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创造更安全且更有质量的课间休息,这个问题有很多种解法,绝不应该一“关”了之
最近,山西晋中一位老师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吐槽“课间圈养”现象:7成学生课间不出教室,偌大的校园空空荡荡……这种担忧很快引发了一些家长的共鸣。
早在2015年,人民日报就做过学校课间活动变“圈养”现象的相关报道。2021年4月,半月谈发文《只许喝水上厕所,神兽归笼如坐牢:课间10分钟,“野”点又何妨》,大量媒体和网友随之跟进,呼吁把课间还给孩子“透口气”。
政策随之跟进。2021年5月教育部通过的《未成年人学校保护规定》第八条明确要求,“学校不得设置侵犯学生人身自由的管理措施,不得对学生在课间及其他非教学时间的正当交流、游戏、出教室活动等言行自由设置不必要的约束”。
效果怎么样?从部分家长的留言可见,问题似乎并没有得到根治。首先要明确,无论是出于方便管理的目的还是对孩子的安全负责,学校都不该剥夺孩子课间“喘息”的机会。或硬性或软性、或直接或间接地给孩子传达“别出教室门”“别蹿楼层溜达”“别找事儿”之类的信息,都是一种威压,不能提倡。
未成年人尤其是小学阶段的孩子,注意力的一种规律性特质就是难持久,这就是为什么课堂时长设置为40分钟的科学根据。课间休息一方面为了保证孩子的户外锻炼时间,有好身体才有好成绩;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更好地恢复注意力,更快地投入下一堂课的学习。让孩子们课间充分休息,是尊重孩子的基本权利,也是尊重科学规律。
可为什么媒体一再呼吁、家长一致反对,“课间圈养”现象多年来仍然存在?诸如“憋屎憋到放学”“不敢喝水”“上厕所不跑都来不及”等让人心酸的经历,不禁让人追问,问题到底出在哪?
诚然,现代社会的家长们普遍太“宝贝”孩子,对孩子的学校生活、安全要求较为苛责,给了学校及老师很大压力,学校教育各方面于是变得畏首畏尾。但毋庸置疑,学校是第一责任人,如何创造更安全且更有质量的课间休息,这个问题有很多种解法,绝不应该一“关”了之。
比如,学校厕所配置是否合理,何以十分钟内不跑都来不及?各年级学生楼层如何分配,下楼一趟是否可行?这些都是学校可以根据现有硬件设施进行优化调整的地方。
而除了这些外在形式,更关键的是摆正教育的内在追求。“课间圈养”现象本质上是教育压力下的产物。过于功利的教育,往往会给家长和老师们一种冲动,去剪除课业学习以外的所有活动。如果老师都是秉持这种教育理念,那么“拖堂2分钟、提前2分钟”就几乎不可避免,而这也正是“课间圈养”现象存在的最大病灶。
打开网络不难发现,有老师暂停课堂带孩子们看彩虹、看晚霞,有老师课间带孩子们跳热门舞蹈,有老师带孩子们搞秋收、套圈圈……所有这些,都不是功利教育观所能驱动的,而更是一种应有的人文教育熏陶。可见,安全问题以及功利教育,不是僵化管理的挡箭牌。只要有心,课间活动可以做得既精彩充实,又安全有益。
教育专家经常会强调,成人比成才更重要。教育首先要培养合格的人,其次才是培养有用的人。让孩子们可以按照人的天性去跑、去跳,去疯玩、去释放、去挑战,对养成健康的心智至为关键。所以,请还孩子一个“喘息”的机会吧,用创造力去拆掉那些教育场景中各种有形无形的“枷锁”“围栏”,让热闹的课间十分钟成为孩子们爱和能量的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