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资讯

中学生阅读理解文字不一定是阅读, 而是背得再熟

以前接触过一个学生,这个校长给他的要求是,做到基础的读写识字。但是对于汉字的原意却不理解,也就没法有效的阅读。所以你说到了汉字的原意,可以尝试着想象一下汉字表达什么情感,要表达哪些信息。读,是一个朗读的过程,如果没有意识,是不可能完成读。但是不理解内涵而直接朗读,效率低,容易读一半,停顿下来看文字就不知道说什么。有一个非常小的建议。

你可以尝试着看看你认识或者不认识,可以表达什么。试试看看没看过的文字,读对不对。不理解没读懂文字,是很难开口说出来的,说出来的内容也是不准确的。朗读的过程,自然而然而且很理解。还有一个小技巧,看一眼文字,想象下这篇文字是画出来的,还是写出来的。两者有什么区别,这个意识可以强化你对词语,词组,或者短小精悍的文字的意识。这个过程会帮助你加强理解能力。

很多人觉得理解文字很容易,其实很难。语言的本质就是表达,所以理解文字不一定是阅读。阅读要求的更多的是一种能力。有人问我,中学地理和历史有什么用。我有一个回答,这些课有用,但是很多是重复的。你看那些文字,记住的不一定是文字本身,而是文字所代表的那个文化。

你对某些内涵的理解,远比不读书来得实在。我有个同学曾经告诉我,他们语文老师让他们注意培养学生的读书习惯,读书可以培养一个好的读书习惯,能让人看起来博学多识。首先你要知道读是为了什么?

读文字不是为了获得意义而读,意义只是文字的另一种表达。比如同样是“红烧大排”我有很多种译法,这个时候你可以有两个选择——“红烧红烧”或者“红烧大排”,当读到“红烧大排”的时候你脑海里首先是对它的定义。那么我们就知道了文字表述的意思是红烧肉和大排,那么“红烧大排”本身就是这个红烧肉的意思,所以其实在阅读文字的时候,你还是在对意义的理解,而非文字本身。

一旦你对文字有了相对应的理解,就能在更高的层次上去理解。所以阅读一篇文章有两点:意义和文字。你只有对其中意思有理解,才能判断此文字与原文意义是否相近,理解为什么原文更有趣更有趣,这就是为什么大部分中学生阅读理解时会先选择主旨句或者关键句。如果文字都没有理解,那么你就算背得再熟,这也是个理解力欠缺时候的无用功。我小学老师常说阅读理解就是作文,但其实作文的本质不是阅读,而是背书。最后,我觉得阅读理解这东西,就像大部分读过鲁迅全集的人没学会鲁迅这个人一样,你也不要让自己有机会去读鲁迅全集。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