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同学在学习过程当中都会遇到这样的现象,课堂上老师讲的内容或者是例题。一听就懂,但是课后一做题就会发现不知道从何下手。其实这样现象的发生,不仅仅针对的是数学的科目,对于其他科目的学习也是普遍存在的。造成这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同学们在听课的过程当中,都把注意力放在了解题的过程以及得到最后答案的表面现象,而没能真正地去深入或者是掌握形成这一解题过程的思路,该如何进行?这其中的每一个步骤,对于初学的知识点来说都是非常困难的。
所以在上课听课的过程当中,针对典型的例题,我们除了要注重解题的步骤以外,对于每一个解题步骤以及题目分析的过程,一定要弄清楚起来龙去脉,也就相当于掌握了其解题的思路以及知识的运用技巧,这对于课后进行同类型题型的练习,都能起到比较好的指导作用。如果只掌握了解题的技巧和形式上的内容,那么当你重新做同类题型时,会发觉解题的思路或分析的技巧根本不会。
想要解决这一问题,同学们一定要注意以下的几个方面。做好了,那么听课效率或者是数学思维能力至少能上升一个台阶。
首先,听课的内容应关注对题目,对条件的分析,而不是只关注解题的整个过程。
我们都知道要解决一个题目,首先要对题目当中的条件分析以及整合,形成解题思路之后,才能对这个题目所用的方法得出最终的方向。如果这个问题没能得到及时的解决,那就面对题目毫无头绪,没有解题思路,下一步也不知道该怎么做,那基本上就属于解题失败,所以这一关键的步骤是大家在学习当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这对于我们解题至关重要。
其次,课堂上听课的过程当中,一定要注意自己的听课效率,也即老师在讲解解题思路或者是进行题目条件分析的过程当中,一定要注意力集中。特别是关键的步骤该如何进行管转化条件与条件之间的存在哪些重要的联系都是我们关注的重点,只要稍不注意漏掉一个条件的分析,那么整个题目的解题过程还是会出现卡壳的现象。
这个问题在同学们中间也是普遍存在的。听题听一半,觉得自己听懂了,就忙于记笔记,这个过程当中其实还有关键的步骤,还需要集中精力,否则要想完成整个题目的解析,还是存在一定的困难。
第三,课后做题时,先对老师讲解的例题或者是内容进行复习,重新整理思路之后再开始做题。
对讲解的例题进行复述,重新整理思路,相当于把整个解题的思路重新温习一遍。再做相应的习题时,注重条件的分析和之前老师讲解的解题思路和分析的方法进行比对,先模仿老师的分析思路进行分析,相信这部分内容也不是很困难。然后再进行进一步的思路拓展,看在条件的基础之上,按此方法进行分析,能否得到其他的解题方式,这样不仅巩固了已学的内容,而且对于思路的拓展能起到促进作用。
总之,对于一听就懂,一做就错的现象也给同学们课堂学习敲响了警钟,这对于同学们提高学习效率是非常有帮助的。课堂的效率,往往是同学们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部分如果出现问题,那么课后需要更多的时间来进行弥补,何况同学们也没有太多的时间,所以经过不断的累积,会使同学们的学习备受压力,导致学习成绩下降。如果有这样现象的同学,一定要及时的进行纠正,尽快地投入到高效的学习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