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几年来,教育部门一直在喊着给学生“减负”,可只闻其声不见,不见其行动。减了十几年,学生的课业负担一点没减重,还有越来越重的趋势。今年终于动真格的了,“双减”政策一出,教培行业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不过现在着急的可不只培训机构,一些家长也开始着急了,没有了辅导机构,孩子未来怎么学习?
北京海淀某重点中学的校长就表示,在没有辅导机构帮助的情况下,拥有过这三种能力的孩子更有发展潜力。
第1,拥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有很多家长从来不注重孩子学习习惯的培养,总觉得自己家的孩子很聪明。但其实小的时候,孩子的智力基本都处在同一水平,成绩的好坏都是由学习习惯不同而造成的。
那些学习好的同学,基本上从小家长就开始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的学习习惯了,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做错了题,找一个本子总结下来,从中找到问题的所在。培养习惯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所以要从小就开始。对比身边的孩子不难发现,有良好学习习惯的往往学习都不会太差。
第2,具备的动手能力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实现“社会分层”,而社会分层的本质其实就是筛选人才,将合适的人分配到合适的岗位去为国家做贡献,这也是现代科技人才的大趋势。
但是人才不仅要高分,还要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特别是科技人才。如果一个人只能考高分,却连基本的自理能力都没有,肯定是不行的。
第3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科学思维能力。科学思维打开的“黄金时段”一般在5~12岁,但现在国内学生科学思维的打开时段普遍比较晚。很多教育学者认为,学生应该从小学时代就开始培养科学思维,这样才能让孩子更聪明。
基础教育是培育良好人才的基础,但是现阶段我们对于基础科学的教育工作似乎不是很重视。著名的物理学家杨振宁到学校考察的时候就发现了这个问题,小学普遍没有理化课,学生只有到了初中之后才能接触到这两门课。
孩子小的时候对于知识的探索是非常敏感的,上了初中之后,繁重的课业负担会压制他们这种求知探索的欲望。所以杨振宁呼吁,要从小重视对孩子基础科学的启蒙教育。
物理、化学讲究逻辑思维能力,看到书本上那些繁琐的公式,很多学生就直接被吓退了。但是中国工程院的周立伟院士去M国出差时,发现了一套非常有意思的书籍,M国的孩子几乎人手一本。他看了之后也觉得非常不错,于是引进了国内,这本书就是《这就是物理》。
这套书总共有10本,包含了中小学必学的10种重要物理科学主题:引力、磁性、能量、光、电、热、力、运动等等。
这本书最大的特色在于,全书不讲公式、定理,它把这些概念全部画成了有趣的漫画,用拟人化的情景把这些知识介绍给小朋友。既可以让小朋友像身临其境一样了解这些知识,同时又不会产生抵触的情绪。
《这就是物理》整套书结构系统、科学有趣,可以给孩子构建出一个系统的物理知识框架,非常便于理解。
人们常说兴趣才是最长久的,才不会让孩子产生疲惫。让他们通过这样的方式,对物理与化学产生求知探索的欲望,逐渐培养起他们对科学的兴趣,更有利于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对于孩子的成长还是非常有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