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来自重庆市北新巴蜀中学2021届的练珊,刚刚结束完2021年高考,顺利通过四川大学基础医学强基校测并以重庆市第一名的综合成绩被录取。
竞赛退役也已经有一年了,虽说联赛失利未能进入省队,但得到这样的结果已然是心满意足了。在此特应质心姐姐之邀,为依然在这条道路上奋斗的小可爱们送来些许温暖。
从喜欢到热爱,只是一次小小的经历
对于生命科学的热爱,并非是心血来潮,自幼我便对生命科学有着极为浓厚的兴趣。
当我第一次听见自己脉搏跳动的声音时,我瞥见了生命的鲜活;当我看见蜂巢规则无误的形状时,我惊叹于大自然的精巧;当我看到免疫系统抵御外界病原体的入侵时,我感慨于生命的顽强……这一切的一切都令孩童时期的我对生命科学心弛神往,无比的陶醉。可尽管如此,那也只能称得上是喜欢,更谈不上热爱。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路过一个HIV宣传栏,不是那种路边随处可见的,那是一张十分真实,甚至可以说是“不堪入目”的照片,看着他们痛苦的神情,腐烂的皮肤,还有流到四处的脓液,我不可抑制的哭了。回家后在电脑前坐了一个下午后,我了解到残酷的现实——这个病目前很难治。也是在那一刻我意识到人类真的很脆弱,一个小小的细菌也能让我们丧命。热爱的种子自此在我的心中种下——既然总要有人来做这件事,那为什么不能是我?
选择生物竞赛,是确然也是必然
后来的七年好似弹指之间便过去了,学习常规,同时阅读生物和医学相关的书籍与期刊,时刻关注HIV的最新研究进展。
高一开学前的那个暑假,任凭数理化信各个学科竞赛老师在台上讲得天花乱坠,我自不为所动。等到生物龙教练上台宣讲时,我便以热切的目光注视着他(后来想起来还挺尴尬的hh)。尤其是当他说出那句“我们从事生命科学事业的人,就是要‘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时,我感到心潮澎湃。
我想,就是它了,没有错了。
生竞那两年
如果说最初的选择是因为兴趣,那么后来的坚持只能说是热爱了。
时光弹指,两年时光悄然从指尖悄悄溜走,从最初的懵懂无知再到后来的目标坚定,不可谓没有成长。回想三年前的自己,带着一丝好奇,一点懵懂,以及专属于那个年龄的些许骄傲走入了生物的世界。
两年时光,过得很快,快得好像那些试卷就像是昨天的故事;两年又很慢,慢的好像记得每一个细节,每一次讨论。
还记得最初的最初,那个蝉鸣满天的夏天,31个有着明亮双眼的孩子在竞赛教室里逐渐走进那个令人心驰神往的迷人世界。随着开学,竞赛与文化课的权衡让一些同学退赛,我不敢说我没犹豫过,但所幸每次在我迷茫时刻,教练也就是龙老师会给我前行下去的勇气。
在此特别向波波老师和蒋燕老师表达我最真挚的感谢,一个陪伴我成长,一个带我走出迷雾,教会我乐观与豁达。少了其中的任何一个人,我都不会是如今的练珊。
也曾渴望过有朝一日自己能成为巨佬,翻看曾经的笔记,稚嫩的字迹以及那些如今已烂熟于心的知识点,眼眶竟有些湿润。是啊,还有什么能比年少时的执着与无悔更令人动容的呢?
竞赛和文化课的平衡也曾令我身心俱疲,被夸奖平衡得很好的快乐与常规偶有失利的痛苦谱写出专属于那段时光的篇章——痛并快乐着。
2019年联赛结束后,体验过估分60多的痛苦,在黑暗中哭泣,如同一只受伤的小兽独自舔舐伤口;也经历过评议稿估分83的反差带来的激动,说不上大起大落,但也足够跌宕起伏。
绵阳集训的40天,高强度的竞赛学习,且只有一天假期,放在以前,饶是坚定的我也不敢肯定自己能够坚持下来,但是,我做到了,而且不是水过去的。也记得每次去看排名时的期待与不安,看到或低或高的排名时酸酸甜甜的心情至今仍清晰如昨。或许在那个单纯的年龄就是这样吧,一点点内心的满足都足以开心一天。
不负热爱,青春滚烫
如果问我竞赛生涯最大的变故是什么,那只能是突发的疫情了,这把我们原定的三个月集训时间硬生生拉到了半年。半年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也许不算什么,可对于我而言,那是我高中生涯的整整六分之一!是的,竞赛磨炼了我的意志,没有太多的犹豫,心中只余坚定的信念。顾城说过,如果你的心里住着一片海,你就不会惧怕风浪。
面对2020年联赛,已经没了2019年的焦躁,取而代之的是内心的平静和一丢丢的紧张,这就是没底和有底的区别吧(说明高一的时候还是挺水的)。可再平静,考前的那个晚上还是失眠了,两年来的点点滴滴像一部电影般在我脑海播放,那些快乐的,忧伤的,孤独的,失落的情绪一如当初那样明媚,我想生竞那两年已经是我生命中无法抹去的烙印了,生竞教室里的日日夜夜早已铭刻在心底。
扔过威化饼干的鱼缸、一起种过太空南瓜的土地、曾经做过实验的生竞实验室,用过的缓冲效果并不好的缓冲液、还有那个总给我们打鸡血的教练都在我的心里留下了最鲜活最不能忘怀的记忆。
那些一同吃过的火锅、到过的地方、遇见的人、吐槽过的题目、聊过的人生理想、吹过的牛都是我青春中最亮的底色。那些或明媚、或忧伤、或欣喜、或担忧的小心思也都随着这些记忆一去不复返了。
很喜欢原来的自己,也很怀念曾经的那份热爱,生物竞赛的那两年教会了我太多太多,它对于我的人生来说早已不是为我带来了两张证书的价值了。它教会了我热爱,哪怕前路迷茫,哪怕过程艰辛无比,哪怕结局充满未知,哪怕只是一腔孤勇,可那些激情澎湃又让人觉得那么的美好和难以割舍。
哪怕重来一次,我依旧会选择那种滚烫的青春。无论未来如何,至少我曾热爱过,正如“每个大人都是孩子,只要你未曾遗忘”那般。
高考与强基分享
在联赛失利后,我回到了常规班,其实刚开始的时候我是很恐慌的,我怕半年多没上课,自己已经被远远的甩在后面了。
走的时候是班级前三,回来后只上了一周课便有一次月考,我想尽办法逃避,我怕考出来的分数让自己失望。但老师们都鼓励我,让我平常心去考试,后来我也坦然的接受了。把之前的笔记看了一遍,虽然物理化学考得不怎么样,但英语生物双第一的优势还是让我得了第五名。
后面的追赶也没有我想的那么痛苦,给我的感觉就是:好像联赛回来后自己由于思维得到的极大提升,数学物理学起来甚至比原来轻松。
到了高三下半期,就几乎没从前二掉出去了(后面意识到这点时还挺高兴的)。停课之前我是很偏科的,综合排名全靠语文英语生物死撑,而联赛回来后就进化为全科目均衡的状态。
如果只从高考分层面来说,学习竞赛的同学虽然学了和高考关系不大的东西,但我们提升了思维,这是符合现在高考大形势的。而没有学习竞赛的同学虽然比我们多出了很多时间,但很大程度上他们是在进行知识的重复练习,思维并没有得到锻炼。这就是为什么很多竞赛生回归常规后一路开挂式猛追(高考时我们班的前十有七个是竞赛生,并且双第一一个是生竞的,一个是数竞的)。看到这里,我想我已经解答了大家大部分的疑惑,尽可以多一分坦然去学习竞赛与面对联赛考试了。
强基计划之所以我会选择四川大学这样一所综合排名并不算特别高的大学,是因为我钟意华西的基础医学。笔试大家分数普遍220左右(满分300),真正拉开差距的是面试(满分450)。大家要明白,强基计划因为有入围分数的限制,其实是对高校的自主权进行了很大程度的限制,而笔试又不能考得太竞赛了,高校只能在面试阶段发挥它的自主权,而面试时除了清北这样的顶尖高校外其他高校在面试时都会给竞赛生较大的优惠。
今年在川大面试时因为省二省一还有说出了自己对于这个学科的热爱,面试给到了432分(450分),另一个非竞赛生面试377分,最后没能顺利录取。其实我的很多同学都是走的强基,直接保送的并不多。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即使没能进省队,也还是有很多退路的。所以,请多一份从容,多一份洒脱来面对你的竞赛生涯吧!(难道强基政策不香嘛~)
享受联赛,怀揣初心与梦想
高一以几分之差错失省一,高二又以几分之差与省队失之交臂。
从前我以为这是天意弄人,后来自我反思之后发现是由于心态的问题,太想赢了让自己压力太大,去年xist的两个题组,因为自己的糟糕心态将原本错两三个题改成了只对两三个题,越改越慌,最后只能带着遗憾收场。
大家也看到了,近几年的联赛形式逐渐与IBO接轨,记忆性的东西并不多,所以即使你出现了临时失忆,也不要紧张(因为多半考不到)。分析题的逐渐增多更考察我们的能力,而分析最重要的就是要沉着冷静,你可以适度紧张,不要苛求自己做到完全放松,但我们一定要明确的是焦虑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联赛固然重要,但当你若干年后回过头来看,这不过是大湖泊里面的一个小小涟漪。顾城曾经说过执者失之,带着你的初心与梦想,去全身心的投入与享受这场联赛吧!
我始终相信迷雾的尽头会有光,即使没有,成长的路上也会有漫天星光作伴。愿每一个行走在这条路上的你我都能到达旅程的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