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资讯

《开国大典》这篇课文插图中的9个人分别是谁? 学生该学些什么?

我备课的时候,备到了《开国大典》这一篇课文。很少有语文老师拿这篇课文当作公开课的课题,一方面是因为这篇课文的时代离学生比较远,另一方面是因为这篇课文还有一些连老师都不一定知晓的知识点,比如这篇课文插图中的9个人分别是谁?乍一看,一头雾水。

我们先解决来解决这个问题——课文插图中能看清人脸的9个人分别是秘书长林伯渠(左边第一个)、第一任国家总理周恩来(左边第二个)、三军总司令朱德(左三)、开国元勋刘少奇(左四)、孙中山妻子宋庆龄(左五,唯一女性)、副国级大佬林济深(左六)、集民主革命家和教育家于一身的张澜(左七)、来自西北的“东北王”高岗(左八)、新中国缔造者毛泽东(最前排)。

学生在学《开国大典》这一课的时候,该学些什么?

一方面,我们要抓单元要素,学习这篇课文中点面结合的写法。

每个单元最前面的地方,总会有这个单元重点要学的单元要素。六年级上册语文有两个单元要素,其一是“了解文章是怎样点面结合写场面的”,这一点要通过课文的学习来详细了解;其二是“尝试运用点面结合的写法记一次活动”,这是第二单元的习作要求之一。《开国大典》作为第二单元的精读课文,自然有着比较典型的点面结合的写法。

比如课文第11段的最后一句,从“受检阅的部队就由聂将军率领”一直到“由东向西,缓缓进场”,很明显这句话就是阅兵式过程中整个“面”的描写,而第12段中每一个兵种的具体表现,则是一个个“点”的特写,这种点面结合的方式描写阅兵式的场面,既表现出作者对人民军队的赞美,也表现出群众对人民军队的威武庄严感到自豪。

另一方面,我们要了解开国大典的过程,深挖开国大典的意义。

开国大典的整个流程,包括群众队伍入场、开国典礼开始、阅兵式开始和群众游行活动这四个动人的画面。开国大典的过程,既有宣布典礼开始、奏国歌、升国旗、放礼炮,也有伟大领袖宣读中央人民政府公告、阅兵式和群众游行,整个过程让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把开国大典恢弘盛大的场面淋漓尽致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文中最让我感动的是第七段的描述,这一段用反复的表达手法写出了与会之人乃至全国人民欢欣鼓舞的心情。举办开国大典的时候,有的农民五更天摸黑起床,甚至要“步行四五十里路赶来”,为什么会这样?我们不妨代入到相应的角色中:如果你以前曾是一名社会最底层的农民,新中国成立之前,你一直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每天吃不饱饭穿不暖衣服,饱受欺凌,一直处于颠沛流离之中,这个时候在新中国成立之后,你所期盼的幸福生活有了指望,你从此当家做主成了新中国的一员,你会有怎样的心情?

所以,学习《开国大典》这一课,要尽可能代入相应的角色,方能让学生学有所获。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