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学习本质上是一种活动,里边应有写与画的动作技能。这种活动与语文、英语、历史类文科有所区别,而与学游泳、骑自行车、学木工、泥水工却有更多的相似之处,不经过身体五官的亲自体验,仅仅靠听讲或者观察他们的演示是学不会的。
前阶段有幸听了十几节同行的初中数学平时常态课,其中不乏精彩实用有效的好课,但也发现部分课堂还存在着辛苦且低效的现象。归纳起来,罗列如下:
1.课堂教学仍以教师讲解为主,大部分课堂有一半以上的时间是教师在讲解、板书,学生抬头听和看的时间多,低下头来写写画画、主动探索的时间不足,发散性思维、创新思维得不到很好的发展。
2.教师能提出较高质量的精准的问题,但留给学生参与静心思考、动手演练的时间严重不足。有的问题具有一定的难度,但允许学生思考的时间只有几秒或十几秒,大部分学生无法顺利地有条理地解答出来,然后马上等来的就是教师的提示和分析。经常这样,学生就懒得思考了,反正也答不上来,反正老师要说的。导致课堂上学生的独立思考时间不足,深度不够,失去了探索思考的历练,也让提问的作用和意义大打折扣。不知何故,教师都是急性子,我也是。
3.问题讨论流于形式,问题讨论的组织做得不到位,学生也没有养成良好的讨论习惯,说不出什么观点或不愿意发表与他人不同的观点。(其实教师在教研活动中的研讨也有这样的问题,各抒已见的情况并不充分,可能与中国传统文化“谨言慎行”相关)
4.缺少当堂训练。“做中学”体现不到位,课堂形式基本还是“看中学”或“听中学”为主,不少数学课安排的课堂学生笔头训练不足十分钟,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投入程度不够,被动学习的情况比较常见,导致学得不扎实,不能当堂掌握,要靠课后的大量的复习和训练才能逐步掌握。
5.“面向全体”的教学理念体现不到位。课堂调控和激励只关注部分成绩优、表现欲、求知欲强的学生,而对于那些成绩较差、不想听课的后进生,关注度少或干脆不关注,不说话就行,差生成为被“遗忘的角落”,时间长了,知识脱节,积重难返。
6.课堂教学各环节的安排存在“前松后紧”现象,课堂后半段的当堂训练、课堂小结部分往往安排过于紧凑,有的就干脆不了了之,省去了这个环节,影响教学效果。
课后与开课老师交流探讨,教师不愿少讲的主要原因:
1.担心给学生的活动时间多了,完不成预设的教学目标,而且课堂时间的控制难度也增加。
2.怕讲得少了,课堂容量就小了,学生见过的题型就少,不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全面掌握。
事后想想,也有道理,教学内容的广度与深度本身就是一对矛盾。如何把握一个合适的度,需要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