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资讯

当家长明白这个道理, “普职分流”就顺利了

有人曾说:好的教育不是教孩子争第一,而是唤醒其内心的种子。

换而言之,教育的目的并非是要争取分数第一,而是要唤醒孩子的“天赋”,认识自我。毕竟,每一个孩子都是不同的,现在的教育要想用一种模式,一种“成功”标准衡量这么多的“不同”,本身就是不科学的。

那么,从这个角度来看,普职分流还是有很大价值的。

然而,对于现在的家长却很难接受。没有一个家长会容易接受自己孩子的“普通”,而且即便是有些家长接受了自己孩子的“普通”,也会不甘心,也会想办法让自己的孩子变得更加“优秀”。这可能也是一些家长为孩子报许多辅导班的原因之一吧。

有人说,家长现在不愿意接受中职教育的原因,是因为中职教育的质量令人担心。的确,当下的中职教育还不能让人满意,很多中职教育并没有很好地培养孩子,甚至浪费了孩子的时间,而且当下孩子一旦上了中职教育,人生可能被定格,缺乏提升的渠道,没有办法选择更好的职业,社会的认可度也不高。

诚然,中职教育不能被接受,有中职教育以及职业教育体系自身发展的弊端。然而,对于家长来说,他们对于孩子的教育也存在问题。

直到现在,还有不少家长期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拿到高分,甚至为了拿高分不惜牺牲周末的时间找老师补课。庆幸的是教育相关部门出台了“双减”政策,从而为孩子学习松绑。作为家长应该认识到孩子的“天赋”,而不是总是逼着孩子“读书”。也许,当家长意识到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那么也就可能理解当下的“唯分数”缺乏科学根据,也就能够理解普职分流的重要性了。

如果从孩子的培养上来看,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这也是为什么学校的评价标准也变得越发多元化,而且孩子学习的晋升渠道也发生了变化,有了本科层次的职业技术大学,如果不如此做出改变,则教育依然很难逃出“唯分数论”的怪圈。

这也就是说,普职分流,其实也是多元教育的开始。

可是,这种有利于孩子培养的教育体系,却被一些网友看成了“阶层分离”手段,这显然是对政策的错误解读。

不得不说,从用工需求来看,国家的产业多样性,分工越发细化,就意味着需要多样性的人才,而人才多数是来源于教育。当下的高等教育单一模式,让许多孩子成为了缺乏技术的本科生,也导致了这些学生毕业后,找工作特别难,就业能力差,甚至有些人也成为“外卖小哥”。

有人将这些现象称为“内卷”,实质上更是教育质量和教育模式的问题。

当孩子读书有了更多的选择,他们可以进入普通高等教育,也可以选择走职业路线,这本身应该是一件好事,毕竟每一个孩子能够在多元的学校中找到自己适合的“成长”之路,这也是教育的一种成功。因此,当家长想明白孩子到底适合干什么,可能会接受普职分流,改变对普通高等教育的盲目追求。

总之,家长与其关注孩子的成绩和学历,倒不如关注孩子的健康和能力。

毕竟,无论是西方,还是东方,不少企业的“开创者”少有成绩第一名。换而言之,对于孩子来说,认清自己的“天赋”,知道自己能够干什么,可能才是最为重要的。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