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院校

抑郁症、躁郁症、精神分裂, 这些留学生都怎么了?

留学生自杀事件不断

2017年春节刚过,卡迪夫大学教育和社会学二年级的香港学生Daisy HO用自杀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她在死前给朋友发消息:“I don't want to breathe”。

2017年12月,美国常春藤名校康奈尔大学的一名中国留学生田妙秀,在期末考试周被发现在公寓身亡,疑自杀。

2018年10月,在澳大利亚悉尼,18岁的中国留学生越轨自杀,当场死亡,死前曾说“出国后,我并没有想象的快乐”。同是2018年,英国布里斯托被爆出18个月内8名留学生自杀身亡。

发生在留学生身上的自杀等不良事件,表面上看是一时冲动的偶发行为,而本质上却是心理抑郁积攒到一定程度的恶性释放。家庭压力、文化冲突和各种现实压力使部分留学生内心产生巨大的孤独感,在无处倾诉的异国他乡陷入难以自拔的心理困境。

世界卫生组织对心理健康的定义是:一个人认识自己的潜能、面对生活中正常的压力、以及对他的社区或者群体做出贡献、康乐地生活的能力。据世卫组织相关调查显示,目前心理不健康的人群中,学生群体占极大比重。而抑郁症(Depression)、躁郁症或两极性异常(Bipolar Disorder)、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等是更是当前留学生群体中常见的心理问题。

留学生的压力来源

留学生多半面临着来自学习抑或是生活的巨大的心理压力。首先,留学生和他人语言沟通不畅,难以融入本地文化。国内雅思考了高分的孩子,在上课时也会感到无比沮丧。因为老师、同学来自世界各地,各种口音很难听懂。而性格内向的孩子,则更难交到知心的新朋友,有什么事也只能独自承受,时间久了很容易造成心理抑郁。

其次,留学生还面临着繁重的学业压力。很多父母以为送孩子出国留学,就可以逃离国内高考的压力,殊不知,国外的大学都是“宽进严出”,入学可能并不会十分困难,但毕业却并不容易,且国外学习更加讲究自律性,很多都需要自学。在国内应付不了高考的孩子,到国外上学,同样也不一定能应付学习。

另外,不想辜负父母的投资也成为留学生的一大心理压力源。有些孩子心理负担比较重,觉得父母给自己投资了这么多,如果自己没学业有成会辜负父母的期望。若是有些“完美主义”特性的孩子,则更容易背上沉重的心理包袱,一旦最后一根稻草压上来,整个人皆崩溃。

留学生遭受心理压力困扰并不是单独出现在某个国家,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已然成为一种世界范围内的普遍现象。英国《泰晤士高等教育报》2013年的一项调查显示,约1/10的英国留学生有过自杀的念头。英国学生研究会2018年的一项研究也发现,1200名受访留学生中,有87%的学生表示曾感到精神痛苦,20%的学生表示自己正面临心理健康问题。

英国心理健康教育措施

鉴于此,英国越来越重视留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为保证中小留学生心理健康,英国教育部颁布文件并开展课程实践。中小学贯彻执行,开设了一系列心理健康课程。教授这些课程的老师经过专门的心理健康课程培训,因而更为专业。

课堂内容丰富,既向学生介绍了心理健康的概况,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情绪范围、尺度以及适当情绪和行为,也介绍了多种体育活动和社会活动,同时也向孩子们普及校园霸凌和网络欺凌等相关知识,起到及时预防和干预欺凌问题的作用。

而对留学大学生来说,目前在英国除了NHS有心理健康辅导的部门以外,校内外还有许多慈善组织,在为人们提供着心理健康方面的帮助。例如:专业类的有校内心理辅导服务(University Counselling Service),英国大部分的大学里都会有这样一个部门,由专业的心理医生或者辅导师组成,以预约交谈等方式,保证学生的心理健康;倾诉类的有Nightline Association,Samaritans,The Mix等等。

其中Nightline Association这个组织在很多英国的高等院校都有分布,由各个大学的志愿者们在每天晚上通宵运营,倾听学生们打来的电话,提供非指向性的建议,帮助大家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甚至有些分部还提供短信和电子邮件服务。

留学在外,留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都面临着很多困难,此时父母更应当成为他们坚强的精神支柱,为他们提供各方面的爱与支持,以求得最大程度地减少他们的留学压力。

父母如何应对孩子心理问题:

1.可以主动与孩子分享自己的成长经历。家长们从自己作为孩童的经历讲起,可讲一讲自己曾面临巨大压力以及如何克服并且好好地成长为大人的故事。

2.要与孩子及时沟通。英国著名教育家温尼科特,同时也是一位普通家长,他告诉我们,当他的孩子正处于青春期,并且面临留学压力时,他的做法是认真专心地听孩子说话,了解孩子心理压力的来源,同时给予爱与支持。温尼科特说:“爱是关于自我的救赎,为了亲密的需要”

当然,孩子们自身也要积极探求解决方法。日本积极心理学培训师久世浩司在《抗压力·亲子篇》中写到:“磨练抗压力,不仅是为了让孩子们的内心变得强大,在受挫后也能保持坚强,我们的最终目的是幸福。”

英语里有词“self-efficacy”,译义是自我效能感,是指对达成既定目标和成果所需能力的确信。当孩子面临心理压力,而自身抗压能力尚且不足,但自我效能感强,他则会积极探索各种解决方案,在此过程中孩子的能力得以不断磨砺强化,直至具备足够的实力应对压力。

面对巨大的留学压力,我们并不是毫无办法。我们可以积极地进行自我调适,也可向外寻求帮助,困难总可以被克服。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