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学科应具备四个基本素质:一是建构和应用;二是思想的发展与升华;三是欣赏与创作;四是对文化的继承和了解。在人类的发展进程中,语言是一种贯穿于社会生活的文化,中学语文课堂是培养高中生语言知识和提高语言水平的关键环节,所以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要了解和掌握所学的内容。教师要对学生进行良好的语文素质教育,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进而提高他们的语言结构和应用能力。另外,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使其真正地发展和提高语文思维,提高其语言的美育水平,使其具有鉴赏文学的能力。语言欣赏是语言的一种重要技能,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审美素养的培养尤为重要。
中学语文核心素养下的阅读策略研究
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许多老师还停留在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上,教学创新、提高教学效率的过程缓慢、教学方式单一、学生学习热情低、教学效果不明显。这是由于中高考体制的制约,“一次考试决定一生”的教育体制,使得中学教育呈现出“应试化”的特征,许多老师把“识记”当成学习语言的一种重要手段,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而不能完全领会其中的含义,只能靠死记硬背。为了构建以核心素养为基础的中学语文阅读课,教师应舍弃传统的教学方式,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比如某省的一所实验中学,某中学的一位语文老师,在讲授阅读的时候,会根据课本上的内容,向同学们推荐课外读物,同时,也会给他们提供一个独立的课时,让他们去叙述、表达课外读物的主旨,以此来测试他们的阅读能力,同时也能找到他们在阅读中的缺陷,以便在以后的阅读课里,有针对性的进行训练,以拓展他们的眼界,培养他们的核心能力。
确立学生在教室中的主体性
在进行阅读教学的实践中,应适时地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采用开放式的教学方式,加强与学生的交往,创造积极的课堂气氛,为教学活动的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坚持“以人为本”是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要使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结合,才能使他们产生兴趣。
此外,在教学方式的选择上,要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模式的设计中去,例如采用情景教学法,可以让同学们按照课本的内容,自己设置情景,分组进行,让同学们从不同的视角来进行对话,从而加深学生的情绪感受,从而更好地把握语言的内涵。让学生真正地融入到文章的语境中,既能加深他们对阅读的理解,又能促进他们的语言能力,从而使他们真正地把素质教育贯彻到实际的阅读教学中去。
运用任务式教学
在此基础上,我们必须充分运用“任务”教学方法,以确保“以人为本”的阅读教学活动能够适应素质教育的发展趋势。目前大多数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仍是以“讲”为主,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思维。因此,教师要给学生更多的自由思考的空间,并引导他们逐渐掌握知识的含义。要达到这一目的,就需要教师打破常规的教学方式,采取任务式的教学方式,使学生的教育工作有秩序地进行。比如,在对《我有一个梦想》的课文进行解释时,老师可以事先给学生安排自主学习的作业,让他们根据课文的写作背景,对课文中所提及的“梦”的具体含义进行剖析,并对“梦”的成因进行剖析。通过对问题的有效指导,可以促进学生逐渐地掌握文章的重点,从而促进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
总之,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施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文章加强了中学语文阅读课中学生的素质教育,强调教师要正确把握学生的能力,从学生的视角来设计教学内容,从而真正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