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关于学习的一些经验总结,谈不上干货满满,但确实在”学习”这条道路上走了很久,因此也有自己的一些经验心得。
我有以下六个观点:
1.“润物细无声”是最好的学习方法。
2.“速成”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学习心态一定要稳重,切勿急躁,可能会适得其反。记得贝聿铭在修建卢浮宫门前的玻璃金字塔建筑时说过:“好的建筑是建立在时间之上的。”同样,我们每个人的“知识大厦”同样是建立在时间这个维度上的。或许由于学习方法、个人素质等因素的不同,我们达到某个水平所需要的时间会有快有慢,但无论对于谁,“速成”几乎是不可能的。
3.要肯在学习上花时间,并且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每天,我们每个人都有24个小时,如何利用这些时间是一门需要自己思索的学问。我能给出的建议是:每天利用2~4个小时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去阅读,去看,去了解,去思考,去行动。一来沉浸在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上,对于自己而言是一种优良的身心体验,二来如果思考+行动,我相信在时间的推移下,我们都会有所收获。我们需要跟上时代的步伐,而现代社会可以说日新月异,所以学习不是学生时代的事情,而是一辈子的事情,要建立起“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更新”自己。
4.学生学习成绩问题,最关键的是本人的学习意识够不够强烈,执行能力如何,不在于辅导班上了多少,也不在于聪明与否。如果一个孩子学习成绩不太好,家长首先要明白孩子有没有学习这个意识。很多孩子学习是不明白学习有什么意义的,只是机械性地做作业,无意义地事情当然是能少做就不做。所以将学习与自身挂钩是重点也是难点,因为每个人的情况不太相同。思想层面有了“学习”的意识之后,相信每个孩子的智慧都足以探索出自己的一条路。
5.个体学习专业知识的重要性。我们要在社会立足,就要有所专长,社会是一个分工明确的产业链,我们每个人是社会这个庞然大物中的一个小小的,不起眼的环节,或者说一颗螺丝钉,如何找到自己的位置并起到相应的功能,首要之处在于,自己得是一颗螺丝钉。意思就是,得有所专长。所以刷手机或许能让我们了解一些什么,但却不足以让我们立足于社会。
6.要对学习内容有所甄别。意思就是:学好不学坏。现在我们有很多种渠道接受信息,媒体上光怪陆离的文章到处都是。我的建议是:千百年古训记心头,前人并不落伍,千百年大浪淘沙,留下的都是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