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不公开成绩和排名即可, 采用等级制可能让学生患有“中考恐惧症”

这个学期已近尾声,这也意味着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即将迎来“双减”政策实施后的第一个寒假。义务教育学校已经或正在或将要进行期末考试了,按照相关规定,除了小学一二年级学生不举行书面期末考试外,其他所有义务教育阶段学生都会进行期末检测考试。

去年7月份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明确规定不得有考试排名等行为,考试成绩呈现实行等级制以坚决克服唯分数的倾向。已于去年9月1日起施行的《未成年人学校保护规定》也是禁止学校和教师公开学生的考试成绩和排名。

这样做的出发点当然是保护学生隐私和自尊心、减少攀比、避免歧视,缓解应试压力。很多学校已经按照要求将学生期末考试成绩根据约定俗成的标准转化成等级制,用A、B、C、D或优秀、良好、合格、待合格四个等级代替原先的卷面分数。

虽然也要求学校要采取措施以便利家长知道学生的成绩等学业信息,但这样一来,等级制也就失去了意义。实际上,只要规定考试结果不公布,不排名,不在各类家长群传播并以适当方式告知学生和家长即可,这样也能很好地起到保护的作用,再说了,就算是等级制也不可能所有学生都是同一个等级,也有差异。

更为关键的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从小学开始一直到中考结束前的九年时间内所有的考试成绩都是以等级制呈现,学生就会逐渐适应这种等级制的抽象反馈方式并习以为常,等到最终仍是以具体分数呈现的中考成绩出来后,就可能会出现很多意想不到的状况,采用等级制可能让学生患有“中考恐惧症”。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