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学校的中小学教师,除了缺钱之外,还缺少什么?
看到这个问题,有不少家长可能会想到“师德”这两个字。其实,在农村学校,大部分老师都不缺师德:农村的老师虽然物质条件比较匮乏,但很少有老师收受家长的钱财(农村家长也懒得巴结老师)。
在生源质量良莠不齐的情况下,大部分农村教师不会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哪怕成绩再差的学生,只要还有挽救的希望,只要老师和家长之间没有深仇大恨,农村的老师一般都不会对某个学生弃之如履。所以,从整体上看,农村教师是不缺师德的。
作为从教20年的农村教师,我觉得农村教师主要缺少以下5个方面的“必需品”。
⑴缺公平
其他的我们暂且不谈,我们就单单聊聊职称评选:城里的老师到农村支教一年,可以轻松评上中级甚至副高,但不少农村教师全身心投入到乡村学校的教育教学中去,但在他们却因为没有职称评聘的职数而十几年没评上中级职称的大有人在。这并非因为他们的能力不行、条件不够,而是相关部门偏偏不给你职称评选的名额,你又能如何?没有公平的职称评聘生态,很多优秀的农村教师纷纷进城任教,于是农村师资力量就出现“孔雀东南飞”的现象。
⑵缺信任
最近几年,农村学校的生源数量出现断崖式缩减的情况,原本规模不小的学校,甚至出现一个班级学生人数仅剩一位数的情况。这些流失的学生哪里去了?要么进城,要么进市区的学校。最近几年,不管是农村小学还是乡镇中学,生源数量和质量都处于一种每况愈下的状态。从某个层面来看,现在的家长越来越不信任农村学校的中小学教师,他们宁愿把自己的孩子放在县城或者市区的普通班级中去,也不愿让孩子在农村学校“受委屈”。
⑶缺尊重
在县城或者市区学校,家长对老师毕恭毕敬,甚至不定期“意思意思”一番;但是在农村学校,老师主动联系家长,有些家长都爱理不理,甚至把老师的话当做耳边风。在他们看来,乡下的老师水平有限,孩子在农村学校已经够“委屈”了,他们自己自然也懒得理会老师。所以,在农村学校,尊师重教可能会有,但那些见到老师连名带姓地乱吼乱叫的家长也并非个例。家长不尊重老师,农村学校的班级中自然最不缺那些无法无天、唯恐班级不乱的熊孩子,农村学校的教育生态自然就会存在较大的问题。
⑷缺理解
在农村学校的有些家长看来,孩子学习成绩好老师就有奖金,老师完全是为了所谓的“奖金”而“逼着”他们的孩子努力读书。但实际情况真的是这样的吗?在农村学校,不少地区的老师,其绩效工资已经打入每个老师的个人工资卡中,甚至不少农村学校的老师当班主任也没有任何补贴,只是考核分比别人多了一两分罢了。至于“奖金”?同一个时间段、同一个师范学校毕业的农村教师,在职称一样的情况下,打卡工资基本上是一样的。农村教师之所以动员学生认真学习,他们更多的是希望农村的孩子们能走出大山,而不是为了自己能获得多少既得利益。
⑸缺进取
已经评上高级职称的农村教师,很多都没了当年的进取心,有些人甚至直接转化为“佛系教师”,因为他们已经躺进了高级职称的“保险箱”,已经开启了那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无所谓模式。而那些还没评上更高一级职称的老师,他们在拼搏几年之后才猛然发现,教育主管部门根本就不给他们职称评选的名额,就算他们耗尽洪荒之力也是在做无用功,于是那些常年没评上更高一级职称的老师也缺少了进取心,也可能会以佛系的态度面对从教生涯中的每一天。
朋友们,你们知道农村学校的老师还缺什么吗?欢迎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