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需要解决的问题
1.创新成果展示学校办学效果
过去,我们在创新教育中都是把收获创新成果的任务布置在“面”上而不是“点”上,导致很多中小学校做了很多事情效果不好,无法收获、展示学校办学效果。
2.学生创新成果可以考察科研潜质和创新素养基本要素
学生创新成果可以从科研潜质、作品选题、作品水平、研究过程、现场表现五个维度考察科研潜质和创新素养。高等学校校考或现场答辩学生要有科研潜质和创新素养基本要素。这些基本要素包括观察能力的敏锐度,想象能力的丰富度,逻辑思维及推理能力的严谨性,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等。这是招生由大学自主招生即综合评价、多元录取部分。
二、考试制度必须满足测量又有利于发展下列方向的要求
1.特长的发展。特长:特别擅长的技能或特有的工作经验。
2.天赋的发展。天赋:①动词:自然赋予;生来就具备。②名词:天资。
3.兴趣的发展。兴趣。名词:喜好的情绪。兴趣是人们搞定或者接受一件事物的结果,而不是搞定或者接受它们的原因。
4.专注的发展。专注:形容词:专心注意。
5.提取的速率发展。提取的速率与学习者的存储方法有关,是学习技巧而非智力,它可以被教和学习。开发有助于人们改善存储方法使提取更快更准确的技术具有非常光明的前景。
6.灵感的发展。名词:在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等活动中,由于艰苦学习,长期实践,不断积累经验和知识而突然产生的富有创造性的思路。
7.偏才的发展。偏才:在某方面有特殊才能的人才。
8.解决问题进阶的发展。即训练解决问题的三种境界:第一种是只要想出一个方法,就停止思考,尽管可能还有其他更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第一个方法并不总是最好的,但是很多人就此停步,白白放弃了创新的机会;第二种是继续探索,直到找到更好、仍欠创意的方法;第三种是不懈努力,直到发现新颖、高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是最高也是最难达到的境界。不同的答案有不同的分数。
9.专业的发展:①名词:高等学校的一个系里或中等专业学校里,根据科学分工或生产部门的分工把学业分成的门类。②名词:产业部门中根据产品生产的不同过程而分成的各业务部分。③形容词:属性词。专门从事某种工作或职业的。
10.发明创新工作有“时间先后的排他性”的发展。丁肇中说:“自然界的奥秘随时都在吸引着每一个有志于科学的人,谁都想走在时间的前面。因此,搞科学实验,争取时间是很重要的。”对于在同一领域里原理相同或者结构一样的创新事物,如果在衡量或是评定哪一件可以成为发明创造的时候,人们只能够根据事物问世时间的先后来认定。因为就发明创新的要求来讲,相对问世的时间排为第一的才具有新颖性。其后排为第二、第三的不管其是不是仿造的产物,一律不被认可为是发明或创新。因为如果没有问世时间这一点作为认可的第一要素,那么“创造”与“仿造”之间就失去了严格的也是非常重要的界定尺度。这就是发明创新工作为什么有“时间先后的排他性”的原因。
满足上述条件要求的仍然是纸笔考试。纸笔考试是选拔性考试的主要方式。这是考试作为评价依据部分。即不是不要考试,还是要高考成绩的,但是不是按照成绩排序录取。满足上述条件的学校成绩定义是“学校成绩等于学习效率乘以学习时间”(学习效率等于学校成绩除以学习时间)。考核方法是像公务员考试“定时不定量”或像径赛“定量不定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