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

中小学教师“发明”了新型体罚, 老师不打不骂, 学生却直呼受不了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是很多人的座右铭,宁可上学时多吃学习的苦,也不想吃生活的苦。可是真看到子女被老师惩罚时,家长们又开始心软了。

一位有30年教龄的小学老师表示,现在老师是越来越不好当了。想当年她刚开始任教的时候,家长对老师的尊敬和信任程度,与现在不啻云泥。

那时家长都有一个信念,老师管教学生是处于负责任的心态,管得越严越好,就怕老师不管不问。及时学生太淘气,老师气到拿戒尺小惩大诫,家长知道后都不会袒护,很有可能比老师打得还狠。因此多数学生即使经常被批评,也不会怨恨老师,毕业多年都心存感恩。

中小学教师“发明”了新型体罚,老师不打不骂,学生直呼受不了

眼下教育环境却截然不同,当初那批学生现在已经到了为人父母的年纪。他们普遍学历更高了,也更看重教育问题了,却对教育有了自己的理解,不再全权交给老师,而是想让老师按照自己的教育方式对待学生。

章同学今年上小学三年级,学习压力变大,学生本人却并不自知,依旧还像一二年级那样散漫。班主任便选了5个生字,罚他每个字抄写100遍,放学前交给老师。

别看总共只有500字,上课期间小章没时间抄写,只能充分利用午休时间和课间休息时间罚抄写,其他同学看到便会过来询问。表面上老师不打不骂,学生却直呼受不了同学的目光。本来课间休息时间就短,还要抄写不能休息,比被老师直接批评还难受。

每位老师在接手新班级前,都会花一定的时间用在家校联系上。对每一位学生的原生家庭以及教育理念有大致的理解。哪些家长是恨铁不成钢的,老师可以严格管教,哪些学生玻璃心只能表扬不能批评的,老师要做到心中有数。

老师不光是教授知识,还要维持班级纪律,奖惩分明必不可少。对于哪些考试成绩不理想、淘气的学生,搁在以前,老师可能会直接选择罚站、斥责,甚至打手板的方式,让学生记住这个教训。

通过种种挫折教育,让学生感觉到上自尊或疼痛,才会意识到自己言行有失。未来形成肌肉记忆,一旦想贪玩、闯祸,过去被老师惩罚的记忆就会席卷而来,从而控制自己的言行。简单粗暴,却行之有效。

家长对此各执一词,“罚写”到底有没有用?

现在老师们担心家长们接受不了,觉得学生受到了莫大的委屈,可能原本学生并不觉得很严重,家长一闹,学生才开始大哭不止。一旦被举报,老师当年的绩效奖金可就泡汤了。严重的还会影响评职称和评优,兹事体大,没有老师敢拿自己的前途冒险。

罚写的方式由来已久,一般多用来让学生加强记忆,以免在下次考试时因为同样的问题扣分。如今有的老师却用罚写来惩罚学生,无论是违反纪律,还是没写作业,老师不打不骂直接罚写,让家长也挑不出毛病。

有些家长明白,老师惩罚学生也是认真负责的表现,若学生不犯错就不会挨罚。小树不修不直溜,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还能巩固文化课知识,又不会对学生造成身心伤害。适当罚写还是可以接受的,小惩大戒才是目的。

也有家长对此并不赞同,若没有让学生认识到出错误,学生罚写只是为了应付老师而已,并没有把自己的错误和罚写联系在一起,写了也是白写。反而会因为罚写,觉得学习是一种惩罚手段,开始排斥学习,那可就因小失大了。

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打骂式教育必然是不对的。对于低年级学生,一味地说教效果也不大,确实需要将二者结合,采取最适合的方式,因材施教方能达到最好的教育效果。

笔者观点

老师和家长应该让学生尽早明白,学习是为了自己的前程,而不是完成任务。让学生的一言一行,为自己负责,而不是应付家长和老师。

学生言行有失,可以适当小惩大戒,可是一定要让学生明白自己错在哪里,并了解做错事的后果。否则单纯的惩罚不仅达不到教育作用,反而会引发叛逆心理。家长学会放手,给老师多一分信任,家校联手才能培养出五育并举的好学生。

万晴教育指南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