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院校

看看美国的素质教育和快乐教育吧, 知道真相也就不羡慕了

北京章哥,房地产从业20年,通晓业内门道,我不做所谓的“专家”,只用二十年实战经验帮大家答疑解惑。

双减政策以来,素质教育和快乐教育自然又开始了争论,或者说受到了重视吧。前两天甚至有人问我小时候报过班儿没有,有什么特长?

我还真上过几个,但特长没什么,这两年也就是感觉自己的腰围特长,但一直在减肥,争取把这特长变短。

1.

我小时候是7/80年代,那会儿也有素质教育这一说儿了,参加过几个小组,都是学校和少年宫组织的。主要是写字画画和唱歌跳舞,和现在的五花八门没法比。父母只逼我去练过几天唱歌儿,但没三次就放弃了。这玩意儿是真得要天赋的,别的同学的嗓子绝对是被天使吻过的,而我的呢,估计是被阎王爷锁过喉。

那时的孩子们学习负担确实不重,几乎就是凭天赋和自觉。听说重点小学的难度会大些,但也到不了哪儿去,普通小学的孩子基本都是放养的。当时都在传说美国的教育先进,似乎都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当时的人们都没有见识,所以都是羡慕和向往,没有质疑的。

但也有质疑的,而且是强烈质疑,那就是我的姨夫。老三届的知青,在东北已经当了老师,正为了回北京在办接收单位的手续。他领着我去了某教育局,让我给领导们表演心算和背诵古诗词,为的是展现他的教学能力(其实主要还是我父母教的)。

但也不知是怎么聊的,没一会儿他跟领导争论起来了,就是因为这所谓的素质教育或快乐教育。我姨夫坚定的认为,学习必须吃苦,快乐是不可能成材的。反正争论了好久,我只记得姨夫大吼了一声:这一定是美帝的阴谋诡计,是要毁了我们的下一代!

记忆到此结束,想不起来后面怎样了。不过他还是回北京当了小学老师,用苦读的方式培养出了我的表妹,清华才女。

在表妹上高中的时候,姨夫也有一次因为素质教育而暴怒。表妹考上的是某顶级中学,以素质教育而闻名。高一暑假前的时候,学校发布了多个夏令营,让学生们自己报名参加。我表妹拿着单子回家,姨夫怒了。因为最便宜的是去欧美游学,费用N万,最贵的当然是去南极了,对当时的工薪家庭是天文数字。

那会儿姨夫家正在等拆迁,按他的说法,这素质教育就是烧钱,拆迁款不过是20万,孩子去趟南极或两趟美国就差不多没了。这种花钱的素质,穷人家的孩子不学也罢。

当然我姨夫说的这话片面了,孩子多学点儿东西、多长点儿见识当然是好事。但这必须有前提,就是在家庭能够承担得起费用的情况下,而在20多年前,北京没多少家庭能掏的起。

素质教育和快乐教育其实是两码事儿,只不过都是美国所发明和倡导的而已。好不好没有标准,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世界上任何东西都要有成本,一切都是交换。

那要想得到素质,除了天分就是花钱买,否则没有白来的所谓素质。而快乐的代价是什么?是痛苦,未必是当下,更长远的是未来。

这世界上所有的人类情感都不会凭空产生和无故消失,痛苦和快乐都是永恒且相等的。在此时得到快乐那就是推迟了痛苦,这种东西会转换时空与场景,在未来的某个地方,等着曾经快乐的孩子们。

2.

先说素质教育吧,为什么会被发明出来?

其实人类社会所有的学习在最初都差不多,都是师傅带徒弟而已,知识只不过是一种特殊技艺罢了。无论东西方,最早其实都是通才教育,也就是什么都学。当然欧洲是经院哲学为主,中国则是儒家经典。但孔子倡导的是“六艺”,全通的才堪称人才。这都不说了,太遥远没意义。

现代教育中,中国教育模式学习的是苏联老大哥,而苏联学习的是谁?德国,也就是应试教育的鼻祖。

当然有人会不服气,中国从隋唐就是科举制应试教育了,那才是老祖宗。这确实没错,但这是古代教育,我这里说的是现代教育。而德国的教育模式不仅是应试,更是为了工业化,和中国古代的朝堂选拔两码事儿。

这种教育模式是德国的柏林洪堡大学发明的,创始人就是冯洪堡。听这名字就知道了吧,这是个贵族,所以名字中有“冯”字,也就是英语的form,从哪里来?从自己的封地来。相当于中国的曲阜孔门,琅琊王氏,吴越钱氏家族。

洪堡在中国的名声不大,很少有人提及。但他和他的弟弟,以及另外两个人曾经组成过“四兄弟”,那两人更有名,歌德与席勒。歌德也和黑格尔齐名,都号称德国三大哲人。而黑格尔的辩证法影响了一个人,那就是马克思!这就大概知道洪堡的地位了吧,至少在德国,他在影响力排行榜上仅仅低于拿破仑,而高于腓特烈巴巴罗萨(红胡子,希特勒的偶像,巴巴罗萨行动的名称由来)。

简单说吧,洪堡的主要成就完成于中国的乾隆晚年到咸丰初年,也就是大清朝走向全面衰落的时期。而当时的普鲁士其实也不咋地,这所谓的国名和印度差不多,也就是根本不是一个统一的国家,几乎就是一堆小邦国组成的地域概念。

《格林童话》里哪儿来的那么多王子和公主啊?就是因为当时的德意志地区遍地是割据的小国王,弄个城堡就行,跟咱们的樊家村庞各庄差不多,所谓的王子就是村长家大少爷。

而在那个时期,葡萄牙和西班牙这两颗牙已经没落,英国的工业革命正如火如荼,拿破仑大帝横扫欧洲,而德意志的普鲁士和奥地利只能臣服。也就是说,在当时是世界格局中,势力范围已经基本划分完成,德意志落后了。

当时的普鲁士国王是谁?腓特烈威廉三世,他曾经说过最著名的一段话:贫穷国家必须用精神力量来弥补物质缺失。越是贫穷越要办教育,教育不会导致国家贫穷,只会让国家崛起。

于是为了赶超已经抢跑的各国列强,洪堡担任了普鲁士的教育长官,成立了洪堡大学,也建成了为德国提供工业化人才的教育体系。

简单说这套体系的特点就是标准明确,以分数选拔人才,层级分明,把孩子在不同阶段按分数进行区分,同时既培养研究型人才,也兼顾技术型能力。能理解了吗,就是用标准化来批量的让孩子们具有生产工作能力,具有天赋的选拔进高等学府搞科研,剩下的成为技术工人。

与之相对的什么模式?

纽曼教育系统,起源于美国,更源于英国。

特点是什么?

培养绅士。也就是更注重素质教育,包括独立思考能力,人格和道德修养什么的。具体的我也说不清楚,反正和偏重于实用主义的工业化教育不太一样。

说实话,我是真的一直没搞懂纽曼系统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反正总觉得有些虚无缥缈。也搭着中国基本都是研究型学府,学以致用才是我们的理念。

那普鲁士王国正是借助了洪堡的教育模式,迅速的为国家培养出了大量的实用型人才,给德意志统一打下了基础。

3.

之后是谁登场了?

铁血宰相俾斯麦。用铁与血,用灵活的政治手腕、用坚定的意志、用强大的战斗力打败法国拿破仑三世,统一了除奥地利之外的所有德意志地区。

这种国家的崛起速度震惊了当时的所有列强,太快了,太强大了。在统一之前的德意志就是松散的邦国联盟。按伏尔泰的说法:既不神圣、也非罗马,更非帝国。总而言之一句话,德意志就是个跟着起哄的。而统一之后的普鲁士,真的成为了“军队组成的国家”,普鲁士人真的是从“炮弹孵出来的军人”了。

之后的德国,其战斗力、工业生产力、科研实力,民族凝聚力以及战后恢复能力更是震惊世界。并非美化德国,想想能从一战被割地赔款的战败国,仅仅20年就又再次崛起祸害全世界,这种能力实在令人恐惧。

德国的根基是教育,是教育给积贫积弱的普鲁士提供了人才储备。那刚成立之后的苏联要想快速崛起跟谁学习,肯定是德国了。于是乎,苏联全盘引进了研究型的洪堡教育模式,考试成了重要的选拔手段。

中国其实在近代引进的是纽曼模式,燕京大学(北大前身,工科归了清华,法律归政法学院)就是代表,因为这是以美国教会为主成立的。但洪堡模式这种标准分明,目标明确的系统更适合要快速发展的国家的需要。因此,注重考试与分数的工业化教育模式在新中国成为主流。

而美国真的都是纽曼模式吗?非也非也。都是实用主义的国家,谁不知道怎么才能快速选拔人才啊?尤其是在列强争霸,群雄逐鹿的时代,哪有工夫去培养绅士,弄一堆有道德有思想的青年老学究没用啊!

所以直到六七十年代之前,美国其实也是主要用的洪堡教育模式,要快速大量的提供人才,否则跟不上工业化的迅速发展。但是,美国不同于中国,这是个纯粹的移民国家,各个种族共处,分裂融合程度远非中国这种被几千年统一文化熏陶的国度可比。

那美国的基础种族是什么?

当然是印第安原住民了,但这不能算,都给弄得早就成少数族裔了。其真正的根基是wasp,也就是白人盎格鲁撒克逊的清教徒,其他的都算少数民族。

中国人总感觉美国是个纯粹尚武的国家,尤其是早期牛仔什么的,动不动就掏枪互射。但实际上,美国也是个很传统的新教国家,非常的注重教育。早在五月花好上岸之后不久,马塞诸塞州就制定了一部“老骗子法”。这就是最早的《教育法》,规定了50户以上的乡镇就必须有学校,堪称重视教育的典范。

但为了阶层固化,为了维护白人的优势统治地位,像常青藤这种白人建立的名校招生,必须考拉丁文和希腊文。为什么?很简单,其他任何种族的学校都不学这种语言,没用。所以,素质教育的原始目的就是筛选,就是分层,就是阶层固化。就是要只让wasp的后代能接受高等教育,只让白人精英垄断社会权力。

但是,在一个多种族融合的社会里,如果过渡的阶层固化将导致什么?是竞争力不足,是成长乏力,是后备力量落后于列强,是国家有走向衰败的可能。

这道理其实只要是精英统治者都明白,就看能不能改变了。中国为什么从隋炀帝就开始了科举制啊,唐太宗和武则天将其发扬,宋朝更是进一步完善?其实目的很明确,打破门阀统治,用制度来实行唯才是举。只有阶层流动,只有竞争才能让国家强大,才能让统治稳固。(其实曹操早就实行过唯才是举制度,目的是打破察举制。但门阀势力太过强大,只得后来又由曹丕改成了九品中正制)

美国在一战前期已经知道了垄断高等教育的缺陷,那就是社会阶级分裂,对选拔人才不利。于是在一战时期,耶鲁哈佛等名校都取消了所谓的素质教育考试,唯才是举,不拘一格录取人才。这样才能迅速提升战争能力,在群雄争霸中占据优势。

那对于学校的录取结果是什么?

拿屁股都能想明白,是白人的份额被挤占呗。主要利好的就是犹太人,还有少部分亚裔。于是在战争期间,少数族裔的录取比例从5%左右的小概率事件,最高峰时甚至达到了30%,再多点儿就是半壁江山了。

别以为2-30%不多,想象一个班里如果没有女生会怎样,30多人中有10个会怎样?那几乎就是抬眼就是呗,非常的显眼,非常有视觉冲击力。而如果这些女生还都学习好会怎样,是不是会让男生更别扭?

于是,美国各个州的各个大学开始在注重素质和公平录取之间摇摆。当然,也不能说注重素质教育就不公平,其他族裔的完全可以学嘛。但关键的是除了白人wasp,其他种族觉得学那些玩意儿没用。

这就像中国似的,如果不是为了特长加分,真有多少家长愿意让孩子学钢琴练马术吗?这些东西本身应该是爱好,一旦和录取相结合,那就跟考试没区别了。

美国同样是个非常务实的国家,自然知道人才的作用。但骨子里的种族和阶级傲慢,又让wasp们不甘心轻易放弃优质资源。于是,各个大学的录取标准就在两个极端之间来回摇摆着,好在美国的这些好大学都是私立的,没动用纳税人的钱,也就无所谓公平标准,外界管不着。

一旦美国的国际压力增加,比如一战二战,那高等学府的录取标准就放宽,减少wasp的优待,只看考试成绩。而一旦危机降低,那各种体育为主的素质教育要求就占比加大。大学们也是无奈,都是私立学校,必须尊重捐款人的意见。

总之,美国的所谓素质教育的最基本目的是什么?

筛选,把非我族类的孩子筛选出去,只留下wasp为主,白色江山代代传。

4.

二战之后,世界进入了冷战时期。但冷战也是战争,对科技等人才更加渴求。尤其是1957年,苏联第一颗卫星上了天,美国被惊到了,朝野震动,亡国的危机意识笼罩在几乎所有人的头上。在这种大敌当前,不发展就会被灭亡的恐惧之下,教育上再搞什么种族偏见就实在是不合时宜了。

但是,局势也并不是永远紧张的,资源争夺永远进行。但此时美国早就进入了和平发展时期,财富形成的阶级固化逐渐形成。于是,种族逐渐不那么重要了,至少是不特别重要了,财富才更加能让人群区分与凝聚。

逐渐的,各个大学,尤其是藤校联盟都有了自己的一套录取标准,素质教育不仅有了高大上的标准,而且也是潜规则。这规则大概分成三类,也就是三种标准。

第一种当然就是钱了,谁有钱谁就能上名校,不用拐弯抹角,直接捐款就行。前些年有个潘姓大佬夫妇就给哈佛捐了1500万美金,引得国人痛骂。但人家我行我素,反正有自己一套自圆其说的道理。不过起本意谁都明白,无非是让自己的两个儿子进入藤校而已,人家做到了。

其实这也无可厚非,如果不捐款,华人是很难靠成绩和其他方式进入藤校的(作弊行贿除外)。因为华人本来就不爱捐款,私立大学又没什么行政拨款,自然排斥华裔。或者这么说吧,私立学校虽然是非盈利机构,但也得生存,自然需要拿学位换钱。而能捐助大额资金的,自然也就是认可wasp理念的同一阶层,也就得到了美国主流精英的认可。

第二种方法,社群,也就是一代藤校、代代藤校的家族世袭。考生要想入学必须要经过校友面试,那父母们当然要互相给面子了,这就是公开的进行门阀垄断,让寒门再难出贵子。哪怕你学习成绩再好,各项素质教育再优秀,我们不接受认可你,也休想成为我们的一份子。

为什么?因为阶层固化,藤校毕业的必定是精英,精英之间才更方便做生意。华尔街为什么恨不得连打杂儿的都要名校毕业啊?因为掌握财富权力的基本都是校友,拉生意的时候好说话。关系,存在于所有的人类社会,只不过形式不同而已。华人是隐蔽的,美国是明目张胆。

第三种方法才是所谓的素质教育,以体育为主,更以团体运动为主,什么篮球棒球皮划艇一类的。为什么?因为这些都是wasp的传统比赛项目,你说你乒乓球羽毛球牛叉,对不起,不符合人家的传统胃口。

这里面还有一种隐含的标准,那就是既然是团队,强调的就是协作,是契约,是守时。而这些,恰恰是寒门子弟所欠缺的,他们没有这种家风传承,也没觉得这有多重要。

当然,单人运动项目也有,比如击剑滑冰高尔夫什么的,也是wasp的认可项目。为什么?因为这些项目的装备就花费高昂,没有巨额投入,连训练场都进不去。也就是说,这所谓的素质教育,还是用钱将学生做了区分。

你说你擅长做饭种地钓鱼洗衣服,对不起,这在人家看来不叫素质,叫生活技能,没资格进入主流精英的圈子。人家所认可的素质教育项目,根本不在乎你入学后花多少钱,而考察的是入学钱花了多少钱,花钱少的项目不算数。

能理解了吗,这所谓的新式的素质教育,其实仍然是为了区分人群,区分贫富人群。除非你是天纵奇才,否则就算学习成绩优异,也没资格进入优秀学府,更没机会得到优质教育资源。这就是美国素质教育的初衷、标准与真相,寒门没机会出贵子。

5.

简单说了素质教育,那再说美国的快乐教育吧。

先看这名字,既然是快乐教育,那就一定有对应的不快乐教育,痛苦教育。就像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对应一样。

在中国人的传统文化中,学习从来都是痛苦的。

从先秦时代就有苏秦的头悬梁锥刺股,更有孔夫子的韦编三绝,连绑竹简的牛皮绳子都能被磨断三次才能读懂一部书,这得下多大的苦工夫!之后更有萤囊映雪、凿壁偷光、断齑划粥、目不窥园等苦学的典故,十年寒窗是无人问的,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到了当今中国,孩子们简直更苦了,这就不提了,都别惹麻烦。

在美国传统教育中其实也一样,老富兰克林就是刻苦学习的典范,所以成为国父之一。还有爱迪生、杰斐逊等等,他们努力读书的小故事也激励了一代代人。所谓的美国梦,本来就是通过个人的勤奋努力来争取美好的生活,怎么到现在是学习上就成快乐的了呢?

事出反常必有妖,那既然是不符合历史逻辑,就一定是有他娘的隐情。

其实要说也没什么隐情,太阳底下没新鲜事儿,谁也不比谁傻三分钟,稍微琢磨琢磨都能明白。人类的所有行动都是源自本能,而本能就是生存,生存则需要争抢资源。所以甭管什么政策或者规范,其背后的逻辑都是资源分配。

为什么要努力学习,为的是出人头地高人一等,那为什么要超过别人,当然就是为了占有更多的资源。可资源就这么多,争抢的人却不断的增加,带来的后果,或者说是争抢过程会怎样?内卷呗,不断增加的争抢成本,就算抢到了也自损八千。

商品价格是由供需关系决定的,资源就是商品,价格就是付出的成本代价。那要想减少内卷降低成本怎么办?就两种办法,或是增加资源,或是减少需求。

增加资源做不到,就这些好学位,将来也就这些优质岗位,社会财富更是恒定的,不是你多就是我少,零和博弈。那就只能的减少需求了呗,分出一部分人来别参与竞争了,反正到最后也抢不到什么!

竞争形式有很多种,每个人都愿意选择对自己有利的,岁数大的喜欢凭资历,脑子好的当然凭智力,块头儿大到愿意凭体力,长的漂亮的希望凭脸蛋儿身材,啥都没有的呢,那就只剩下时间精力了。如果连这都不愿意付出,最后才是抽签摇号拼运气。

但是,在所有的竞争中,有两种算是最公平且对社会成本损耗最小的,第一就是运气,大家谁都被费劲,无所谓损耗成本。第二就是金钱,因为每个人所付出的成本都不会消失,仍然会留在这个社会中为他人谋福利。

但是,既然有既得利益者,或者有志在必得者,那就一定不会拼运气,人家要确保自己得到。于是,拼财力就成了大多数资源分配的第一选择。

可这也有问题,也就是容易引发穷人的不满,制造社会矛盾。如果不妥善解决,有可能让富人得到了资源也不踏实。那怎么办?好办啊,把穷人所得到的东西抬升评价不就得了。毕竟任何事物都有双面性,那只要隐藏能引发穷人不满的,然后放大能让他们自我安慰的就可以了。

甚至这其实都不用太过引导,反正穷人是大多数,他们只会和自己身边的人相比较。那只要富人们别嘚瑟,穷人会自己去想出安慰,这就是心理学上的“避免认知失调”。

就跟富人住大house穷人租房似的。每个人都是在同层间比较,只要隔壁老王住的和我一样就够了,租个小房还省鞋子、省墩布呢。至于有钱人买大房子,那早晚得暴跌赔钱,古今中外都是有阿Q的精神胜利法存在的。

简单说吧,其实就是优质教育资源稀缺,富人又不希望穷人们来跟着起哄抢夺,于是生生制造出了“快乐教育”的理念。而穷人呢,反倒乐于接受,本来也确实拼不过,还不如索性躺平省点儿钱呢。反正周围的孩子都一样,习惯了也就无所谓了,快快乐乐的成长挺好的。

那怎么做到让穷人不进行比较呢?也好办,按学区划分学校不就得了。父母买哪儿的房子,孩子就在哪儿的学校上学,非常的公平,非常的快乐。

学区划分是美国发明的,自然也就有了学区房。只不过美国执行的非常彻底,赤裸裸的用金钱来分配资源。

中国一直在准备推出房产税,这其实在美国都实行100多年了,只不过和咱们所要设计的略有不同。咱们的是肯定统收统支,至少全市全区的统一安排。而美国是个自治性非常强的国度,每个人都只关心自己的社区,别人的管不着也不想管。

所以,房产税在美国就成了真正的地方税,范围甚至局限到每个社区。也就是说,收了房产税之后,除了一部分(30%左右)上交给高一级财政,大部分都只能用于本社区的维护与建设。那这社区里除了公共设施还有什么?警察和学校呗,和中国一样,警察和老师的工资是绝对大头儿。

之所以美国的房产税又叫学区税,指的就是大部分资金用途都交给了学校。那房产税的税率是各州内统一的,可房价却各个社区不同。这就会出现一种现象,高档社区收到的税多,平民或贫民社区收到的钱少。体现在治安上就是富人区报了警,警察5分钟到,贫民窟报了警,没准儿5个钟头都不带来的。

这其实就跟收取物业费的多少一样,物业费多的服务好,楼栋管家随叫随到。每平米5毛钱的就算了吧,人家犯不上提供什么服务。

前些年我在外地某城市工作,当地公司给租了个破小区。我住了一阵子忽然某天有人敲门,一看是物业的,说这间屋的报警灯亮了半个月了,今天路过顺便看看有没有什么意外。卧靠,我当时就想给物业一句话:半个月才来,你丫是准备给我收尸的吧?

6.

话扯回来,美国各个社区的公立学校会怎样?

那当然是高档社区的质量好,普通社区的成绩差呗。收到的房产税越多,学校的经费越足,越能请得起好校长好老师,再加上生源好家长配合,自然成绩高。而贫民区呢,就这么点儿经费还动不动拖欠呢,能请到什么负责任的老师?人家能看着孩子不出事儿就不错了,简单学点儿文化,将来能去搬砖给富人服务才是出路。

那穷人们愿意这样吗?不愿意能怎样,自治社会,人家富人区的学校又没花你的钱,凭什么不服气?

注:这和中国的学区房逻辑是不同的。中国的好学校,都是靠的整体财政收入,并不是当地居民出的办学经费。如果是新房还好说,相当于交了土地出让金和税费。但二手房绝大多数都是被原房东收走,能通过中介费和交税落到政府手中的很少。

所以至少在现阶段的中国,学校质量的好坏, 和学区内的居民在经费上无关。相当于用所有纳税人的钱,为自己学区谋了福利。因此,打破学区壁垒,实行资源均衡在中国是必须的,这才是真正的公平。

那美国平民区的学校真的很差吗?真的。这都不用举什么例子,看看美国底层的算数能力不就行了。甭说小九九了,恨不得连四则运算都弄不清楚,离了计算器就彻底发懵,这种水平能是好老师教出来的吗?

这确实也不赖老师,就这么点儿经费,给的工资肯定低,凭什么努力教学啊?资本主义社会,跟人家讲奉献精神有用吗?而且说句实话吧,越是破学校,从生源到家长的素质越低。是否学到知识无所谓,但你敢多说他们孩子两句,这家长倒没准能冲进来骂老师呢。

也就是说,越是好学校,家长越愿意配合老师提高孩子的成绩,再加上工资高,老师也当然愿意教。而破学校呢,守着一堆调皮捣蛋不爱学的孩子,还有把这些习惯遗传给孩子的家长。教好了没人感谢,越认真还越容易惹麻烦。再加上工资不高,那傻子才会研究教学呢。

其实这一切到最后都成了正反馈和恶性循环。社区房价越高,收到的税也就越多,学校的经费越足教育质量也就越好,孩子成绩越好吸引到的有钱家庭就越多,房价自然更高。而如果社区房价低,那学校的经费就少,到最后连孩子带家长也就没心气儿好好学习了,大家都是凑合着过吧。快乐教育,其实就这么回事儿。

那高档社区的公立学校是快乐教育吗?扯淡,老子花了这么多钱买房,给了你们学校这么多经费,你给我玩儿快乐教育,找砸场子呢吧!

看看著名的惠特尼学校吧,在华人圈子里非常的出名。为什么,因为成绩好,质量高,深受华裔的追捧。那这所学校里流行一个数字:four,4。只要孩子能忍受每天4小时睡眠,4杯咖啡,那就能保证考试拿到4.0高分,进入好大学。

这就是美国富人区的公立学校,从来没有快乐教育,这里只有努力、奋斗。因为他们要继承父辈的财富,要去抢夺更多的资源。而如果在小时候得到了学习的快乐,那一定在成人后遭到社会的暴打。在他们看看,如果少年得到快乐,那成年后必定痛苦。

在美国,快乐教育只属于穷人,只属于没有希望提升阶层的穷人。而富家子弟的童年,从来都是不快乐的。只因为他们本来就是人上人,而且还要继续凭吃苦更成为人上人,永远把快乐的穷人孩子踩在脚下,让他们永世不得翻身,这就是美国精神。

7.

中国人经常嘲笑美国人的数学差,但那真是平民学校快乐教育的成果。

否则无法解释美国的科技为什么那么强,为什么能获得那么多的诺贝尔奖了。上层精英凭借刻苦来教育孩子,长大后继续成为主导社会的精英。而穷人家的孩子不用考虑这些,快快乐乐的成为废物,娱乐至死挺好的。

从这次疫情就能看出美国底层民众有多么的反智了,宁死也不愿戴口罩,因为他们根本不相信病毒能传播,也没有独立思考能力。而这种反智,正是从小的快乐教育造成的,上层精英就需要这种效果,只有这种人才好被煽动与控制。

当然,在美国也有想要实现阶级跃升的家庭,奥巴马的夫人米歇尔就是典型的寒门贵子,靠努力学习而实现了跨越阶层。但这种事情在美国已经越来越少,因为富人们垄断了资源。他们不仅出生在罗马,还把罗马的城墙越修越高。

在美国前些年曾经发生了一个事件,主人公的名字我忘了,好像是叫珍妮什么的吧。这是个黑人单亲妈妈,带着女儿住在贫民社区。但这个妈妈希望女儿得到更好的教育,别重复自己的老路。可是她没有钱,买不起富人区的房,好学校自然不接收。

但她的父亲,也就是孩子的姥爷住在一个高档社区,虽然关系不是很好,也毕竟是直系至亲。于是,这个妈妈用姥爷的房子给女儿做了登记,让她进入了好学校。事情似乎很圆满,珍妮成功的钻了空子。但也不叫空子,孩子姥爷确实是这个社区的业主,只不过没同意母女俩住在这里而已。

珍妮很辛苦的每天接送孩子,没让女孩儿坐校车,也没法坐。但这引起了校方的怀疑,于是他们派出了专业的调查人员,没几天就调查清楚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珍妮的这种行为在美国属于重罪,因为等于侵犯了别人的私有财产。于是,孩子如果还想在学校就读,就必须缴纳高额的惩罚性学费。这还没完,珍妮和孩子姥爷都被抓了,要缴纳更高额的罚款,天文数字,姥爷的房子都面临拍卖,保不住了。

这件事在当年的美国引发了轩然大波。因为敢这么做的父母确实很少,都知道是重罪。但是,美国大多数穷人都觉得这惩罚太重了,穷人孩子上个好学校太难了。迫于舆论压力,珍妮被释放了,但孩子姥爷却没有放,必须受到惩罚,最终病死在了监狱里。

不可理解吧,无非是穷人家冒名个学区房而已,只不过是想让孩子上个好学校,竟然最后落的是家破人亡。但这就是美国,如果你没有钱,那不接受快乐教育都不行。这就是你们的宿命,别妄想逆天改命,穷人家的孩子,不配努力学习。

8.

最后再说说美国的私立学校吧,也是逆天的存在。

在6/70年代之前,也就是快乐教育提出之前,美国的私立学校是不算发达的,只不过是公立学校的补充而已。那为什么发展到如此规模了呢?因为要做快乐教育的补充,或者是对立面。

美国的私立学校没有快乐这一说儿。不光要缴纳高昂的学费,还要承担繁重的的作业考试,放了学还必须去参加补课,否则你没资格在这里上学。

背后的逻辑是什么?

很简单,教育是用来分层的,把人分层三六九等,不同的层级,每个层级只能得到自己应得的,一切都得花钱买。

在快乐教育之前,美国处于高速发展期,需要大量的产业工人。那公立学校自然承担了这个职责义务,输送了大量的合格人才。公立学校曾经培养出数以百计的诺奖得主,还有十多位美国总统,可以说居功至伟。

但是,一旦社会发展稳定了,资源就显得更加稀缺。而且随着美国金融和科技业的强大,技术型制造业开始向其他国家转移。剩下的工作不用太多的知识就可以承担,犯不上浪费社会资源去培养太多的人才了。尤其是随着贫富分化,高低社区的学校质量分化越来越明显。高档社区毕竟是少数,大量的公立学校走向了快乐教育。

这种事情不是突然发生的,而是温水煮青蛙缓慢进行。那公立学校越差,私立学校就越强,有钱人家自然把孩子送入私立,又是一个周而复始的循环。

简单说吧,美国的公立学校质量普遍下降之后,曾经有人想过改变,但无济于事。这个人就是吉米卡特,美国总统。在70年代末期,他把自己的女儿送入了名声极差的公立学校,以表示自己言行合一,以及拯救公立学校的决心。

但是,全美国至今也只有这么一个总统这么干,他也等于毁掉了自己女儿的学业。其他的总统呢,无一例外都把孩子送入了私立,包括大喊平权的奥巴马。

因为精英们都觉得公立学校这样也挺好的,高档社区的并不差,普通社区的就这样儿吧。社会上用不着这么多的精英,私立和高档公立培养的人才足够了,其他的什么工地搬砖、剃头修脚、送外卖服务业的用不着多高的学历。而且这些职业也总得有人干吧,教育,本来不就应该是分层的吗?

所以自从美国私立学校兴起之后,公立学校的质量越发下降,很多都成了臭名昭著的辍学工厂。这些公立学校中,能考上大学的不过是30%左右。而且这是所谓的大学,其实还是职业学校居多,只不过名字都叫college而已。

进入私立学校就意味着努力,而寒门子弟,不配努力,只配享受快乐教育。

9.

美国有一本书相当的畅销,叫《我是个妈妈,我需要铂金包》。

作者就是个希望跨越阶层的妈妈,她带着孩子搬到了纽约上东区,一个充满铜臭,纸醉金迷、弱肉强食的富人区。在这里,她作为一个普通白领,见识到了各种的富裕阶层潜规则。从租房到找学校让孩子上学,以及和其他妈妈的比较争锋,她经历了一场场的明争暗斗。整整六年,这个妈妈终于敢在上东区昂首阔步,而且背着新买来的限量款铂金包。

这个妈妈图的是什么?

是阶级的跃升,是家族的延续,是在这优胜劣汰的环境中生存。在成年人的世界里,没有容易二字。当然,躺平除外。否则如果想得到更好的生活,想给孩子提供更好的环境,除了拼命,别无他法。

写的有些太多了,但似乎还有很多很多没有写。这些年我为了教育孩子,读了很多书,也看了很多国家和地区的教育情况。除了美国,还有英法德等老牌西欧帝国的,都是扯淡的贵族教育,赤裸裸的阶层垄断。当然也有亚洲的,主要是韩国越南印度等等。

最让我欣慰的是日本教育,他们完全学习了美国的快乐教育和素质教育,相当的彻底,相当的成功。成功把日本年青人从当年的昭和男儿,培养成了现在的“平成废物”。快乐教育就是好,素质教育就是高,这能让日本那些废物青年们,身心愉悦的在家里宅着躺平,快快乐乐有素质的断子绝孙!

或许这就是这世界的本质,优胜劣汰,适者生存。只有努力拼抢的动物才配活着,快乐躺平的必须绝后,没资格延续血脉基因,这世界上没那么多的资源。

最后说一句,

应试教育适合绝大多数人,只是不适合天才。素质教育最适合天才,然后只适合富家子弟。而快乐教育呢,未必只适合穷人,但却非常适合立志让孩子不成材的家庭。

仅供参考。

随便买房都能发财的年代过去了,只有选对房、避开坑,才能享受到资产升值红利!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