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强调,社会调查实践活动是实践育人的有效载体。在当今的教育体系中,社会调查实践活动是“大思政”赋能培养时代新人的题中之义。然而,当前高校“社会调查”实践存在实践育人价值彰显不足、难以规范化实施、理论与实践脱节等问题。为此,需要构建实战课堂、实境教学与实战成果分享会等方式实现课堂田野化与田野课堂化,需要对“社会调查”实践育人的内涵进行重新阐释,从系统化的视角确立“社会调查”实践育人的培养目标,以课程化的视角构建“社会调查”实践育人的课程体系,以一体化的思路推进“社会调查”实践活动的多维育人体系,切实提升“社会调查”实践育人价值。
前言
近年来,高校“社会调查”实践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实践育人价值彰显不足、难以规范化实施、理论与实践脱节等问题。比如,内容碎片化、方式随机化、过程形式化,难以规范化实施;理论与实践脱节问题,出现知而不行问题等等。这些问题反映出在大学生培养中,高校对“社会调查”实践育人的理念、目标、过程、路径等方面存在诸多不足,制约了实践育人效果的进一步提升,也影响到大学生毕业后的职业发展。因此,切实创新大学生“社会调查”课程化建设的课程理念、增强“社会调查”实践育人的实效性,已成为当前高校落实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精神,深化“社会调查”实践活动教育教学改革、推进“社会调查”实践育人的重大课题。
一、高校“社会调查”赋能实践育人的重要价值
教育部等部门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是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于国民教育全过程,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大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必然要求”。
高校“社会调查”实践能够构建“课堂田野化”与“田野课堂化”双向互动的育人路径。充分利用学校与社会两个课堂,发挥教师与工农两类教员的作用,实现书本与实践两种教材的结合,不断拓宽实践育人路径。强化理论与实践教学有机统一和多维互动,社会调查理论教学时充分运用真实的实践个案,案例讲授中围绕社会调查的实践难点展开,用难点的破解来讲理论的规律,强化以事说理;实践教学时始终强调社会调查的理论支撑,带领学生在实践中分析理解行动背后的理论逻辑,强化以事证理,通过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双向互动,帮助学生把实践经验总结上升为理论,同时又在理论指导下深化实践,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双向赋能。
高校“社会调查”实践能够构建“乡村振兴+红色基因”的课程思政模式。运用“大思政课”的思维,依据乡村振兴的国家发展战略和革命老区的红色资源,带领学生深入革命老区访农户、观农事、听民情、读中国,引导学生关注并深入思考中国的“三农”问题,架起了调查实践与思政教育的桥梁。充分挖掘我国红色名村的思政元素,强化社会调查技能的运用,使学生在乡村振兴的主战场实时检验自己的专业能力,提前感知自己的使命担当,使思政之“盐”充分融入到调查之“水”,促进协同育人,打破专业实践与思政教育由于各自为政而产生的“孤岛效应”,使“立德树人”教育方针得到有效落实。
二、当前高校“社会调查”实践育人存在的问题
高校开展“社会调查”实践是全面落实大学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对实践教学的基本要求,是加强实践教学管理质量的题中之义,是打造“大思政”培养时代新人的关键。然而,高校开展“社会调查”实践活动不同程度存在一些共性问题,为此,亟需加强高校“社会调查”课程化建设,提升“社会调查”实践育人价值已经成为各高校培养新时代大学生中面临的需要关注的共性重大问题。
高校“社会调查”实践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育人价值彰显不足的问题。存在“社会调查”实践活动的教学效果单一化,实践活动的多维育人价值彰显不足,“社会调查”育人体系不协同,落实“课程思政”的效果不佳;高校“社会调查”实践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难以规范化实施的问题。“社会调查”实践活动存在实践目标抽象化、内容碎片化、方式随机化、过程形式化等不足,从而造成“社会调查”实践活动难以规范化实施和长期坚持;高校“社会调查”实践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存在课程内容体系不完整,课堂教学与田野调查的双向不互动,学而不用、知而不行等问题,从而造成理论与实践的无效衔接,难以达到学以致用、知行合一的教学效果。
三、提升高校“社会调查”实践育人的实践探索
基于实践育人的高校“社会调查”实践课程化建设需从师资队伍、教材、评价考核与社会力量协同实施,“理论课堂”与“田野实践”双向赋能,提升“社会调查”实践的多维育人价值等多层面对策。
1.协同实施,专业教材、师资队伍、评价考核与社会力量四方耦合。科学设置社会调查理论与研究方法课程与专业调查实践课程,采用专业的社会调查教材规范课程内容体系;严格要求指导教师全程亲自参与,带队走村入户,跟学生同吃同住同调研,严格要求学生对社会调查投入时间、精力和情感,要求学生每天如实撰写调查日志,每晚分享调查心得,每天推进社会调研报告撰写等,规范课程评价考核体系,保障课程规范化实施;建设“红色名村”为社会调查实践基地,挖掘思政元素,聘任红色名村的村支书为社会调查实践指导教师,利用校(系)友资源为社会调查长期规范化实施提供社会力量支撑等,构筑多维育人体系;组织专业教师参与有关部门组织的进工厂、入社区、走基层的调研活动,组织教师到兄弟院校考察学习,常态化组织教师集体备课等,提升师资的专业能力。
2.双向赋能,“理论课堂”与“田野实践”同频共振。理论教学与实践调查同步进行,从选择社会调查课题、调查设计、操作化、问卷设计、收集资料、数据录入与统计分析到撰写调查报告等社会调查环节都必须同步进行校园调查实践操作构建实战课堂;采用学生自己的田野成果作为课堂教学案例,增强理论知识与实践调查的有效融合,构建实境教学;组织跨年级社会调查“实战成果”交流分享会,由实战成果经历者主讲,老师点评,其他同学共同交流讨论。通过实战课堂、实境教学与实战成果分享会等方式实现课堂田野化与田野课堂化。
3.多维育人,强化社会调查的实践育人功能。新时代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当善于挖掘红色基因的源动力,发挥红色引擎功能,让红色基因赋能乡村振兴。开设“红色文化”调查实践预备课程,聚焦乡村振兴的鲜活实践,充分挖掘红色名村的思政元素,“沉浸式”体验激活乡村振兴的“红色密码”,强化师德体验从而锻造学生道德品质;结合实际自主选择调研课题,运用深度访谈、问卷调查、召开座谈会等方式收集资料,从而提高学生社会调查实践能力,提炼调研成果参加社会实践类竞赛,撰写高质量的调研报告并出版,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充分挖掘红色名村资源,学会设计与开展实践育人项目研究,为学生开展读书交流会、撰写“青马课题”和参加“青马论坛”等,提供鲜活实践育人案例,培养学生创新精神。通过聚焦“红色名村”的社会调查培养学生道德品质、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实现实践的多维育人功能。
结语
“教育即生活”和“学校即社会”,最好的教育就是“从生活中学”“从经验中学”。高校“社会调查”实践课程化建设把实践育人构建了一种“在场感”,把课堂搬出教室,进入田野,构建实境教学,让学校课堂成田野课堂,通过实战成果来考核教学效果,构建一种教在田野,考在田野的“在场感”,将理论教学、案例教学、思辨教学的“课堂”与实境教学、实战课堂、实践成果的“田野”双向赋能。高校“社会调查”实践课程化建设是落实教育部等部门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精神的重要探索实践。
(作者单位:江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