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发布了一份重要文件,文件指出,到十四五时期结束阶段,将保持技校生规模在360万人以上,这是怎样的概念?这体现了国家对专业技术性人才的高度重视,相信不久以后技校生毕业后的工作待遇也会随之增长,文件规划还明确:到十四五时期结束阶段,面向企业职工和就业重点群体的开展职业培训将达到2000万人次以上,这更加让我们体会到国家这次对这方面的重视程度。
就我看来,这规划的提出是一个绝佳的主意。这个主意的意义长远,前瞻性极强,不仅仅在于培养职业技工人才,还有更加重大的意义。我们中华民族一直以来有一句经典的话叫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这样的封建老思想,在某种程度上总会使社会上人才培养的类型更加僵硬。放眼当今全社会,各家各户心里头都有一个想法,就是把孩子送去上好大学。这样的思想观念导致许多家庭都培养出了大学生,但大学生的受教育水平却参差不齐,比方说有些大学生一心扑在科研上,将报效党和国家为己任,大学生活被规划的圆圆满满,将来他们逐渐步入社会,也能够容易生存下去。反观一些由跟风心理而培育出的大学生,他们中绝大部分大学四年浑浑噩噩,学习采取放任政策,得过且过,更别提能有什么专项的技能,这样看来反倒不如提前想好人生道路,早早决定去上职校,并且学到一项专项技能的人了。
因此现如今我们社会想要继续不断发展,就得改变这种大学比什么都好的过时观点,给每个人一个发挥自身优势和价值的途径,每个人在社会上的价值都是独特且能够巨大,即使有些人可能因为从小对学习不上心,导致在基础学科学习上水平低下,但他们仍然着手一些职业专项技能的学习,并且能有所成就,从而在社会有一席之地。回头来看人社部提出的未来规划,能够将职业人才规模扩大,技工职业培训体系更加完善,具有前瞻性和长远性,规划提出本来也是在创新的基础上。
龚自珍有句诗和这一规划遥相呼应: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创新是社会发展的源动力,只有敢于取舍,正面迎击问题症结所在,就如这项规划,扩大专科规模的同时本科大学生质量也会跟着提高。总有些人会在学业上不能达到社会所需要的水平,但这不能用来完全性地评价一个人,因此,人社部提出的规划意义悠远重大,能够为教育行业带来更广阔的视野。
规划的提出意义也远远不止于此,这项规划的提出甚至会促进专本同等化的进程,试想专本不分贵贱,社会必将更加公平,上班族歧视工人这样的鄙视链也会成为往事。国家需要先进的科技人才是没错,但是有些人从某些角度出发更适合去做基层建设,做一些接地气的,为国家踏踏实实做贡献的工作。优秀人才的培养从来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谁又能说只有研究科学的人是人才呢?社会培养人才的初衷是促进经济的发展,但是社会需求现在又瞄准了那些有专项技能的人,那不就是说说技工人员也是人才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