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资讯

浅谈大学新生迷茫感的心理分析, 找到问题所在

大学阶段与中学阶段在学习方式、管理模式以及人际交往环境等诸方面存在很大差异,对人格发育还不成熟的大学新生来说,适应大学生活新模式是人生中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

入学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足

大学新生入学教育是各高校为了帮助学生了解学校和所学专业、完成角色转变、迅速适应大学生活、确立阶段性学习目标,在教育内容上普遍涉及了理想信念教育、校史校规、专业介绍、心理健康、资助管理等,在方式上采用讲座和班会的形式进行,针对个体的教育基本没有。

入学教育一般安排在新生入学后两周之内,知识点繁多,大水漫灌,学生往往只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或者迷惑的内容吸收,导致入学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

大学新生自我同一性还未形成

对于大学新生来说,“我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人生的价值如何实现”以及“我认为的自己和别人眼中的我是否一致”等问题的探索才刚刚起步。对于自己大学生这一角色认识还不够明确,没能够从心理上真正接纳自己大学生的角色,缺乏对这一角色的全面认知。

同时,在生活和人际交往方面,高中时期,很多父母教育孩子“只要把学习搞好就行了,其他的不用操心”,越俎代庖替孩子打理生活和人际关系。进入大学之后,部分学生面临很多人生第一次,不知道该如何处理,存在焦虑、紧张和委屈情绪,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他们对适应大学生活存在排斥心理。

学业规划模糊,自主学习动力不足

大学新生普遍存在对专业顾名思义,对专业的培养目标、就业去向一知半解。同时大学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自主学习提出了更高要求,但新生未形成与之匹配的新的学习方法。

进入大学,课程安排较之高中时期比较宽松,学生有很多的自由时间,但很多大学生苦于不知道该干什么,对于每天、每周以及每个学期缺乏规划,很多时候沉迷于网络游戏、刷手机网页等,同时又感叹于时间流逝没有什么收获。很多学生会出现想努力奋斗,但不知如何下手,动力不足的问题。

结语

大学新生进入校园后,面对新的环境、新的人际关系和与高中阶段完全不同的教学运行管理方式,很多人出现了焦虑、烦躁、无聊、无意义感等情况,这往往会让大学新生产生迷茫,甚至对“上大学”这一选择表示怀疑,从而导致对大学生活的不适应,影响到大学新生的身心健康与成长成才。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