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山区里的学生所得到的教育资源,较其他地区有限,更需要国家政策的扶持和帮助。而那些能够走出大山的学生也比普通学生付出了更多的努力和坚持。
学生想要走出大山无论当时最确切的想法是什么但无疑都是为了能成为更好的自己,走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改善自己的家庭情况,改变现状。
贫困山区里的学生想要真正走出大山,不仅必须要耗费比普通学生更多毅力与坚持,不停止学习的脚步,还要有直面问题的勇气并尽力解决,这样才有更多更好的可能。
师资力量的缺失,学校设备的破旧,没有可供学习的地方
学生需要被教导!学生想要提升自己的能力需要有来自长辈的支持和引导。而其中老师这个角色的存在必不可少,但大山里很少有长期留下来的老师。
其一,走出大山的学生得到了更好的发展,不愿回到大山里。
其二,支教的老师们大多数受不了大山里的苦,一年半载就会离开,学生会受到影响。
其三,留下的老师一人多职,精力不能集中,身心承担着压力长久下去对身体也不好。
与此同时山区的学校不同于城市里窗明几净的校园,山区学校教室能否做到遮风避雨都是未知数。而多媒体等教学用具大多陈旧无法使用,不见得能用到教学中。环境的恶劣加上固定的教学模式直接导致学生分神,很难做到专注于学习。
大山里少有类似图书馆这样可以安静学习的地方,出了校园外学生需要花费时间精力分担家庭的压力,这样的情况下想要学习可谓难上加难。
部分长辈的思想禁锢,来自现实生活的压力,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家庭情况
俗话说,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有时学生可以依靠自己努力克服自然环境带来的风霜剑雨,但是他们无法影响长辈的思绪改变,长辈决定无法承受来自长辈的压力。
有些地区的长辈也许经济能力足以供学生上学却因为认知受限会认为读书无用或者认为女学生不够聪明就索性让他们不读书,导致学生错失了读书的时机。
有时部分长辈能看到眼前的利益不会去主动考虑长远的事要求学生停课去打工。除了上述的情况,也有人因现实有无尽的无奈,学生因为生活失去读书的机会。
部分山区的长辈会意识到读书可以改变命运,主动去让学生读书。不过最后迫于经济的压力、实际情况的窘迫只能让学生退学来改善家庭情况。
无论是上述的两种情况还是更多的已经出现但尚未解决的问题,都希望能够有更多更好的解决方法出现,学生不论何时、何地都有书可读,而不是被迫放弃读书的权利。
师生沟通的不便,学生自身的学习弊端,家长无辅导的能力
学生在没有进入学校前所接受的教育都是来自父母或者其他长辈的言传身教。
各地有各地的方言,学生未上学时很少能接受到普通话教育,大多都是和家人进行方言沟通。等到上学时,支教老师从国家各地而来但大多数都是普通话教学,不太了解本地方言,师生之间会存在沟通上的不便,学习效率大打折扣。
学生自身会存在年纪到了但是知识量没有达到,基础薄弱上课时跟不上,下课后有没有学习的打算。长久下去,要么花费更多精力冲刺一回把之前的补回,要么被落后的知识越来越更多,直到放弃。
贫困的山区大多父母需要赚钱养家,学生只能依靠爷爷奶奶等老人来带,有时学生还要成为老人的依靠,负担起家中的日常生活家务、琐事太多、占用时间多学生自己忙不来也没有合适的人能辅导学生学业。
笔者寄语:以上皆是贫穷山区或者说贫穷农村学生在接受教育时存在的困境。他们的困难绝不止文中几点,但他们想要走出大山需要解决的问题多如牛毛。
而这其中无论是支教老师的去留、学校环境的改善、长辈的思想理念还是现实经济的窘迫都不是学生仅凭自身就可以解决的,需要各方面的努力和帮助。
学生们想要走出大山所能依靠的只有自己强健的体魄、不屈的性格、让人敬佩的毅力、决心和些许的运气。希望未来有更多的学生可以走出大山,拥有更多的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