是那么多老师可怎么办?甚至有些小机构的头头,都不得不另谋出路。
许多人除了教书没什么别的特长,加上长期和小朋友打交道,再去大公司跟成年人一起玩宫心计,既玩不转也不想去改变自己。
我聊了好几个培训机构的老师。他们都表示即便机构不行了,他们也不打算转行。
人人都知道教培行业的需求始终在那里。人性的弱点就是向下付出和损失厌恶。
人都是愿意为下一代付出的。有钱就想给孩子花,这是人之常情。不管生几胎,没有人希望自家娃落后于别人。
培训机构老师们看多了家长们殷切的眼神,知道市场就在那里,因此没有人愿意离开。
我一个老师朋友给我说,如果这次她任教的机构关门大吉,她想了三条路,让我给参谋参谋。
朋友是教英语的培训老师,任教2年了,自认水平不错。
第一条出路:
想办法考上公办学校的编制。
这条我觉得不太可行。上海公办学校的编制有多难考我是知道的。学历年龄卡得死死的。很多人都是先和学校谈好才去考编制的。就这样还不一定能考上呢!
之前不是有个网红芈十四发帖说自己又是支教又是当临时工,最后笔试面试都排第三,没考上编制,最后网友扒出来,考上的小姐姐到底有多励志,十四被群嘲了。
我的朋友29岁,有教师资格证,这个条件要去当老师只有先去民办积累一下资历了。总之,进学校并获得编制,是一条很难走的路。
第二条出路:
朋友的教学口碑不错,可以上门去做1V1家教老师,或者一次带3-4个学生。
她自己说,一对一家教的价钱非常“辣手”,她有点心理负担,但是钱收少了,每次路上都要花不少时间,划不着。
她们机构以前都是开大班的,哪怕机构拿了大头,留给她的也不少,而且完全不用愁生源。
老实说,我是不太建议上门辅导的。
目前的情况,无论是在职老师,还是非在职的老师,上门辅导都比较危险。
在职老师就不说了,课后辅导很可能把饭碗砸掉。
我前几天听群里一个妈妈说,她们学校有一对读初二的双胞胎,经人介绍在本校的物理老师那里补课。
物理老师本来是趁放假给自己外甥补课的,既然是熟人介绍,一个羊是赶,三个羊也是放,就同意了。
那个老师收费本来也不高,补课费属于平均水平以下的。结果双胞胎的父母非要讲价,要老师便宜1000块。
老师没同意。
本来亲戚小孩就不收费,他们再收钱少,老师就不想补了。所以家长就按照原价支付了补课费。
后来补了快一个学期吧,得知家长实名举报,小孩上课的时候录了音。老师马上把已经收了的补课费还给家长。
介绍人也过意不去,主动拿了1000元给家长,老师又自己倒贴1000元给家长,要求对方撤回举报。家长也答应了。没想到最后家长还是坚持举报,老师填材料去了。
据说家长是这么说的:他家亲戚的小孩补课是免费的,那我家两个小孩为什么不能免费。都是一个学校的,说不定初三开学就教了我们小孩。老师给自己学生补课不是应该的?
遇到这种家长,真的很难说理。
无论是在职老师还是非在职老师,补课都是有风险的。
没给孩子教好,家长要举报。
孩子教好了,没考上心仪的学校,家长要举报。
钱收多了,家长要举报。
哪怕没什么理由,也说不准人家就是要举报。尤其是去学生家里补课,你怎么知道人家没装摄像头呢?
上门补课这事儿以后很可能成为一项危险活动,老师累死累活,最后还是不能保障自己的收入。
第三条出路:
降维打击。她是教英语的,可以做原版分级阅读课。应试教育不行,素质教育还是可以搞搞的。
我比较认可这条。
首先,素质教育符合国家要求,理直气壮站得住脚。起码不怕被家长搞。
其次,和学科沾边的素质教育其实是非常受欢迎的。尤其是这种原本做应试培训的老师。讲绘本的时候带一点语法可以么?词汇再讲得细一点,家长就会趋之若鹜了。
同理,教语文的老师也同样可以研究拓展阅读课。
这次教培行业的“地震”会让一大波培训老师下海,也会让一批机构转型。
我的朋友绝对不是个例。没有机构背书,最后他们都得凭自己的真实实力去证明自己。
在这种转型的当口,鱼龙混杂,家长也要学会分辨老师的优劣。钱还是小事,关键孩子的时间是宝贵的。
第一、建议看看老师的教学资质,学历背景,了解一下老师原来在哪家机构任教,主教什么年龄的什么课。这是最基本的背调了。
第二、要求上试听课。看看课程和孩子的契合度如何。会不会老师讲得太深了,孩子听不懂。课程和孩子的理解程度是否匹配。
当然,试听课是要给钱的。如今,家长就像习惯了网购包邮一样,早就习惯了机构的9.9元,甚至免费的试听课。但是我们不能要求培训老师也这样。9.9元试听课那是有资本在后面兜底的。培训老师没有,他们是要吃饭的。
第三、要了解一下老师的教学理念,最好能看看教学大纲。因为很多老师应试教育转素质教育,需要有一个重新打磨课程的过程。
大浪退去,有变化也有机遇。人才市场必然会受到一波冲击。
实在不行,还可以去养老行业和育婴行业。目测这两个行业会需要很多人才。但愿资本不要太早盯上它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