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工资待遇问题一直都是老师们关心热点话题。长期以来,老师们的工资层次,都是由职称等级的高低决定的,在同等条件下,职称越高,老师的工资水平也就越高,一般来讲,在基层一线工作的教师都知道,教龄时间越长,职称越有可能晋升,也就是说,在基层学校里高级职称的老师,大致是这两类,一是学校管理层的老师,他们有天时地利的优势,在很多业绩条件方面,和其他老师比起来,他们的机会更多更方便;二是教龄相对较长的老教师,这些老教师大都是学校的一些资深教师,通过多年的努力工作和业绩积累,早就满足了晋升高级职称的条件。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教育新形势的变化,很多老师认为,传统的工资分配制度也逐渐显露出了一些弊端,特别是年轻老师,由于他们参加工作时间较晚,这些年轻老师的职称普遍较低,即便是他们的工作量和课时量很大,但是,这些都不是影响工资核算的因素,所以,他们的工资水平普遍较低,他们偶尔也会对自己的尴尬工资有所吐槽,而和本校的老教师相比,总是觉得自己的工作量与所得报酬不成正比,而有些老教师在评上高级职称以后,他们当中有部分老师选择了躺平的状态,工作中课时量不多,但是,工资水平要比年轻老师高很多。
就像有些老师说的那样,教师工资应按教学成绩课时量发放,而不是依据教龄和职称,他们认为,根据教龄和职称来发放工资,存在一定的短板,主要问题是,教龄时间长、职称等级高,由于种种原因,他们有的要么已经脱离了教学一线,要么做一些教学辅助工作,给年轻教师并没有带来积极作用,甚至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而用教学成绩和课时量为主要依据,这主要是客观因素,成绩排名靠前,自己的业务方面取得了优异成绩,就应该获得较高的劳动报酬,课时量多、工作量大,为学校的教育教学多做了工作,也理应得到高工资,无论什么情况下,这种分配方法都是可以理解的。
也有另外一些老师认为,即便是按照教学成绩和课时量作为发放工资的标准,也同样会有不合理或者不平衡的情况,比如,大家都教同样的学科,不同的学校,甚至不同的班级,生源质量也不一样,同样的考试题,县城学校的学生平均分能达到八十分,而农村学校的平均成绩就有可能不及格,同一个学校班级不同,道理也是一样的,所以,单一靠所谓的教学成绩来衡量,也同样是有一定的片面性的;如果以课时量为依据,在实际工作中,也会出现个别的特殊情况,像体音美之类的科目,无论是教学方法方面还是课程设置方面,与语文数学英语等科目,在工作安排上,都会存在差异。
因此,关于教师的工资发放标准问题,不管是传统的职称因素,还是有些老师建议的教学成绩和课时量因素,都不可能做得面面俱到,工资的分配方案只是一个指导标准,而在实际工作中,要面对的是很多的不同老师,这里面有年轻教师和老教师的差异,也有生源质量、不同学科等方面差异,作为老师,我们只有按照相关规范,高质量地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不断地积累自己的各项成长因子,持续地丰富自己、提升自己,才能真正地体现出我们的职业价值,也才能获得应有的成就感与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