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资讯

3个英籍华人虎妈教育实录: “如果中国经济第一, 我会改回国籍”

强者不仅具有话语权,还会让别人当作行为的准则和标杆。

“中国式教育能让人感受到能量和动力,我认为这能让他们更好地应对未来。”一对英国夫妇在纪录片《英国的华人虎妈》这样赞誉中国式教育。

曾几何时,提到“中国式教育”,人们想到的还是“枯燥的应试教育”“抹杀孩子创造力”,如今风向却慢慢发生了变化。

2011年,《虎妈战歌》的作者蔡美儿就曾在书中骄傲地表明:在中西教育观念大碰撞之中,“中国式的教育理念大获全胜”。

争论的声音必然会出现,这无可厚非,让西方国家措手不及的是,“中国式教育”的成功案例呈碾压式展现在他们面前——不仅在中国,还在华人华侨在海外组成的众多家庭之中。

在英国践行的“中国式教育”

关于孩子的梦想,母亲希望他可以成为一名医生,收入高又体面,父亲则将选择的空间留给孩子,即便是做一名“清洁工”,他也可以欣然接受。

纪录片《英国的华人虎妈》中6岁男孩马修的父母,以及3岁女孩朱丽叶的父母都曾有过类似的争论。

夫妻教育观念相悖并不少见,“虎妈猫爸”的组合出现在中国的很多家庭当中,特殊的是这样的情况发生在以“快乐教育”著称的西方国家,三个家庭当中妻子为“侨一代”。

认同西方生活理念,是中国人选择侨居的原因之一,却没想到她们在育儿理念上却并没有“入乡随俗”。

“钢琴妈妈”薇薇安有一儿一女,儿子南森10岁,女儿娜塔莉6岁,为了他们可以同时学习钢琴和小提琴,母亲为他们制作的时间表刚好相反。

马修的妈妈同样为他制作了时间表,包括钢琴、中文写作、阅读、英文拼写等被安排得很慢。

周末的时间被划分成了三大块:一、做礼拜,二、数学、公文式考试、中文学校课程,三、园艺、踢足球等生活娱乐活动。

台湾妈妈的女儿朱丽叶如今还不到3岁,便已被严格要求完成学习任务,也是妈妈中希望孩子“成为牙医”中的一位。

在她们口中,我们听不到很多“西化”口吻,西方人讲究的“给孩子”空间也未曾体现半分,弹幕中不少中国家长都会觉得她们“控制欲太强”,很显然,她们所采取的是纯中式教育。

“中国式教育”征服全球

不出所料,几个孩子都会时不时地发出抱怨,南森会在坐车时抱怨疲惫,“睡觉是最舒服的时刻”;马修会说“想要第一名的不是自己,而是妈妈,他想要第二名”……

当略感压抑的教育氛围进行到片尾,结果却是几个孩子异常的出色。

南森小小年纪钢琴已经6级,还获得了伊顿学校的录取资格;马修在测试中获得了第一名;朱丽叶也已被名校录取。

中国教育的最终结局,往往都是“成功”。

英国教育部对7岁、11岁以及14岁少数族裔儿童的全国统考成绩的详细分析表明“任何年龄段的华裔学生在任何学科成绩都是最好的”。

当然,这同样包括英国白人,华裔学生甚至在英语课程上成绩也超过了白人,83%的华裔学生达到了所需的标准,印度裔学生和英国白人学生的达标率分别为78%和75%。

从19世纪后期,西方国家的教育制度和理念成为了中国有识之士拿来变革中国教育的武器,却终究只影响了皮毛,却发现原有的“中国式”教育却来越好用。

学生时代努力刻苦的孩子,最终考上了一本名校,前途不可限量。

年少长时间练习绘画乐器的孩子,长大之后即使不从事艺术工作,拥有一技之长也会令同龄人羡慕不已。

努力的人往往会习惯于奔跑的状态,一味地把“自由”给心智尚未成熟的孩子,他们能做的只是在此眼界之内的判断,又何谈找到自己向往的生活方式?

也是这样成功案例的堆叠使得英国等西欧人开始对“中国式”教育另眼相看。

这里有一点起着关键性因素,曾经被疯狂吐槽的中式“应试教育”实际上本身就“流行”于全世界。

英国家长再告诉孩子,你是多么自由,他们也是以试卷来评判成绩,也有A、B、C标准,以成绩选拔人才实则必然,不然要用什么样的方法来选拔人才?

国家决定起点

除了“中国式教育”本身的成功给西方国家“上了一课”以外,获得他们的认可,靠的更是背后一个国家的强大。

犹太人最为聪明,但犹太人最终被赶尽杀绝,只因为强者制定的才叫真正的规则。

纪录片当中,三个家庭均可称得上是中产阶级以上的家庭,拥有独栋别墅和汽车,家中便备着钢琴、小提琴等昂贵的乐器,支付着多个兴趣班的费用。

然而马修的父母却仅仅是两名会计,台湾妈妈是一名设备管理顾问,她的先生职业是一名园丁。

这便是在英国这个发达国家当中,普通人便能享有的生活,和他们相同职业的人,在中国又需要付出多少努力,才能最终摆脱“普通职工”,进阶管理层,从而获得这样的生活?

这就不难理解,台湾妈妈的先生作为一名园丁,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依旧能够说出“希望孩子去做他们喜欢做的事”。

这几位华人“虎妈”在英国看似做着极为寻常的工作,她们本身为了这份生活要付出的努力却多得多。

马修妈妈是八九十年代暨南大学的高才生,她的丈夫只上了一年制的会计学,直言自己“并不用功,也过得挺好”。

台湾妈妈则是同时代的硕士研究生,他的丈夫曾表示自己“小时候都不写作业”。

这是国家的发展带给曾经的中国人的影响,要想获得更多,只能更拼更努力。

勤劳上进的中华儿女

发展本身却是动态的,全力奔跑自是可以加快收获成功。

英国教育部的数据中,不仅由现有的成绩,还有可以代表进步与否的“增幅”。

华裔学生不仅获得5个最高等级分,增幅还达到了4.7%,同样位列第一,紧随其后的是加勒比族裔学生、黑人学生、巴基斯坦学生、印度学生以及孟加拉学生,英国白人增幅仅有1.8%,增幅最小。

正如马修妈妈所言:“我们是中国人,我们必须是最棒的”,勤劳、勇敢、上进、能吃苦,这些优良品质是刻在中国人骨子里的。

这是触底反弹的民族才会有的爆发力,不仅体现在中国的教育问题上,还体现在人生追求上。

欧美各国则少了些“疼痛”带来的驱动力,过分周全的“社会福利制度”让全体国民趋于懒散,“快乐教育”的背后,是忧患意识的缺失,一切不过是披着“人权”的外衣,过度享受着此前所得的丰硕成果。

“快乐教育”中最为“动人”的一点,也是让“中式教育”备受争议的一点为“大人不能剥夺孩子一生当中四分之一的童年快乐时光”, “中国式教育”不够人道。

可正如“钢琴妈妈”薇薇安所说,孩子所能认知到的例如“看电视”这种消遣方式,又何尝是真正的快乐?

纪录片中,几位“虎妈”也曾提到她们童年的枯燥,也曾默默反抗过,但在她们成才,通过努力得到想要的生活后,她们也在用同等的方式对待着她们的孩子,这是长大后才能体会到的好处。

或许,在中国这个泱泱大国,携着14亿人口,同心协力发展为发达国家之时,我们的子孙后代也可以过着同样安逸的生活。

中国建设靠人民

这里需要强调的则是“同心协力”,我们所要前行的路途还很漫长,如今能够在国际上抬起头来,与全体国人的努力密不可分。

不过,国人却并不等同于“华人”。

或许是如今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让海外华人的民族自豪感提升,面对镜头,我们能够体会到三位虎妈内心对于“我(曾经)是中国人十分骄傲”。

马修妈妈的一句话却引起了国人的反感:“如果中国经济第一,我会改回国籍”。

这句话不免有些世态炎凉的味道,上文提到,如今的中国靠的是国人的建设,未来的中国靠的是如今受着“中国式教育”的中国少年的努力和拼搏。

作为中国培养出的高才生,三位“虎妈”离国之际,也是现代中国建设,急需人才之时。

就像当初如果邓稼先没有拒绝美国,他的经济条件与生活品质一定会大大提升,远超国内。

同样的,他也会失去某种珍贵的东西,“两弹元勋”这份至高荣誉会远离他,他也不会被记录在中国的历史之中。

三位“虎妈”又何尝不是失去了同样的东西?

马修妈妈在她的工作地点进行拍摄时,对记者曾表明自己也喜欢写作,也曾有过做记者或者作家的梦想。

可从她1993年来到牙科诊所,便一直从事到如今,她在原工作岗位28年的时间。

足够富足的生活,让她丧失了继续前进的步伐,将发光发热的梦想附加在孩子身上。

留在祖国搞建设,相信她们如今通过拼搏也会拥有一份光辉的事业,少了这样一份无私,便注定她们不应理所应当地享受这一切。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