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谓“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同理,有学生的地方当然就有“排名”。
按照以往的惯例,每当象征着放假的期末考试成绩公布后,老师都会召开一场家长会,尤其是每年7月份涉及到升学的这场,班主任都会反复叮嘱家长出席。
而老师与家长在会上的交流内容也很简单,就是根据学生的期末成绩和平时表现,做一次“年终总结”,看看在接下来的一个学年里应该如何调整状态。
按理来说,老师通过家长会实现“家校联合”没什么问题,可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家长会的存在无异于是道“坎”。
要知道,即便同学们都在同一个屋檐下学习,但班、校两张排名表却将学生明明白白地划分出了三六九等。成绩优异的尖子生还好说,那些成绩倒数或者三天两头在课堂上捣蛋的同学,难免会接受一场“棒子炖肉”。
不过,随着如今家长的教育方式越来越科学,不管是父母本人还是相关部门也逐渐意识到了排名所带来的“弊端”,所以为了维护学生的个人尊严,学校的期末排名形式也发生了转变。
“减负”成了中小学教育的主旋律
如果翻看近两年的教育相关政策大家就能发现,从双减政策的公布,到“5+2延时服务”的出现,大家的最终落脚点就只有一个——减负。
尤其是双减政策的落实,在其中更是起到了“扭转乾坤”的作用。
一方面,它对校外“肆意生长”的学科类教学机构进行了严格监管,对于上课时间、授课内容、宣传方式、学费高低等多个方面都进行了限制,将原本“连轴转”的中小学生从繁重的课业任务中解脱了出来,让他们有时间和精力去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体会双休的快乐。
另一方面,双方也对校内教学任务重新进行了要求。
不仅要求小学一二年级减少书本类的家庭作业、减少期中期末等“摸底考试”的次数,同时也禁止学校公布同学们的考试成绩与排名,希望可以还给小朋友一个快乐、单纯的童年。
在这样的情况下,部分中小学就开始借用ABCD四个等级来对学生的成绩进行重新排名。乍一看,颇有些高考赋分制的意味在里面。
双减政策试行一年后,学生期末考试成绩以全“A”结束
其实“双减政策”不允许排名的做法是可以理解的,毕竟期末考试排名除了能够让同学们看到自己的不足,以及与同龄人之间的差距外,还会影响到学生的人际关系以及家长、老师对他们的评价。
所以为了避免出现以“成绩占据话语权”的情况,减少同学的心理负担,不排名、不公布分数,采取评级形式显示期末分数的方案似乎确实行得通。
这样一来,学渣们守住了自己的自尊,不会再因为分数差异过大而被周围的小伙伴吐槽,接受家长“爱的教育”。
相应的,学霸们也能通过等级来判断自己的层次,并不影响他们的学习状态,简直打出了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大团圆”结局。
然而实际情况是,在双减政策实行一年以后,不管是学校还是老师都走上了“减负”的正轨,题目难度设置完全拉不开层次,甚至有家长直言表示:一场考试下来,班级里的学生都是A,看着实在是让人恼火。
学校的排名方式引争议
或许在同学眼里,期末“全A”成绩单代表这轻松、愉悦,毕竟这样大家就能够过个轻松的暑假了,可同样的“结局”不少家长却坐不住了。
在父母看来,将学生的考试成绩与排名捂得严严实实,确实保护了孩子的隐私,同样也减少了他们因为成绩而出现的焦虑心理。
但换个角度想一想,中考、高考就在不远处等着大家,如果完全将学生培养成温室里的花朵,经受不起一点打击,也认识不到自己的真正实力,那么“分流考”完全就是“拆盲盒”,就连报考也会徒增许多负担。
毕竟谁也不能保证自己就一定是考场上那个超常发挥的“幸运儿”,而一旦省内出题难度上升,学生适应不良,那么就会面临进入中专或者大专的结局,反倒是坑了学生自己。
笔者寄语
一直以来大家都强调:学习需要一步一个脚印,中间没有捷径可走。
但现如今,排名已经成为了定局,家长们需要做的就是尽自己的努力帮助学生认清现实,让他们了解到自己在学业上的欠缺之处,并且慢慢弥补上这些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