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

初中、高中, 压力最大的是孩子! 青春期隐患, 将在13-18岁爆发! 这3句话, 父母永远不要对孩子说

1个扎心的真相:你终将明白,父母最不懂的是自己的孩子

1个扎心的真相:父母永远不会真正懂自己的孩子!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对于大多数家庭而言,亲子关系恶化,两辈人思想有代沟,不是孩子把父母气得两眼泪汪汪,就是父母把孩子气得两眼泪汪汪。

不知从何时起,孩子不再主动向父母倾诉自己的心事了!也不知从何时起,父母觉得管孩子越来越力不从心了。

或许,就从孩子懂事的那一刻起吧。

关于长大,大多数人的经历是:一觉醒,发现自己长大了!

是啊,长大的瞬间总是充满了好奇、无助、孤独,甚至是彷徨。

在孩子的心里,最亲近的人是父母,如果连父母都不懂孩子了,他们将无人可依,心将无处安放……

大人之所以觉得孩子不好“管”了,是因为父母们还没有把角色转换过来。当你用一个“管”字去约束孩子的时候,一开始就错了。

孩子觉得父母不够爱自己,父母觉得孩子不懂他们的“良苦用心”,一个在强调“为你好”,一个在关注“你还爱不爱我”。

青春期孩子的心理隐患,都将在13-18岁爆发!这3句话,父母永远不要对孩子说

有没有发现,爱你最深的人,往往是伤你最深的人!这个规律不仅体现在情侣的相处中,更体现在亲子关系中。

从幼儿园到高中,心理压力最大、最累的几年是初中和高中。这个阶段,孩子逐渐心智成熟,开始焦虑自己的前途。能否考上重点高中、能否考上大学,成了他们焦虑的重心。

所以,这个阶段,父母要学会给孩子减压,而不是贩卖焦虑。

致父母:如果你爱孩子,这3句话,永远不要对他/她说

1、不好好学习,你就考不上大学

站在父母的角度,谁都不想承认自己的孩子比别人差,甚至接受不了自己的孩子不如自己。于是,将自己的焦虑转嫁到孩子身上。一旦孩子学习情况不乐观,就会吼他:“不好好学习,你就考不上大学”。

于是,越来越多的孩子有个恐惧的噩梦——我落榜了。

张继的一首《枫桥夜泊》流传至今,成了多少孩子感叹人生的参照物?

当孩子被父母这句恨铁不成钢的话所禁锢的时候,他的思想就再也放不开了。因为太害怕失去,反而会增加心理负担,直到有一天某件小事,成了压倒孩子心理防线的最后一根稻草……

相反的,父母应该给孩子解压。“考不上大学又怎样,家里的大门永远向你敞开”。当孩子在父母的鼓励和认可中前进的时候,他们连呼吸都是积极向上的。

2、不努力,你连选择人生的资格都没有

当父母的,谁都想自己的孩子优秀。然而,十个手指尚且有长短,更何况是人了?

真正接受自己的孩子,是大多数父母心里无法迈过的“坎”!

焦虑的父母永远教育不出优秀的孩子,你不服都不行。当你无数次地警告孩子:不努力,你连选择人生的资格都没有。

一旦孩子想不开,后果可想而知。你想要一个优秀的孩子?还是一个冰冷的孩子?

我们终其一生都想教育出优秀的孩子,可标准究竟是什么呢?

首先,孩子得是快乐的。

其次,孩子可以成为父母的骄傲,但在这之前,必须先让他成为他自己。因为:天生我材必有用!

3、上不了大学,你这辈子就完了

“没经历过高考的人生不是完美的人生”、“没上过大学的人生不是完美的人生”,这2个梗成了多少人的遗憾?

传统思维里,父母觉得考上好大学,才能有好工作,才能出人头地。

然而,大学文凭一抓一大把,华而不实的大学生大有人在。当就业焦虑成为一种潮流,还有多少鸡娃是被父母“卷”出来的?

陷入“内卷”焦虑的大学生们,从学业焦虑到工作焦虑,似乎他们从来没有放松过,这是一个可怕的信号。

近年来,数起大学生抑郁、轻生事件,应该引起父母们的注意了。

再也不要告诉孩子“上不了大学,你这辈子就完了”。人生有无限种可能,只缺少一双发现的眼睛。

人生百态,我们有无数种打开方式去迎接生活,大可不必拘泥于上大学。

当然,能上大学肯定是对孩子前途的保障。如果不能,为何不鼓励孩子成为自己?

因材施教,绝对不只是说说而已!“热爱生活才能热爱学习,而学习的最终目的就是要让他们一生都热爱生活”!

END~

喜欢本文,请点亮星星,关注、点赞并转发给您身边有需要的人!欢迎关注订阅!

今日话题:你对孩子说过以上3句话吗?或许,您正欠孩子一声抱歉!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