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浏览网页,读到一篇文章,内容说近日一位网友反映,自己的学校为了让学生取得好成绩,就在改卷上做起了手脚,尺度放开,前所未有地“放低要求”。比如说,语文试卷作文60分,最低的也要给50分。再比如,只要试卷的题目下只要写了字就给分等等。
60分的作文,最低要给50分,为什么?有网友认为,都是双减惹的祸,双减之后,学校要搞快乐教育,教育质量总是要下降的,学校害怕教育质量落后,引起家长的焦虑,所以这么做。
语文试卷作文60分,最低的也要给50分。再比如,只要试卷的题目下只要写了字就给分,这样的现象,别说双减之后存在,双减之前也是存在的。
本人觉得这和双减没有多大的关系,也不是什么快乐教育惹的祸。而是与我们的评价机制密切相关。
01
记得我上小学和初中的时候,学校也考试,学生成绩也排名,不过考试归考试,排名归排名,但是考试仅限于校内的,成绩排名也仅限于学生之间的排名,班级之间不排名,学校之间也不排名。考试也很简单,老师自己命题,自己制卷,自己监考,自己改卷,自己汇总成绩。学生考试也不插班。总而言之,一切都是自自然然的。
正因为如此,所以很少有人会为此感到焦虑和不安,也很少有人为了考试成绩动别的心思。
02
现在呢,学生的成绩班内要排名,班级之间要排名,学校之间要排名。以考试成绩评优劣,定功过。可是我们的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是很大的,天资智力有差异,学习基础有差异,学习习惯能力也都不一样,把这样一群个体差异很大的孩子放在一起横加对比,本身就是一件很不科学的事情。
既然要拼成成绩,要比成绩,学校自然不敢马虎大意,想尽办法出成绩,想尽办法搞成绩。延长学生学习时间、题海战术就是提高成绩的最为有效的办法。
为了使得成绩评比客观公正,学校的考试形式也发生了变化,试卷统一命制,学生插班考试,单人单桌单行,考号S型编排,改卷流水作业,而且监考改卷相关科任教师都要回避。
学校教育教学唯成绩论,忽视了学生、班级、学校之间的客观差距,实力不如人,办法有的是。本人曾见过这样一个班级,有4个特殊学生,学习基础实在太差,可是考试成绩要评比排名,每次考试前,语文老师都要再三叮嘱作文一定要写字,而且要写满作文纸。
原因是最初一次考试这4个学生的作文一个字也写不出来,作文交了白卷,结果60分的作文得了0分,语文人均成绩比平行班级低了7分,领导发怒,家长不满。于是语文老师不得不在考试前再三叮嘱,作文纸要写了字就得分,写得多分数就高一点。为的就是不能让这几个学生拉了班级的后腿。
总而言之,本人以为,60分的作文,最低要给50分,为什么?原因并不是有的网友所说的双减呀快乐教育呀什么的,根本原因在于无视学生个体、班级、学校之间的差异,唯成绩论,一刀切地横加评比,并以此评优劣,定功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