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资讯

一位教师的自白:我为什么不愿教穷人家的小孩?

此处“穷人家”的小孩,并非针对贫困的揶揄,而是指代另一种“穷”。教师与学生素来平等。学生是主体,教师则起主导作用。

随着出国热、“90”后成为父母、二孩政策出台等等,教育越来越成为国民的焦点。新出生的孩子,总能接受到与家中大宝,或从前同龄人更丰富的教育方式。相较于从前同年龄段的学生,一批批新学生在世界观、价值观上也大有变化。

现代家长们对教育问题越来越关注,给予孩子的教育资源也更加优质密集。部分教育资源是否起到期望的作用,还有待观察。除了优质教育资源,家长还需注意观察引导孩子。

有这样一位北京辅导班老师,在多年观察学生后,在公众号上发文,总结出“不愿”教“穷人家”的小孩的观点。这里的“穷人家”并非指代物质贫穷,并无贬义。这位老师观察到了什么现象,该观点又是什么呢?

一、“学不动”的小孩

这里的“穷人家”没有讽刺意味,并非指代家庭的经济状况。这里的“穷”指的是教育方法普及的缺失,指父母在从小观察、引导孩子方面了解较少的现象。

在小学阶段,很多孩子参加各类舞台表演、演讲主持等。各科成绩也不分伯仲,门门高分。但小升初后,孩子们的差距逐渐拉开,且愈发明显。同样是初中数学题,有的孩子能轻松拿分,挑战难题,且在体育、艺术特长等各方面大放异彩。有的孩子却在作业中频频卡住,写不出下一步骤。

很多家长用补习班将孩子的周末安排得满满当当,希望孩子能查漏补缺,在考场上多拿分。孩子也花大把时间坐在书桌前,一心一意地啃数学题。但很多最努力的孩子,在考试时成绩还是上不去,让孩子自己和家长都很烦恼。

在微信推文中,这位辅导班老师结合自己多年来观察到的现象,总结出相关规律。该辅导班老师在北京一家大型辅导机构任职多年,负责初中物理学科的教学,教学经验丰富。临近中考,很多家长将孩子送进辅导机构,希望借助一对一的教学,帮助孩子再上一层楼。

在与不同初中生接触时,老师发现学生的学习状况有所差异。部分学生一点就通,思维活跃,还懂得举一反三。部分学生则稍有吃力,对知识点的掌握需反复学习。

对于较为吃力的学生,辅导班老师可针对同一题型、同一知识点增加练习量,达到熟练地步。对某种题型,做一道不会,可以做三道,多做几遍就会了。但在大型考试中,这些学生很可能还是拿不到分数。

该老师指出,很多非常努力,但成绩依然上不去的孩子缺乏家人的言传身教。不少家长从未仔细观察过孩子,从不思考孩子在哪方面较为薄弱,相反,在孩子面前经常刷剧、打游戏、看视频。这些家庭状况,便符合该老师所说的“穷人家”,是精神不富足的家庭。

在临近中考、高考时,这类家长急急忙忙将孩子送进辅导班,花大价钱买下一对一课程,希望孩子从辅导班出来便能金榜题名。但在那几周、几个月的辅导班里,补习老师无法解决孩子缺失了10年的逻辑能力,无法帮孩子迅速达到自主性极高的状态。

这也是该老师自白不愿教“穷人家”小孩的原因,是父母不爱学习,不注重思考,不从小关注孩子的短板,却希望通过考试前的辅导班抱佛脚,希望孩子“跳龙门”。

二、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

曾有张照片火遍网络,引发网友的热烈讨论。照片中,乘坐地铁的母亲一手将幼小的儿子抱在膝上,一手拿着厚厚的书,专心致志地阅读。

背靠母亲怀里的孩子也用小手撑开一本儿童书,安静地看着。这与地铁中其他茫然无聊的人形成鲜明对比。很多网友道出自己的观点,认为父母是儿女的榜样,儿女的行为很多可以从父母身上找到原型。

正如一位网友所分享的,当自己批评儿子看电视而不看书时,儿子没有像以往一样反驳,而是在该网友打游戏时,将这张图发给了她。

国外有部短片《Children see, children do!(孩子们看到,孩子们去做)》,在短短一分多钟里夸张地展现出孩子对家长的行为模仿。短片选取了部分不文明现象,如随意将香烟扔到地上踩灭、碰倒他人行李却不扶、朝他人怒骂、对家人实施暴力等。

讽刺的是,人物的孩子紧随父母,演出同样的动作。这些小事表现在孩子身上,具有强烈的反差效果。踩灭香烟、街头醉酒、对家人挥起拳头等,在孩子身上显得无力幼稚,让观者既想发笑,又对反差中隐含的不符合孩子年龄阶段的负面影响感到不安。

很多作业要人催,个人作息一塌糊涂的孩子,其父母多散漫随意;很多热爱学习、勤奋自律的孩子,其父母也往往是工作投入且极其自律的。不需要他人催促,明确任务坚决执行,止于至善,这种态度与习惯也将伴随孩子走过学生阶段,踏入工作,甚至展现在下一代的面前。

然而陪伴确实不容易。紧张忙碌的工作占据大部分时间,个人休息显得非常宝贵。在地铁中与孩子一起看手机的父母,虽与看书的家庭形成鲜明对比,但“子非鱼”,在不了解他人心理时,不应贴上简单的标签妄加评论。

即使生活的压力减少了父母对自身的关注,剥夺了长时间陪伴孩子的机会,大部分父母还是打心里爱孩子的。这种关切不可能因与孩子一起看手机的瞬间而被否定,不应该在更广大时间中被漠视。

三、教育一直在路上

每位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生命体,都有自己的特征。从幼年到小学,再到初中、高中、大学等,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一直贯穿其中。

该老师在文章中指出,部分家长在孩子3岁时,便拿出当初念书的劲头,研究记录孩子的行为。他们意识到,通过中考、高考选拔人才的机制尚未改变,孩子依然需要通过这些考试获得更优质的教育机会。因此,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显得尤为重要。

这些家长对该老师说,自己孩子年幼时仔细观察,找出了孩子的短板(比如多动、注意力不集中),便想着如何补上。通过查阅教育相关的资料,与教育行业的老师交流,该家长慢慢总结出针对孩子薄弱点的训练方法。

最终,在孩子小学将要毕业时,该家长成功帮助孩子改掉了当年发现的短板。这位孩子在该老师的物理辅导班上也触类旁通,在该老师点拨下,成绩突飞猛进。对此,该老师表示,这位孩子的进步并非自己的功劳,而是孩子自己的能力在。

对于花大把时间学习,却无所突破的孩子们,该老师表示,这些孩子是最心疼的,老师会尽力帮助他们,但取得的效果不一定很好。短暂的补习不能补上孩子缺失10年的逻辑能力,不能一步登天。

不少文章都在宣扬自己的教育观点,与教育有关的书籍也浩如烟海。很多教育观点背后有其教育哲学,否则更像立不住脚的经验堆砌,很难迁移。但理论与实践终究有一段距离,正如这位补习老师,凭多年经验慢慢明白“穷人家”孩子的学习状态。

现实教育问题总比白纸黑字的理论来得复杂灵活。如何才算教育的成功,相信每位父母都有自己的观点。

有家长梦想孩子获得比自己高一些的收入地位,有家长希望孩子留在身边,安稳地度过余生,有家长希望孩子抓住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在高强度的锻炼中闯出自己的天地……无论想法如何,教育将一直引人不断思考。

这思考的结果可能呈现在二宝身上,可能表现为与子女心连心的沟通。当一批批子女为人父母时,教育也将成为他们绕不过的话题,成为他们生命中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一直思考的问题。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