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资讯

不许学生带食品进学校, 是出于安全考虑吗?

最近,网络上出现了一个事件——两中学生连喝11瓶奶,事发地是达州外国语学校,该校不准带牛奶入校,此事件引发网民炮轰。值得一提的是该事件也惊动了当地的教育相关部门,而且对学校的校长进行了约谈。

不仅如此,有媒体曝出,该校校长拥有庞大的“产业”,除了学校外,还有酒厂、文旅集团、农业公司,以及砂石场等,共15家公司。而因为这个原因更是让这个校长成为了网友批评的对象。

那么,学校为什么不让学生带吃的进入学校呢?

或许,有人可能会说这是学校出于对学生安全考虑,毕竟学生在学校就要对自己的学生负责,而且如果引发饮食安全问题,也并非是小事。况且其他学生能够遵守,为什么就极个别同学不能遵守呢?

实际上,在过去的岁月中,一些70后,甚至80后可能经历过带干粮进入学校的经历。

过去,我们国家的经济不够发达,尤其是一些偏远地区,孩子上学可能会或多或少带一些干粮。当时的学校,也未曾考虑过这样做,会带来什么安全隐患吧。相反,这些年,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了,学校的规定也开始丰富了起来,以至于一些学校禁止孩子从校外带东西吃。

或许,出于安全无可厚非,但是不能以“安全”为由,剥夺学生的选择权利。

曾经还有媒体报道,有些学校不允许孩子点外卖吃,甚至将外卖丢入垃圾桶的现象。或许,学校发生的个例,可以说是学生的问题,但是不是个人,学校就该反思。应该说,外卖不进校园与这次达州外国语学校发生的事情,有着类似的地方。不过,让一些人很难理解的是明明有经验教训,但是为什么有些学校却不吸取教训?

有人曾怀疑可能是为了照顾学校的小卖部,而这也是一些人会对校长名校拥有多少公司进行调查的原因。实际上,有些学校校长并非是编制内,因此少有政策约束。

换句话来说,这样的行为成为了个人行为,在合法内,就不该受到指责。至于是否因为小卖部的原因,也应该保持理智,而不是没有证据的猜测,毕竟一些学校之所以将外来食品拒之门外,更多考虑地是孩子的饮食安全问题。

如此看来,到底应不应该让孩子带入外来食品?

其实,这个问题并没有那么难回答。实际上,学校顾虑孩子的饮食安全,本身也没有什么值得指责的。

只是,我们也应该看到一点,孩子选择吃什么、愿意吃什么,其实也是孩子的一种权利,只要法律没有禁止的,学校也应该给予支持,而不是担心“出现问题”,犯了“因噎废食”的错误。

除此之外,还有一点需要学校的领导层反思,尽管学校的管理方面,学校占据了绝对权利,但是学生作为中国的公民,也享有公民的权利,学校也不该成为某一部分人的一亩三分地。

甚至有些规定,也应该听听学生的意见。

同时,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给孩子传递敢于担当责任的价值观,而不是因为某些责任,不断地规定,这个不行,那个也不行。可能有些问题,也是学校无意中放大了问题的后果,才产生了一系列“不合理的规定”。

回顾教育的初心,是要培养人格健全的孩子,而不是“听话的孩子”,那么作为校方,也应该学会尊重学生,至少让孩子认可一些规定,以免这种尴尬的事情再次发生。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