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资讯

找准方向, 不要过度关注结果……这是我斩获UCB、UCSB、NYU等7枚名校offer的经验总结

学员背景

X同学

国内某私立国际高中

GPA:4.5/4

TOEFL:115+

录取院校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Santa Barbara

New York University

Boston College

Boston University

University of Richmond

Colgate University

回首自己的这段申请“旅程”,有为了维持高GPA的挑灯夜战,有申请规划前期的不知所措,有文书最终成稿后的欢呼雀跃,也有等待录取结果时的煎熬不安。

在准备前期,为了进一步提升自己的申请背景,我在活动充实、标准化考试和文书呈现三个方面几乎倾尽了所有努力。

而在申请的后半段,那段充满煎熬的日子里,每天清晨一睁开眼就查邮箱,每刷到一封新邮件,就会感到风声鹤唳。

好在最后的结果没有让自己和亲友们失望,如愿收获了UCB、UCSB、NYU在内的7枚offer,为自己的申请季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除了收获offer,从规划到申请我也积累了不少经验和心得,在这里想分享给我的学弟学妹们。

图源 来自网络

GPA:成绩名列前茅

学业成绩: 美本申请中,GPA是首要参考指标。想要申请TOP30的学校,GPA至少需要达到3.8以上;申请top20或者藤校GPA要达到4.0或者以上

因此再来人的CD老师也多次向我强调绩点的重要性,鼓励我保持在校成绩稳定发挥。我的在校成绩一直位于年级第一,GPA4.5,获得了学校的优秀学生奖学金。这为我后续的申请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标准化考试:基于我对于语言学习的天赋和兴趣,我很早就拿到了109分的托福成绩。但是我内心很清楚,这个分数远不够申请我的目标院校--前20名校。

于是在CD老师的鼓励和科学的备考计划下,我终于在申请前拿到了116的分数,也让我的申请之路更加顺利。

ACT:我开启比较晚,暑期才开始GAC课程,正式开始上ACT的课程已经是暑期快收尾的时候了。事实证明,这样难度的考试还是不太适合突击进行。我9月份的成绩很不理想。

在和再来人老师的沟通和确认下,我在申请中并没有提交这项成绩。鉴于后续大家如果有ACT的考试,还是要尽可能早地把托福搞定并开启ACT的学习,希望大家都能在申请季之前拿到34+分的成绩。

图源 来自网络

活动充实:找准方向,专注发力

一直埋头在学校社区活动和课内成绩的我,当发现申请季已经悄然而至,但是自己手里除了分数一无所有的时候,我开始变得很焦虑。

很感谢在这个过程中再来人CD的老师耐心真诚的陪伴,并带着我一步一步在我能力范围内慢慢开始收集便于我申请呈现的奖项。

在集齐奖项后,我们就要申请的方向进行了一次深入的头脑风暴和利弊分析。如果延续我自己天然的兴趣申请语言学和文化相关专业,不管是从过往的活动投入,还是从申请文书的呈现方向,我都很难展示出非常有差异化的特点。对比很多很早就投身语言学竞赛,并且在各大写作平台展露头角的大佬来说,我的背景瞬间都会被碾压。

在再来人老师和教研团队会诊讨论后,再来人团队建议我转战申请更加适合自己的活动和身份背景的社会学相关专业。

一来,我自己特殊的生活和成长经历对于大多数陆高的同学来说是个很特殊很有可能写出好故事的加分点。

其次,我之前在学校参加的社团和活动如果从社会学的角度可以更好的把它们串在一起,跟我的特殊成长经历呼应,相得益彰。

定下来这个方向后,再来人老师帮我盘点了下可用的活动列表并深入分析了可以呈现的内容。考虑美国名校希望学生在自己感兴趣的学术方向上除了有初步的兴趣起源类的活动积累,还需要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去挑战更高难度的项目。在再来人老师的帮助下,我成功争取到了哈佛夏校学习的机会和针对城市新移民身份认同话题研究的科研项目机会。

图源 来自网络

文书:在不断推翻重建中找到自己

申请文书是我耗时不多但经历多次推翻重来的难题。在很多个夜深人静的晚上不断地反思自己,不厌其烦地修改打磨,直到最终满意交稿。

在这个过程中,文书老师和我一起头脑风暴并梳理了活动中所有可圈可点的细节,并且我们一致认为我身上那份对于细腻情感的敏锐把握是非常珍贵的,与我整体的申请想象也是非常搭配。

这也鼓励了我勇敢地在文书中讨论了一个中国常见的“禁忌”话题,并且围绕“发现问题,研究探讨,到尝试各种方式去改善这个现象”整个完整的闭环来体现我对于弱势群体的细腻关注和勇于打破常规的勇士形象。

在大致框架确认后,我加入每个部分的细节及感悟,让自己的成长探索更加真实有感染力,并且经过海外文笔导师多次调整及文笔润色,数稿以后最终完成。

图源 来自网络

情绪的低谷期,亲友与我作伴前行

在申请季,令我很有感触的一件事就是家人、朋友、老师及身边人对我的各种包容和支持。

和父母的相处,是一件很矛盾的事情。在很多时候,家长和孩子在同时面临一件对人生可能有决定性作用的事时,会不自觉地出现焦虑情绪,也经历过一段时间的冷战,不愿意去跟他们交流。但后面我发现其实这样,反倒给自己造成了更大的压力,而在很多情绪的低谷期,父母其实一直都在背后默默的支持我。

其次就是老师,不管是再来人的导师,还是学校的升学指导老师,在整个申请季都给了我全力的支持,经常奋战到深夜修改文书、检查信息,并给我鼓励。那段时间虽然很累,但看着自己的认知越来越清晰、文书也日益完善,内心也充满了成就感。

最后,就是申请路上一起并肩作战的小伙伴们,大家都有着各自的压力和烦心事,但从不轻言放弃,共同分享经验、知识、信息,互相鼓励,共同进步。

图源 来自网络

对学弟学妹的建议

给下届学弟学妹的建议,就是不要去太过于看中自己是去了哪个大学,因为整个申请季的反思就是发现,其实等到收到结果那一刹那就会发现其实去哪儿都一样,就总是能找到一个最合适自己的一个归宿。

然后现在其实看到学校里面有很多的学弟学妹看到我们申请结果不如意,他们也会非常的焦虑,害怕自己申请结果不好,然后很多人一直在卷。

卷这行为是正确的,大家也应该一直朝着目标努力,但是很多人可能走偏了,他太过于看重自己去的学校,或者是最终的结果。这样会给自己很多的焦虑和烦恼,还可能导致整个申请过程非常不快乐,应该把申请这件事当成一个快乐的、能够提升自己的一个机会去对待。

总结一下,在整个申请季,一定要及时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找到有效释放焦虑和压力的渠道,不管是与人沟通,或是找到能让自己解压的兴趣爱好。然后申请季结束以后也要积极地去做反思,不要因为结果不如意就不愿面对了,要找到自己的问题和能提升的地方。

图源 来自网络

*本文内容由再来人学员撰写,Valeon编辑排版发出。

仅供学习使用,不代表再来人立场。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