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资讯

给学生上课、为学生做饭、帮学生搓澡,40岁一贫如洗,他图什么?

2020年,一则小女孩为“校长爷爷”拔白发的视频爆红于网络,视频中,一名满头白发的男子歪着头,慈爱地望着小女孩,而小女孩则小心翼翼的为他拔掉白发。

温情的画面之外,更让人震撼的是,这名满头白发的男子竟是一名“80后”,然而他斑白的双鬓,褶皱的皮肤,让人很难相信这个事实。

而这名“校长爷爷”,正是现任河南省周口市太康县清集镇二郎庙小学校长,“感动中原”年度人物:张鹏程。

带着疑惑,记者来到了河南省太康县,在二郎庙小学找到了这名“校长爷爷”。他热情地接待了记者,与外表的苍老不符的是,他的声音和状态仍然是小伙子的模样,这让记者不禁惊讶道:

“你真是82年的?”,张鹏程有些羞涩地点点头,在记者的追问下,他只笑着说:“午饭时间到了,先跟我们来食堂吧。”

记者跟着张鹏程,望见他发白的裤腿有些不自然地短了一截,察觉到记者的目光,这名开朗的年轻人笑着主动解释道:“这是我妻子前几年给我儿子买的,尺码不合适,我‘捡’了个便宜。”

一行人来到餐厅,打好饭,坐了下来。这时,张鹏程注意到,隔壁的小女孩正偷偷地将鸡腿装进塑料袋里。

“妞妞,干啥咧?”张鹏程正色道,女孩小声说道:“带回去给俺妈吃。”

张鹏程慈爱的拍了拍女孩的头,将自己的鸡腿熟练的夹到了女孩碗里,大口大口的吃着白米饭,随后,这名“校长爷爷”身上的故事,开始徐徐讲述。

一:理想

出生于1982年的张鹏程,虽然两鬓斑白,但是是一名确确实实的“80后”。他在民办乡村教师家庭中长大,幼时,父母由于忙于工作,无暇照顾他,便常拉着他的小手,把他带到学校,将他安顿在教室后的小板凳上。

当时的校舍十分破旧,张鹏程的头顶经常被脱落的墙皮搞得头发灰突突的,尤其到了雨天,整个屋顶零零星星落下雨点,闷闷的教室中散发着潮湿气味。

然而即使环境恶劣,大山里的教室中,仍然风雨无阻地传出朗朗的读书声,不因任何外界的影响而中止,这在张鹏程心目中,留下了极深的印象。

穿着破旧衣服的老师、学生,高矮不一的课桌,大家眼睛里对于知识的渴望而绽放的光芒,是张鹏程对于“学校”产生神圣信仰的来源。

而他的父亲,日复一日地奔波在这座大山里的小小校舍之中,贡献了自己的一生。

张鹏程望着父亲青春的面庞,逐渐爬上了皱纹;乌黑茂密的头发,逐渐爬上了白丝,但父亲的心态却永远如年轻时一样,对于教育事业怀抱着热忱,耳濡目染之下,张鹏程在心中也种下了成为教师的梦想。

经过多年寒窗苦读,张鹏程成功就读河南省华西师范专科学校,2001年,毕业。

同年,他如愿以偿入职二郎庙小学,成为了一名他梦寐以求的老师。

然而初入社会的张鹏程却第一次意识到了现实的残酷。

代课老师第一个月的工资,竟只有100元。而这100元,不仅要维持一个大小伙子一个月的开销,还经常被一头热血的张鹏程用以补贴吃不饱的孩子,而产生的额外支出,他只能向家中求援。

然而父母的乡村教师退休金,根本不足以支撑他的生活,甚至他的年龄,已经意味着需要他这个男子汉去照顾已经年迈的父母。

尤其到了逢年过节,同乡的同龄人都提着大包小包的礼品去探望父母,言谈举止之间,对方的淡然自若,与一无所有、捉襟见肘的自己产生了极大的反差。该怎样抉择?张鹏程苦苦思索了很久,最终,他决定放弃梦想,先承担起家庭的责任。

他忍痛辞掉了二郎庙小学的教师职务,独自一人南上打工。他需要物质生活来保障家人的生活,这是现实教给他的第一课。

没有背景和人脉的乡村小伙子,初入大城市打工,其中的辛苦自是难以尽述,经过屡屡的碰壁,张鹏程最终在浙江的一家食品厂安顿了下来,找到了适合自己的职位。

厂子里难得来文化人,再加上他的脑子灵活,执行力强,人缘又好,很快便从普通工人晋升到管理层。即便如此,张鹏程也没有一丝懈怠,他将厂子当成自己的家来维护和建设,手下管着几百个跟他差不多年纪的工人。

优秀的人总是不缺乏欣赏的目光。与此同时,他人生中那个姑娘也出现了,一个叫田丽歌的许昌姑娘与他结婚生子。

此时,经过几年打拼的张鹏程,一年可以挣好几万,在2000年初,这已经是一笔非常可观的数字。不仅可以养小家,也将双方父母照顾得非常不错。

在旁人眼里,张鹏程对自己的生活非常满意,他已经让每一个需要他的人过上了不错的生活,他承担起了自己的责任。生活似乎就这样望见了曙光,从此安定了下来。

然而只有他自己知道,心中有一道隐隐的坎还没有翻过去,他对自己结束教书育人的梦想始终抱有遗憾,而这解不开的遗憾也终会破土而出。

而这颗种子破土而出的契机也是一种偶然的催化。或许是偶然,或许是命中注定。

一次过节,张鹏程与妻子回父母家探亲时,正逢大雨天,村子里的留守孩子正在爷爷奶奶的护送下去另一个村子里上学。爷爷奶奶年迈、雨天路滑、路程远带来的心急,于是多种因素之下,爷孙脚底一滑,摔作一团,老人的呻吟,孩子的哭声,都深深刺痛了张鹏程的心。

他忽然想到:我是不是也能在村子里办个学校?

这个想法转瞬即逝,他也没有预料到,这个想法即将在未来成真。

机会来得很快,在2012年,家乡开始招聘教师,消息传来之后,张鹏程感觉到胸腔里有股火在烧,似乎有一股力量驱动着他,他立刻报了名。

妻子难以理解,她觉得生活已经安定了下来,何必再起波澜?但在张鹏程眼中,正是因为事业安定,他已经承担起了自己的责任,此时正是实现梦想的时机。

他并没有预料到,前方的困难会超出他的想象。他只知道眼前的此刻,他不想再浪费任何时间,他要重回讲台,用粉刺书写自己心中的执念。

他不愿再辜负自己心中的理想。

张鹏程是个既然决定一件事,便不是玩玩的性格,他确实很快地辞掉了工作、关掉了和妻子经营的小餐馆,加入家乡的教育建设,成为了一名乡村教师。

相比于其他乡村教师,大城市里生活的阅历、高级管理人员的经验、专业院校毕业的教师素质,张鹏程的个人素质极高。而且不仅能熟练地使用电脑和多媒体,各种办公软件也是手到拈来。乡村学校的建设,张鹏程的加入几乎可以用:“如虎添翼”来形容。

因此,张鹏程多次受到了当地教育机构的表彰,后来,更是推荐他在两个乡村小学中轮流担任校长一职,只为了最大程度的发挥他的才华。

二:困局

日子就这样过着,直到2018年,二郎庙小学遭遇了空前的危机:

由于生源不足,只有30名学生前来报道。更祸不单行的是,因为教育设备和教学楼过于陈旧,屋顶就像张鹏程的幼时那样,经常漏水、掉墙灰,过去的危机又摆在了张鹏程面前,这一次,他不再是教室墙角那个等着父亲下课的幼童。

这一次,责任落到了他的肩膀上,轮到他来解决这些问题。

与此同时,还面临着教师短缺的局面。

种种困难,像大山一样,压得张鹏程透不过气来。更雪上加霜的是,上级迫于无奈,想要取缔二郎庙小学,收到消息的张鹏程焦急不已,不能接受母校就此消失的他,再三请命保留二郎庙小学,他愿意留在这儿当校长,兼任老师。

最终,在他的努力下,二郎庙小学保留了下来。

超出常人预料的是,张鹏程改革的重点并没有放在学生招生和教师招聘上,而是将目光放在了教学楼的整改问题上。他的目标是完完整整地建设好一个读书育人的学校,既然责任落在了他肩上,基础必须重新打好。

而校园安全则是重中之重。

张鹏程是个好校长,但他对工程改造却是一窍不通,原以为校舍翻新改造、建立安全校园,只需要一两万就足够的他,渐渐发现五六万、十几万往工程款里砸,也有些遥遥无期,更要命的是,等不及政府的专项基金审批的他,动用的是自家的钱包。

他不敢告诉妻子,然而钱越花越多,甚至自己家重建房子的钱都拿了出来。

最终,纸包不住火,妻子发现了一切,也知道了事情的严重性,她心疼多年打拼的“老底”被用于他处,但也明白丈夫对于学校建设的殷切盼望,于是,又是一声叹息,并未多加阻拦。

她望着自己家银行存折的余额数字越发减少,但学校渐渐有了楼顶的上铺防雨层,张鹏程幼时教室漏雨、到处潮湿熏天的局面解决了;

乡村学校取不到干净的水源,50米的水管接好了,师生们随时可以喝到干净的水;学校里斑驳的墙壁被整体粉刷得干净美观;操场外多年积水的路面被翻新硬化。

一个干净、安全的小学出现在众人面前。

望见这个新学校,众人交口称赞,张鹏程也笑得像个孩子,但只有一旁的妻子田丽歌知道,其中隐藏了夫妻俩多少的血汗。但看见丈夫的模样,她什么都没有说,她明白丈夫。

也只有夫妻俩知道,学校整修远远超出了夫妻俩的积蓄,其中的14万元,是夫妻俩刷信用卡支付的。

危机也在这时向他们袭来。

校舍虽然建好了,但是还款日也如约而至。沉浸在喜悦感中的张鹏程被银行的催款短信和电话压得喘不过气,有时借无可借,银行的钱怎么也没有办法还上,他一个七尺男儿,愁得眼泪一颗颗往下掉。一夜夜睡不着觉,很短的时间内,年纪轻轻的他,头发变得花白。

妻子也曾哭着问他:“日子过得这么难,你到底图啥?”

他沉默了一下,最终闷闷地对妻子说:“农村这些孩子,没有我,谁又陪他们呢?”

他用自己的血泪,承担起了留守儿童父母无法尽到的责任。

三:破局

也是这份苦难,最终辛苦不会白费,张鹏程不仅重新建设了二郎庙小学,还将原来的30名学生扩招到了150名。

而师资不够的情况下,他更是身兼数职,校长、数学老师、语文老师、体育老师。保育员、保洁员、后勤管理人员。

张鹏程与孩子们情感的建立,也离不开他一个人住在学校,24小时的陪伴。后来,在他的劝说下,同样毕业于师范学校的妻子也留在了学校,当起了孩子们的生活辅导员,张鹏程得到了有力的左膀右臂。

到了夜晚,为了照顾孩子们,张鹏程住进男生宿舍,而妻子田丽歌则住进女生宿舍,夫妻俩被朋友们笑为:“最近的异地恋。”

而太阳升起,他便马不停蹄地上课、打扫校园、冲刷厕所。

甚至连孩子们洗澡的问题他也考虑到了,学校没有条件让每个孩子洗澡,他便自己出钱,跟一家乡村浴池谈包场洗浴,带孩子们洗澡。

为了节省费用,他自己当起了洗澡师傅,30多个男孩由他挨个给搓一遍,手臂常常疼得抬不起来。而他自己的孩子,都没有被自己的父亲洗过澡。对于儿子,他也知道亏欠得太多。

这些留守儿童不仅是他的学生,更是他的孩子。或许是为人父母的同理心,或许是对这些孩子深切的怜爱,张鹏程对待这些孩子,甚至比自己的孩子还要下精力。

不仅是负责学业,连就餐问题,也是张鹏程的负责范围。他深深地知道,这些留守儿童,能吃到最有营养的饭,便是在学校的这一餐,他必须保证营养和健康。然而多张嗷嗷待哺的小嘴,做到又谈何容易!

张鹏程也有应对的法子,他每隔一天便在凌晨三点爬起床,跑去农贸市场,这个时间可以买到最新鲜的蔬菜,同样,也最便宜。当赶完了农贸市场,便又由他一个人处理清洗、烹饪,经常累得腰都直不起来。坐在板凳上,半天都起不来。

然而看着排着队,一脸灿烂笑意的孩子们,听着孩子们的欢声笑语,孩子们会围着他笑着:“张爷爷,饭煮得真好吃!”他的疲劳便仿佛一扫而空。

即使经济困难,他仍然会变着花样的给孩子们更新菜色,虾、鸡翅、火龙果,这些自家餐桌都不经常出现的食物时不时出现在孩子们的餐盘里。

而他的妻子从未因此埋怨过他,她总是装作不知道,每一次餐费不足时,都是丈夫拿着自己的工资去贴补的。谈及丈夫的行为,她总是无奈地笑笑,然后叹口气,便又去忙了。

甚至他还会考虑到这些留守孩子们的心理问题,他不止一次单独对着女孩们说道:“想吃什么,就告诉校长,我给你们买,不要去羡慕其他人。”

这段对话曾经被记者记录下来,记者疑惑地问他为什么会这样说?他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人家都说女儿要富养,长大后才不会被人骗走。”说完自己也笑了起来。

或许在张鹏程的心目中,每一个孩子,都早已是他的“儿子”、“女儿”。

忙碌的学校工作之中,每当张鹏程在教室多逗留一会儿,他便像是美猴王一样,身边的“小猴子”挂满了一身,有的搂着他的胳膊,有的缠着他让他抱,有的摩擦着他的头发,吵着要给他拔掉白发,他疼得呲牙咧嘴,却带着满满慈爱的笑意。

有时,张鹏程要离开学校几天去县里、市里开会,孩子们便拦着他不让走,其他老师会像保镖一样哄着、拦着:“校长过几天就回来了”,再给张鹏程使个眼色,张鹏程几乎“落荒而逃”才能离开这群恋恋不舍的孩子。

四:意义

要问支撑下去的动力是什么,张鹏程自己也说不清楚,但他也渐渐清晰,有时候,“被需要”,是人生最大的意义,在一些无私的人眼中,精神上的丰盈,有时可以胜过物质上的满足。而他自己,便是这一类人。

2017年,根据教育部给出的数据,我国有近300万乡村教师,作为基础教育的脊梁而存在,是改善基础教育贫瘠的希望之光。然而,如此伟大的位置,却在社会地位上默默无闻、经济待遇上两袖清风,双重困境之下,是无数个“张鹏程”的默默坚守。

如今的二郎庙小学,不再是教育部门计划废弃的学校,反而吸引了不少社会筹款继续建设,无数个家庭慕名想要入学。

二郎庙小学的危机解除,张鹏程的理想终于在血泪中实现,或许如今的一切,终对得起他的白发,和无数个外地务工家乡的殷殷期盼。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