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这个阶段,基本上都是大一新生怀疑人生的时候。
因为入学几个月以来,宽松的管理、低压的学业,让不少人都信了高中班主任的那句话:上了大学就好了。
其实当年我也是这样,在上学这条路上是一路地“记吃不记打”,虽然吃的差点,住的差点,但玩得是真好。
只要你别去挑战《刑法》,那几乎就没人管你。
所以大一刚过了两个月,我还发自肺腑地跟父母说“上大学真好”。
然而,年轻人终归是会为自己的青涩付出代价的。
当期末考试快要来临的时候我才发现,原来高中老师当年那么说,只是“忽悠”我们好好学习。
反而是大学老师那句灵魂拷问“谁告诉你上了大学就好了”,才是大学的真谛。
跪下去也学不会
在大学里,文科和理工科的期末考试复习,几乎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画风,
我们先说理工科。
学理工科的最大特点,就是“零基础自学成才”,因为从物理到化学,跟高中学的简直就不像是同一个学科。
高中时明明是理想状态下的力学计算,大学里到处都是“不理想状态”;而高中时明明是沉淀的物质,大学却要让你研究沉淀以外的部分。
学久了之后你都会怀疑,高中到底是不是为大学打基础的。
不过,如果只是单纯的难度难度大,那其实还能忍,因为就算是“吃书”,多少也能理解那么一点。
但是“吃书”它需要时间啊,大学里哪一门课的内容,都够在高中里面学到高六的,压根就没那么多时间去把整本书吃透。
所以只能大概地看,大概地学,最后大概地考不过…
讲到这可能有人会说,要是平时上课时好好听讲的话,也不至于期末考试时连个佛脚都不知道往哪抱吧。
要我说,这还真至于!
因为大学里的老师,就像是普遍对高中学习大纲有什么误解似的,总觉得书里的知识高中都讲过,于是就开始跳着讲。
就这么跳着跳着,一节课的时间,半本书就给跳没了,恍惚中,我都不知道自己填志愿的时候,是不是报得太高了…
总得来看,理工科的期末复习,不是自习就是预习,反正跟上课没多大关系,至少,跟老师是关系不大。
所以那一复习起来,大伙基本上不是在精卫填海,就是在女娲补天。
相比之下,文科生的复习状态要稍微好一点,因为大部分的文科类专业,课程数量相对少一点。
不过要论难度的话,其实也不算太低。
文科生要面对的第一道坎,就是大多数人相对更不擅长的《高等数学》。
高数在大学里是个什么样的存在?这么说吧,要是没学过高等数学的话,你都不知道之前学数学的自己,有多“低等”。
要是再碰上那些需要学高数A,概率论、线性代数的“文科叛变”类专业,基本上这一本书,就够啃上两个月的了。
但仅仅是这样就够了么?显然不是。
文科类专业在大学里的一个特点,是背诵量大、主观性强,而且还不能像高中时那样,扯不上硬扯也能混点分。
尤其是像哲学这种专业,万一洋洋洒洒地写完后把老师给得罪了,那就等于是连卷面分带平时分,全玩完了。
所以,大学里的专业虽然难度有高有低,但基本上都是跪着都学不会,想顺利地通过期末考试,只有好好复习这么一条路。
可在大学里,又有多少人能真正地去好好复习呢?
站起来就不想学
期末考试的压力虽然大,但大学里宽松的环境,是真的想让人得过且过。
当你“跪着”学也学不会的时候,总会想站起来四处看看,缓解一下焦躁的心情。
但这一站,就经常容易站出来问题。
因为当你从书中跳出来之后,会发现书外面的世界是格外的美好,无论是去操场打个球,还是去校外逛个街,哪怕就是回宿舍里躺着,也比复习期末考试要舒服得多。
这样的舒服来得容易吗?太容易了!
因为大学里对你约束力最强的,不是老师,也不是辅导员,更不是班主任,而是宿管阿姨。
但宿管阿姨又不管你挂不挂科,所以只要你想,就可以随时随地地享受生活。
所以很多人复习期末考试时的一种常态,就是“拖”,然后把希望寄托于突然有一天自己开窍了,瞬间理解了书中的内容。
而在网上,“让大学生走出自习室的理由”排行中,最高赞的回答,也成了“手机没电了”。
大学,大家自己学
不想复习,复习了也学不会,这是不少大学生期末考试前的常态。
以至于当大伙考完了试之后,那些常年研究尖端技术、前沿科技的阅卷老师们,还得用小学五年级上册的二元一次方程,去给不少人算平时分,凑够及格线。
有时候我常在想,这是大学里的老师没有教学考核,所以没人负责了吗。
后来走到社会上才发现,原来这并不是他们不负责,而是在用这种看似宽松的方式,在二次筛选那些能在宽松的环境下,依然保持自律的学生。
这听上去似乎挺残酷,但实际上这正是每个人成年之后的常态。
尤其是走到了工作岗位上后,不仅不会像在大学里高低有个人教你,告诉你应该往哪个方向学,可能连希望你能把本职工作干好的人,都不会太多。
所以,即便大学就是像大伙调侃的“大家自己学”那样,也没必要真去抱怨。
毕竟能在一条路上走得更远的,永远是那些懂得自律,能够保持学习习惯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