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落榜的阴霾一直笼罩在舅妈一家人头上,原因是表妹“小升初”考试成绩不理想,才考了236分,跟目标的重点中学的录取分数存在较大距离,只能就近到附近的一所学校读初中了。
听到这个消息,我感到很意外,在我的印象中,表妹以前的成绩是很优秀的,基本在年级前5。按照这个水平发展下来,“小升初”考试考个280分左右不成问题,怎么只考了236分呢?详细问过才知道,很可能是因为舅妈用力过猛了。
自从表妹上四年级后,舅妈就开始为她“小升初”的事情做准备,希望她能够升入重点中学,将来好考上重点高中,再考上重点大学。为此,舅妈一方面紧抓表妹在学校的表现,另一方面给她请了补课老师,每周末上门辅导。补课老师的收费不菲,一个小时好几百,3年算下来,舅妈在表妹身上至少花了10万元补课费。
刚开始时,表妹还很积极配合,但大概过了半个学期,她的心态就变了,做学校老师布置的作业不积极,遇到问题就狡辩说会请教补课老师,可等到补课老师来了又不请教,反而无论补课老师讲什么都心不在焉,提醒她也不当回事。老师把情况反映到家长这边,可舅妈跟她好说歹说,表妹就是不听。
看到这样的结果,舅妈无奈摇头:当初就不该给她请补课老师,这么多钱都打水漂了。
“假努力”换不来“真成绩”
实事求是来说,表妹在上四年级之前的表现可圈可点,学习态度积极,成绩也一直很优秀,如果能继续保持下来的话,“小升初”也不至于考得那么差,情况之所以发生转变,问题主要就出现在舅妈身上,不顾表妹愿不愿意,坚持不断给她请补课老师。
本来是想可以让表妹查漏补缺,适当超前学一些知识。殊不知补课反而成为表妹成绩下滑的导火索。因为学习任务太多,表妹的学习态度发生转变,认为学习是一件痛苦的事情,消极应对,虽然身体是在上课、接受辅导,但心却不知道飞到哪里去了。
这样的情况并不少见,很多家长出于对孩子学习的重视,都很舍得下血本给孩子找老师补课,认为花了钱就可以买到好成绩,结果适得其反,良苦用心换来的却是孩子的“假努力”。
孩子能不能取得好成绩,不在于上了多少课,而在于学习时的专注度,专注度越高,学习效率就越高,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就越好。相反,如果将大量的时间浪费在补课上,不留给孩子内化知识的时间,很可能会把孩子“忙”成了学渣。
所以,在“补课”这件事情上,我们不能把它当成灵丹妙药,而是要理性地看待。孩子能否取得好成绩,首先取决于孩子有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在孩子学有余力、有意愿的前提下,适当让孩子补补课,确实有助于孩子成绩进步,但如果孩子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就有问题,补课反而会引来孩子情绪的反弹,成绩会更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