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岁识字,两岁便能书写上千汉字,四岁学完初中课程,八岁考入重点中学。是的,你没有看错,上面这一段看似天方夜谭式的文字表述是真实存在的。它的宿主叫做魏永康,是位名副其实的神童。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聪明绝顶的人,在生活方面却有着与上面截然相反的一段表述:二十岁的魏永康,连最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都不具备,如挤牙膏,洗脸,穿衣,吃饭这样最基本的事情都搞不定,以致遭到校方的劝退处理。
那么,我们不禁好奇,这样的一位天才少年究竟有怎样的人生经历呢?他学习高能,生活低能的窘境是怎么造成的呢?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魏永康出生于普通家庭,由于家境贫寒,魏永康从小就被灌入了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观念,家中的一切事务,甚至个人的吃喝拉撒都不用他操心。
魏永康的任务只有一个,那就是刻苦读书,考取高分,这就是他母亲心目中好儿子的唯一标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魏永康童年没有一件玩具,没有任何兴趣爱好,甚至连一个知心朋友也没有!
曾经有同学来家找他玩,都被母亲拒之门外,在母亲看来,除了读书,一切都是浪费时间,浪费精力的闲事。
由于一切都由母亲包办,神童魏永康的生活自理能力低到让人咋舌的地步。他起床不会自己穿衣,洗漱不会自己挤牙膏,甚至吃饭还需要人喂。在现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里,这样奇葩的行为能力,又怎么不会遭受别人的拒绝呢?
高分低能,被劝退学
魏永康可能称得上高分低能的典型代表。考起大学后,魏永康一如既往地保持着名列前茅的好成绩,总分总能排到年级前一二名。
凭借这个成绩,魏永康被保送到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硕博连读。这样的结果原本人望子成龙的母亲喜逐颜开了,可进入物理研究所后,魏永康的弱点渐渐被暴露出来。
由于脱离了母亲的照顾,一个人独自面对生活,魏永康开始有点心慌意乱,手足无措。
他上课经常迟到,做事拖沓,房间凌乱,甚至不修边幅,形象邋遢。更可笑的是,他像是一个不知寒暑的世外高人,无论天冷天热,一年到头他总是那身充满异味的邋遢装扮。
生活上的凌乱,必然导致学业的荒废,魏永康像是未老先衰,得了健忘症,重要的考试,必须按时完成的论文他全落下,与同学,导师之间几乎没有交流,孤僻低能,是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大多数师生对他的共有印象!
最终,魏永康因学业上不达标,被研究所劝退回家,这位天才少年最后连硕士文凭都没有拿到。母亲在听到这个消息后,大发雷霆,大声训斥魏永康道:“这么好的条件你不珍惜,还不如去死了才好!”
这句话深深扎痛了儿子的心,从此,原本孤僻的魏永康变得自暴自弃,陷入深深的自责与自我怀疑之中。彷徨无助的他最终选择了离家出走,开始想要逃离这个让他产生强烈恐惧的世界……
自我反思,从零开始
儿子如此与年龄产生巨大反差的行为,让母亲心痛焦虑,她开始痛定思痛,对自己的教育方式做了深层次的思考,在承认自己失败的同时,决定从零开始,一点一滴地将最基本的生活技能传授给儿子。
她每天带着儿子洗衣,做饭,每一件生活小事都让儿子亲自动手,起床,穿衣,洗漱,做饭……诸如此类生活细节都让儿子亲自动手,不再为他代劳。
难能可贵的是,为了消除儿子的沟通障碍,母亲一改常态,主动邀请儿子的朋友来家做客,与他沟通,交流。母亲这一举动,逐渐扭转了儿子孤僻的性格,让他性格变得开朗起来,喜欢跟人交流,口才也变得好起来,正是在这样的自我解脱,打开心扉中,儿子才免遭了自闭症的严重后果。
通过长达十七年的训练与成长,儿子逐渐融入了正常人的世界,并且有了一位温柔贤惠的妻子和一个可爱乖巧的宝宝,从奉为神童的神坛走下来,开始融入正常人的生活,足足花了十七年之久,这个过程真叫人唏嘘、纳罕。
如今,已过而立之年的魏永康是一家公司的普通程序员,一家三口,日子过得温馨而幸福,与当初高分低能的魏永康简直判若两人。
温室青蛙,迎来的终是可悲命运
其实,世界上像魏永康这样高分低能的人还有很多,更有甚者,还出现了高分低德的可怕局面,曾经轰动一时的马加爵案就能充分说明这一情况,马加爵从小到大就是个成绩拔尖的孩子,曾获得全国奥林匹克物理竞赛二等奖,被预评为"省三好学生";2000年至2004年就读于云南大学生化学院生物技术专业。
而就是在云大求学期间,因为一些琐事,竟然残忍地杀害了同宿舍的四名同学,最终走上了被处以枪决的不归路。理性分析马加爵之所以会走上杀人犯罪的道路,就是家庭教育缺失或者不当造成的恶果,如若教育不能将人最起码的自理能力,道德良知唤起的话,那么注定是不成功的!
每一个不能独立的孩子背后,都有一双不愿离开的手!曾经流行这样一个笑话:妻子外出,担心懒惰的丈夫不吃东西会饿死,于是乎,便炸了一个油圈挂在丈夫的脖子上,按理说,这个油圈足够撑到妻子回来的时候,可当妻子回到家后,丈夫还是活活饿死在床上,脖子上还挂着半个油圈。原来,丈夫连将油圈转一下的能力都丧失了!这个荒唐的故事真是既可悲又可笑呀!
原来总是流行这么一句话: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这句话前半句是没有问题的,加大教育的投入有利于国民素质的提高和民族的振兴。
但是,再苦不能苦孩子这句话就值得商榷了,孩子吃苦,才能在劳作实践中培养各方面的技术能力,才能在艰辛,挫折中对拥有的一切分外珍惜,才能真正成为一个成熟稳重,对社会有用的人。以致不会沦落成如魏永康这样高分低能的可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