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资讯

为改善农村留守儿童学习力现状, 社会各界可以做出哪些努力?

留守儿童的发展问题不仅是学校教育正面临的问题,也是我国农村教育改革与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农村留守儿童中不免有优秀的学生,他们有积极乐观的心态和较好的学业成绩,是班级学生学习的楷模。但是大部分留守儿童属于班级中的后进生,学业成绩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学习习惯有待改善,学习能力有待提升,实现转化也较为困难。

已有研究表明,目前我国留守儿童的学校教育状况不容乐观。据统计,农村留守儿童的学校适应能力明显不足,在适应师生关系、同学关系方面还有较多问题;留守儿童在学习方面也存在较多问题,如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兴趣不高等。

留守儿童学习力水平的高低会直接影响他们当前的学习效率,进而影响未来的发展。如何帮助留守儿童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全面提升学习能力,是家庭、学校、政府都应该思考并参与解决的问题。

因此研究从留守儿童学习力现状出发,寻找其学习力的影响因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关提升策略,以帮助他们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增强学习的信心和动力、提高学习的能力,促进留守儿童全面、健康发展。

基于当前的社会背景,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仍处于初级阶段,各项具体制度正在不断地发展优化,想要在短时间内完善我国的务工政策、户籍制度、人口流动趋势、进城务工人员福利待遇等,是不太现实的事情。

因此,短期内留守儿童不可能全部转变为非留守儿童。那么,在留守儿童会长期存在的社会背景下,如何从政府、家庭、学校协同支持的角度帮助留守儿童提高学习力水平,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和社会意义。

一、政府引领:构建引导型制度环境

近年来,随着教育新政策的颁布、教育改革的不断进行,农村教育问题越来越受到政府的关注,政府对农村教育的投资力度和管理力度全面增大。

很多政策并非专门性的留守儿童关爱保护政策,在政策或制度执行过程中很少关注留守儿童的成长特点。

因此,相关政策支持在提升留守儿童学习力水平方面的引导存在一定程度的欠缺性。各级政府可设计相应的留守儿童关爱政策与制度,也可对农村教育提供经费与人力支持。

(一)不断加大对农村教育的资金投入和成效管理

加大农村教育支持力度,有效提升政府管理成效,有利于为农村教育条件及环境的改善提供支持与扶助。地方政府的实践经验,是我们改善政府支持的有效参考。政府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支持力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近些年,地方政府越来越重视教育的发展,留守儿童的受教育环境也得到了较好的改善,倒是教育资源方面依然存在分配不均的问题。

导致不同地区在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和制度管理上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当前亟需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政策及经费投入,有效提升政府管理成效。

(二)增进城乡教师互动交流,为教师学习提供平台

促进城乡师资精准流动,着重农村学校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支持质量,提升留守儿童的学习力水平。目前,在很多农村地区,中小学校的办学条件较差、优质师资力量紧缺、教学软硬件设施紧缺、教育信息化水平较低等问题。

一些农村中小学校学生数量极少,教师也非常少,除保留基本的语、数教师以外,一些农村中小学甚至没有外语教师,专业的美术、音乐和体育教师更是极为匮乏,此种师资背景之下留守儿童的教师关爱出现精力、能力等不足的现象便极为常见。

即使有特岗教师、定向师资培育等师资补充方式,一时之间或短期之间,农村地区也很难及时补充足够的师资资源。

城镇地区与农村地区地缘较为接近,城镇地区的师资力量相对充裕,如此以来,在统筹职称评定与绩效考核要求的基础上,从城乡流动视角定向为农村地区补充师资力量具有一定程度的现实可行性。

因此,在城乡师资调配与统筹的前提下,实现城乡师资的精准流动,不仅有效避免了师资的失序转移,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师资力量的浪费。

二、学校主推:创建和谐、富有关爱的学校环境

学校是学生学习和成长的摇篮,对留守儿童来说,改善学习力现状、提升学习能力,学校发挥着重要作用。

因此,需提升学校行政支持和教师支持成效,统筹规划学校各个支持主体和要素之间的联系,努力创建和谐的、富有关爱的学校环境,使留守儿童在教师的关爱中、在同伴的帮助下健康成长、有效学习。

(一)加强学校行政支持,推动留守儿童学校管理体系建设

学校行政支持是学校支持作用于留守儿童的有效行政保障。学校行政支持对于留守儿童教育的保障作用,主要表现在学校要建设完善关于留守儿童的学校管理体系,认为这要从两方面入手:

一,学校有专门的组织机构来执行各项任务,由上到下,负责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管理工作,保证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管理问题有处可寻、落到实处。

基于此,学校有必要成立专门的留守儿童工作小组,以学校分管领导为组长,班主任和任课教师为组员,有序执行关于留守儿童教育方面的各项工作。

二,做好校内外关于留守儿童教育工作的衔接,包括与政府部门的衔接、与留守儿童家庭的衔接等。这就要求学校要充分重视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既要有宏观规划,又要在具体的教学管理和后勤保障方面落实好对留守儿童的学校支持。

学校可以聚焦社会力量共同研究和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解决对策,尤其是通过推动家校沟通渠道增强社会力量的教育参与力度。

不同类型的学校在留守儿童学校管理方面虽具有一定程度的操作差异性,但其也需注重一些留守儿童学校管理方面的共性问题。

三、家庭辅助:多多陪伴,营造温馨和谐的家庭环境

父母是孩子的依靠,家庭是孩子的归宿,家庭在孩子成长发展的过程所发挥的作用是其他任何一种社会支持都无法取代的。

在影响孩子成长的多种因素中,家庭因素是最基本的因素。在家庭教育中,加强亲子之间的互动交流,营造温馨和谐的家庭环境,可以让留守儿童感受到家人的陪伴与支持,增强内心的安全感和自信心。

(一)强化责任心,重视家庭教育

通过访谈我们知道,目前很多留守儿童传统的教育观点根深蒂固,他们认为孩子到了学校,他们的学习就应该由学校来负责。这种观点显然是不科学的,是应该摒弃的。

因此,留守儿童家长要更新观念,意识到父母在孩子成长和学习的过程中所肩负的重要使命,强化责任心,多多关注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多多陪伴孩子,正确引导孩子。

这就要求家长首先要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和认知水平,正确理解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明确孩子的健康成长离不开父母的陪伴和呵护。

这要求留守儿童父母要加强自我学习,提高自身素质,与时俱进,这样才能与孩子有共同语言,才能走进孩子的内心去体会他的感受。

其次,要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教育无小事,父母凡事又要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对于自身不良的行为习惯要及时改正,不能掉以轻心,要具备自我批评和反省的意识,为孩子树立良好的形象。

(二)给予孩子更多亲情的陪伴与呵护

家庭是孩子直接参与的环境,不同的家庭环境,如采取什么样的教育方式,为孩子提供怎样的学习资源等,对孩子的影响不尽相同,由环境造就的能力自然也是参差不齐的。

因此,留守儿童的家长要有家庭责任意识,明确在教育子女方面的重大责任,有了责任感,才会有关爱,给孩子提供充分的情感支持和心理支持。

当代社会通讯技术发达,父母可以通过视频或是电话的方式多与孩子沟通交流,经常关心孩留守儿童的身心发展,关心他们的学习和生活,让孩子感受到父母远在千里之外仍然牵挂着自己,自己并不孤独。

要通过多种方式取得孩子对自己的信任,使他们遇到困难的时候愿意想自己倾诉心声。

留守儿童的父母还应该意识到孩子的健康成长应该是学校、家庭共同作用的结果,不要把责任完全推给学校,经常给老师打个电话,询问孩子在校的表现。

了解孩子的学习动态,及时关注孩子的成长和学习,让孩子感受到虽然父母不在自己身边,但是父母的关爱和陪伴一直都在,自己是幸福的孩子。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