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资讯

#思政星课堂# “珍惜机会,融入国家重大科研!”国科大杭高院90后老师,在实验室别样开课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郑琳通讯员殷洵唐倩莹

国科大杭高院学生在引力波太极实验室里的一堂思政课

在实验室里上思政课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理工科研究生如何在思政课中进一步增强科技报国的使命担当?近日,在中国科学院大学杭州高等研究院(以下简称国科大杭高院)引力波宇宙太极实验室,国科大杭高院几位90后青年教师,为今年刚走上科研道路的研一新生上了一堂特别的思政课,他们是老师,亦是师兄。

课堂上,他们讲述了国科大杭高院院长王建宇院士的科研故事,并分享了自己参与航空航天项目的科研经历。作为“太极一号”卫星工程总设计师,王建宇院长既是掌舵人,更是他们的科研引路人。在一代代科研人的接续奋斗下,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令人振奋,他们与同学们畅谈人生,鼓励青年学子在未来的科研路上找到属于自己的光亮。

王建宇院士在太极实验室里

引力波宇宙太极实验室(杭州)是空间引力波探测太极计划的核心支撑平台,是杭高院“一三五”规划建设中具有重大影响力的科技创新方向,是引领重要科学发现和重大前沿技术突破的新引擎。实验室总体目标是建成国际一流的引力波实验平台,为我国日后引力波探测、引力宇宙、量子物理等领域的科学需求提供强有力的依托。在这里,科研工作者们始终不忘仰望星空,脚踏实地,满怀为国争光的雄心壮志,与前辈们一同奋勇向前。

“做科研需要追求极致”

“墨子号”是我国自主研发的全球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作为“墨子号”卫星工程常务副总设计师,卫星总指挥,王建宇院士带领团队十年一剑,将中国航天人的奋斗结晶成功送入苍穹的故事令同学们感受颇深。

2016年6月初,墨子号启程前的最后一次测试,一个部件的光能量突然减小了20%。“当时就有两种不同的意见,有一种说我们上去能量也够大,人家火车也等着了,你就放吧,王建宇。我说不行,有问题必须查清楚,我宁可不放,其实这个时候临时改变这计划,代价是很大的。比如说人家原来定好要出发的专列,就停掉了,还有更大的风险,就是今年能不能发的问题,因为科学研究毕竟是要抢时间窗口的。”

抵住压力,不放过每一个漏洞。正是因为墨子号的每一项技术指标,都严格执行最高标准。原本设计使用寿命只有两年,然而如今六年过去了,它依然在太空轨道辛勤工作。王院长端详着“墨子号”量子卫星的微型模型,轻轻抚摸。“它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想想它还在天上工作,真的很不容易。”

“成功是差一点失败,航天这个事,如果不追求极致,倒霉的是你自己。”王建宇院士是国科大杭州高等研究院院长,如今63岁的他,依然在世界科技前沿,开拓新的疆土。

“引力波探测是非常前沿的,王院士给我们带来的平台是非常高的,每个人一辈子能够有一个,融入到国家重大科研任务中去、融入到全世界科研潮流中去的机会,是无比荣幸的。”太极实验室孟令强说。

“在杭高院做科研,很多任务完成和问题解决全要靠他们自己,对于年轻人来说成长是非常快的。”每每谈到自己团队里的青年科研工作者时,王院长总会自然而然流露出骄傲。

对待科研,王院长孜孜以求,对待教学,王院长也以此要求他的学生。“做人可以随性,但做科研需要追求极致。有的学生还是怕我,说我要求太高。”对学生要求高,换句话说也是相信学生的潜力,国家需要科研人才,王院长希望学生们在高要求、严标准中快速成长。

“是我,更是我们”

为了紧凑型氪氙多模霍尔电推进系统在几百千米高度的太空中成功点火,周艳波老师和组里的成员都放弃了暑假和十一假期,经常加班工作到深夜。“当时我问组里的同学们,时间紧迫,暑假可能要全部用来推进实验进程是否愿意。他们毫不犹豫地跟我说,一个团队的,肯定要大家一起来完成,谁都不拖后腿。”

“有那么一两个月项目团队都在为同一个问题反复死磕,真的是心力交瘁,团队所有人的精神消耗都非常大,特别是对于几位第一次参与航天项目的同学来说,甚至都出现了想要放弃的念头。”周艳波说,“但是我们团队的负责人徐淑岩教授和徐禄祥老师经验很丰富,他一直乐观地鼓励我们,相信我们,让我们把心态稳住了,之后继续一步一步定位问题,终于顶着交付的压力完成了。”周博士告诉现场的同学们,科研攻关中会遇到很多让人“濒临崩溃”的难关,此时乐观积极的心态非常重要,千万不要自乱阵脚,团队中的沟通交流和相互信任往往是最有效的“催化剂”。

作为载人航天空间站窄线宽激光器工程团队的一员,梁新栋说:“把世界精度最高的原子钟送上太空,这是我们的目标”。“窄线宽激光器”和“空间飞秒光梳”将于今年随中国空间站“梦天舱”发射入太空。

“杭高院在航天领域也处于一个学习发展的过程,我们不用担心条条框框,不用考虑太多繁杂的事务,做科研变得很纯粹。”梁新栋对于刚起步不久的太极实验室抱有强烈的期待。“我们只需要专注在研究本身,这样反而让我们可以放心大胆地创新。”

把自己的热爱与汗水融入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中,这样的信念不断激励着这群年轻人。他们说:“我们既是在做自己想做的事,也是在做国家需要的事。航天精神要不断地传给下一代的年轻人,下下代年轻人。”

学生感受

我的导师王建宇院士曾说过,“最后的胜利在于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来到杭高院第一年,我有幸参与到空间站飞秒光梳、窄线宽激光器两个项目的电路研制工作中,在这个过程中我体会到了航天工程的一丝不苟,为了实验舱能够按时发射,杭高院的前辈们夜以继日地工作,攻坚克难,小到电阻电容和螺丝钉,大到光机电系统整合,为我国的空间站建设添砖加瓦。杭高院的前辈们坚持不懈的科研态度以及王院士的教诲都是我科研道路上的宝贵财富。

——李昊杰

有幸在研二参与了中国第38次南极科学考察任务中,参与到国家级的科研项目是无比珍贵的机遇。印象最深刻的是回收输油管的那天晚上,如果在南极发生了漏油事件,后果不堪设想,势必会影响中国的国际声誉。深夜大家就顶着凌冽的寒风通宵作业到了天亮。那次深刻地体会到了南极作业的不易,感受到了前辈们横跨南极的艰辛,体会到了1985年我国第一次建立长城站时的困难,一股股热流涌入胸膛,不断地给予我力量,让我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坚持到了最后,与队友互相打气鼓励,最后在早上6点顺利地完成了任务。

——李成鑫

我们团队有个项目中有许多新技术、研制周期较短、项目难度很大。我们奋斗了九个月才完成了整系统的研制与测试工作。在这个过程中,团队充分集结内部力量,并协调外部资源,发挥了每一名成员的优势。像我现在进行多个科研课题,没有合作者就不可能多线程同时进行下去,仅依靠我一个人的力量,也很难将项目顺利向下推进,我相信,只有团队协作、集思广益才能更好地克服困难,一往无前。

——卢世旭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