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资讯

拒绝送礼的家长被踢出班级群——当浑浊成为常态, 清白即是罪过

作为一个打工人,咱平时最关心的就是放假。每日的工作压榨之中,只有看着假期一点点临近的快乐,才能冲散装满脑袋的“呔!好累!一起毁灭吧!”心理。

最近的假期也就是中秋节了,而这个中秋节还不太寻常,因为它和教师节重合在了一起。这就让部分打工人开心之余,不得不开始焦虑,因为咱还是个家长。

教师节,怎么也得意思意思下老师啊?

但如今教师节不让送礼,老师们也不敢收。可老师平日的辛苦家长们也都是看在眼里的,不送说不过去,自己也不心安,那怎么办呢?

因拒绝家委会的“集体送礼”提议,家长被踢出班级群

为了能够促进“家校一体”,加强家长和老师、学校之间的友好沟通,缓和教师和家长之间的关系,家委会逐步被推动发展起来,也掌握了一小部分权利。

于是逢教师节,由家委会挑头给老师来突然“惊喜”,也就成为了很多地区默认的情况。这样可以减少个人送礼的风险,集体的心意,老师也没有办法拒绝。

这样看,好像家委会能够起到既表达家长心意,又避免老师被规定“误伤”的情况,两全其美。但实际上在实行过程中,仍然有很多家长因为家委会介入而很不愉快。

比如柳州这个班级的家长群,就要求家长们凑钱给老师购买兰蔻,其中一名家长就非常拒绝。拒绝也不一定是因为贵,毕竟有句话怎么说的:“给老师送礼,老师能就能记住两个人。”

“一个是没参与的,一个是牵头的。”所以很多家长都清楚,就算自己参加了平摊,老师也不一定会照拂。所以很多家长其实是拒绝的,但行动中,却依然只能照做。

一方面怕被老师“记住”,另一方面,家委会很多情况下是强制性要求家长参加的,如果不参加,就会出现像这位家长一样的后果,家委会一顿嘲讽后,将他踢出了家长群。

家长对此很不理解,因为不参与你们的集资活动,就连表达意愿的权利都没有了吗?家长表示自己不愿意拍马屁,所以每年的教师节送礼都不参加,也因此被视为“叛逆家长”。

这个“叛逆”让很多家长觉得十分碍眼,不随大流送礼就是叛逆?因为这样的“叛逆”我们就不具备成为家长群一员的资格了吗?家委会什么时候开始有这么大权力了?

被“家委会”绑架的班级群,是“师腐”的催化剂

其实从情理上来讲,过节给老师送点小心意,其实是可以理解的。毕竟老师为自家孩子操心了一整个学期,怎么也要实际点的表达,让老师知道咱们心里知道她们的辛苦。

但这个前提是我们家长是出于自己的主动意愿,而不是被捆绑的。如果如今因为害怕被家委会带头排斥而交钱,那不是和过去生怕因为不交钱被老师排斥,是一个情形吗?

家委会本来是家长群体,主张家长立场、家长利益,去和老师、学校交流的,能达成一致当然很好,不过本质上,家委会和老师的立场还是独立的,而不是从属的。

而如今,很多学校家委会的存在却没有起到应尽的责任,忘记了作为家长发声人的身份,没有对老师、学校的行为起到监督,而是沦为了掺杂利益的中间人,扭曲了家校关系。

而这种中间人的存在,不仅无法让家长们的利益得到声张,而且还会反过来用学校的意志对普通家长进行裹挟,沦为学校声音的发布者,帮助学校损害普通家长的权益。

这种发展方向是很可怕的,当普通家长发不出声音,那么整个体系内对于学校和老师的民间监管系统就是失灵了,环境趋于混乱之后,“师腐”现象的重生也就是必然了。

写在最后

家委会是家校关系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如果能够进入家委会的家长,一定要挺直腰板,清楚自己的立场,不要被权利所异化,做出违背自身责任的事情。

像这次的送礼事件,其实老师们并不知道,但因为滥用权力被爆出后,受到惩罚和网暴的核心人物,首当其冲是三位老师。因此,在家委会的选择上,也要更费心思。

最后,家长的态度还是与老师息息相关的,作为老师,班级的领导者,一定要尽可能及时了解到家长们的动向,如果有不合适的事情尽可能及时插手,避免家校关系的进一步扭曲。#柳州一家长拒绝送礼被踢出家长群#

今日话题:你如何看待这件事呢?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