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资讯

“双减政策”推行后, 家长们“不喜反愁”, 教育安全感大大降低

孩子从小就“负重”成长,一直是家长心中的心头大患,如今“双减”政策重磅落地,家长也终于松了一口气。

其实,“双减”政策推行的背后又开启了一个“拼父母”的新潮流,让不少家长再次面露难色。

“双减”政策强强出台,给孩子提供了真正的快乐学习平台,为何家长们还是焦虑不安

教育“双减”政策的正式落地,引起了社会各阶级人士的争论。这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呢?背后原因让人深思。

为了减轻中小学生学习的负担,政府推出了“双减”政策,快乐学习的背后是不是不用要求孩子努力学习了呢,这成了不少家长的心结。

如今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家长对孩子的教育问题抓得也是相当紧,大家固有的思维就是:

千万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就是这一想法,不少家长给孩子报了大量的兴趣班、作业辅导班,让孩子本该开心的童年被一堆作业如山般的压来。

甚至有的家长为了让孩子上重点学校,拼着命也要买一套学区房。

如今,“双减”政策为教育事业大改革,一减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二减学生校外培训负担。

双减”政策的推出矛头直接指向市面上的教育机构,让不少大大小小的教育机构归于没落,这让家长们更加忧心,在大家心里,减负远远比不上升学更重要。

“双减”政策成导火索,“拼爹娘”潮流火爆教育界

其实在这之前,每个家长的心里都是高度达成共识的,希望自己的孩子在未来能有个好工作、好生活,把孩子送到教育机构就是一种安慰剂。

然而,问题又来了。

目前高中的录取率只有50%,能上重点高中的人更是风毛菱角,这就不得不要求孩子学习要趁早。

由此,“拼父母”一事也被炒得热火朝天,虽说去补习班的常客如今是不多了,明面来讲学生也不必被补习班折磨的面目全非。

但是为了学习大业,不少家长转而直接请教师到家一对一辅导。这直接让教育行业面临一个两极分化的大局面。

一是家庭条件不错家长认为“只要心态好,办法总比困难多”,毕竟不能耽误孩子学习,只能给孩子另外请私教;二是家庭条件没那么优越的家庭,真的是有心无力,孩子成绩不好干着急还帮不上忙,完全靠学校又觉得心里不安稳。

就这样又把物质生活抬上了桌面,教育机构要“凉凉”,孩子们的未来不能荒废,就这样一个“拼父母”的时代被开启了。

“双减”政策的两面性,大家要看清,学会正确对待很关键

虽说“双减”政策推行,还没有完全落实在各个地方,家长心中焦虑存在也是在所难免,但是即使是减负政策,国家也是需要培养人才,减负并不是随意放松,而是为了更好地学习,毕竟我国第三个百年计划的成功离不开人才的贡献。

双减政策的推出,就是为了更好地发挥学校的主阵地的作用。学校更注重孩子的学习,不用把过多的精力投入到补课中,为学生学习“校内为主,校外为辅”做一个良好界定。

一方面就是“双减”政策核心出发点,主要也是面向于学生来讲的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同时,更要紧的就是为同学们减负。

另一方面主要还是升学的压力以及家长的紧张心理,此次国家推行的“教育转型”,同时改变也是教育机构的转型,学生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的开始,可能也是家长更加焦虑的起点。

但是,任何事情都没有绝对的公平,不论是学生还是家长都应当正确对待这个“减负”政策,对于学生来说,减负不等于完全自由,学习才能改变命运的结论还是恒久不变。

对家长来说,减负就相当于信任,相信学校的素质教育,慢慢抛弃应该“补习”根深蒂固的老思想。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