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

不打不骂也不行? 中小学盛行“文明体罚”, 学生却说不如打我两下

以前的老师,动不动就用教鞭、戒尺等惩戒学生,利用严师印象规范学生的言行,效果显著,但缺点也很明显,如今的老师很为难,教育学生不能打骂,但以德服人对学生真的有用吗?

在中小学校园中,由于学生年纪小,部分学生调皮任性,加上现在不少家长的骄纵,学生屡屡触犯校园规章制度,需要老师严加管教,相关部门要求不得对学生进行“体罚”,很多老师使用“文明体罚”手段,让学生备受煎熬。

不打不骂也不行?中小学盛行“文明体罚”,学生却说不如打我两下

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学生的教育成为家庭中最重要的事,可能会出现一个家庭中,6个大人围着一个学生转,学生从小在家长的呵护下长大,上学后家长自然不想让学生受到一丁点伤害,毕竟在家长上学的年代,体罚是很常见的事。

以前的家长们认可“棍棒底下出孝子”、“严师出高徒”等,如果学生出现犯错,少不了被老师小惩大诫一番,比如戒尺打手板、教室外罚站、以及大声训斥等,学生吃到苦头,以后才能更长记性。

看似管教学生的方式,后来渐渐成为部分丧失师德老师的借口,学生稍有不对就大打出手,家长看在眼里、疼在心里。

加上多数家庭只有一个学生,从小在温室中长大的祖国花朵,不适合过于严厉的管教,为了学生安全和心理健康着想,相关部门要求,老师不得对学生处以任何形式的体罚,家长送学生上学也能安心了。

老师们却发起了愁,以前对学生也没有过分打骂,但至少能训斥两句,或者让学生罚站认识错误,如今都行不通了,学生年纪小,三观尚未建立完全,“以德服人”也行不通,如果老师不纠正学生的错误,学生的未来很可能走偏。

为了能更好地管理学生,中小学盛行“文明体罚”,老师不打也不骂就能管教学生,按理说学生应该开心才对,可学生却说不如打我两下,“罚写”让不少学生备受煎熬。

“罚写”真的有用吗?网友看法不一

打不得、骂不得,还需要老师有效管理学生,部分老师想出了罚写的办法,这种惩戒方式文明有效,想当初笔者上高中时也被罚写过,《离骚》写了60遍,至今记忆尤深。

小学生罚写和打骂的体罚不同,老师一般会要求写生字、背的课文等等,少则数十遍,多则上百遍,回到家后写完基本都到后半夜了,老师罚写的作用不是为了惩罚学生,而是想让学生对知识点记忆深刻,还能让小小惩戒一番,避免学生再犯。

很多家长也能理解,大家都是被罚写过的人,但有些学生油盐不进,罚写对他们而言,真的有用吗?

部分网友认为,罚写是可取的方式,对于小学生来说,犯错误是常事,如果不让学生印象深刻的话,难免会一而再,再而三,加上罚写不会被家长责怪,写字的同时还能学习,一举两得。

也有网友表示,有些爱犯错的学生,大多不爱学习,即使罚写他们也是草草了事,而且一味地罚写,可能会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对学习产生抵触情绪,严重者厌学,所以他们认为罚写不仅作用不大,还存在一定弊端。

罚写并不是老师的目的,而是想让学生认识错误,并避免再犯,也是为了有效管理学生,但老师要注意“因材施教”,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性格不同,管理学生要重视个性,不同学生采取不同的方式。

为何如今“佛系”教师增多?与家长的教育理念有关

如今很多老师教育学生,不仅是不打不骂不体罚,而且连罚写都不会有,如果学生犯了错,大多是口头训斥几句,屡教不改的学生,老师训斥不管用,只能放任不管,家长把这类老师称为“佛系教师”。

如今佛系教师不断增多,其实不是老师不负责任了,而是不敢负责任了,只要学生出现一点问题,家长可能就会大闹办公室,严格的管教换来的是指责和举报,老师也只能“无为而治”。

想要教育好学生,需要家长和老师多交流,互相理解,尤其是比较溺爱孩子的家长,既然把学生送到学校,就要相信老师的管教,缺少师德的老师始终是少数,多数老师都是为了学生着想,家长要予以理解和信任,得到信任的老师也要尽职尽责。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