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青年报》报道,现在有不少求职的大学生都选择和求职中介机构签订“保offer(录用通知)协议”,接受这些求职培训机构的各项服务,由此成为求职市场的“氪金玩家”。但与此同时,这些求职机构的坑也层出不穷,发生纠纷之后大学生也面临维权困难的窘境。
简而言之,这些求职机构的服务大致包括简历修改、面试培训、实习推荐,甚至所谓的“保offer”“包过笔试”等。
应当说,这些求职机构的存在有一定合理性。据统计,2023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1158万人,可以想象求职竞争的激烈。而一些专业的求职技巧,包括简历美化、自我表达等,很多学生可能确实缺乏相关知识,求职机构进行专门的培训,也能起到一定的效果,帮助学生快速进入求职模式。
从用人单位的角度看,求职机构也有存在的价值。比如一位某互联网公司资深人事管理人员就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他所在的互联网公司有时会将校园招聘外包给对当地就业情况更为熟悉的求职机构,这样极大地提高了招聘效率,节约了招聘成本。由此,求职机构起到了一个信息中介的作用。
但问题是,某些中介机构的服务往往是暧昧不清的,很容易藏有各种坑。在现实案例里,简历修改,变成了简历造假;实习推荐,变成了求职机构和用人单位的私下勾兑;“保offer”,变成了质量极低、和预期相差甚远的录用通知;而所谓的“包过笔试”云云,甚至可能是作弊——有媒体报道,一些求职机构还提供“助考”服务,其实就是远程代考,一旦被发现往往会面临非常严重的后果。
不过当求职者不满意、想要维权时,却也发现了难题,这些服务其实远远没有标准的市场定义,求职机构的承诺并没有一个硬性约束。“简历美化”到底是什么?“保offer”到底指的是什么offer?市场缺乏规范,那么如何解释便全凭求职机构自己发挥。
可见当务之急,是尽快明确这种“求职培训”的性质和内涵,到底应该包含哪些内容,具体的服务规范又是怎样的,这些都应当形成共识性的标准。“求职培训”应该被摊到阳光下,并形成一个公开透明的市场环境,如此一来,求职者对服务内容有预期,遇到纠纷时有充分的依据主张权利,而面对一些违法违规操作,也能够迅速辨别并向相关部门举报。
不过,也应该提醒的一句的是,对于大学生来说,这种“氪金”模式其实也有内在的隐患在——这种商业性质、批量生产的求职服务,一定是标准化、去个性化的,反倒有可能磨灭求职者的个性特征,也令用人单位感到审美疲劳,反倒错失宝贵的机会。
这并非猜测,2018年曾有媒体报道,一位公务员考试的考官直言,“接受过培训的人一眼就能被我们看出来,他们绝大部分比较程序化、套路化”,并且如果考生一上来就被看出接受过培训,考官很快会有反感心理。
求职终究是一场自我发现和自我表达的过程,是求职者和用人单位的双向契合。过度仰仗模板、套路、包装,对于经验丰富的招聘人员来说,恐怕会起到反效果。
当然,为防止大学生求职者掉坑里,指导大学生求职者找到自身的竞争优势,大学也不能缺席。大学生如何突出自己的个性特点,所学专业的能力如何体现,高校该如何搭建用人单位和学生的沟通渠道,这些,其实大学生所在的高校、院系应当比求职机构更清楚,也更有义务去落实。
“氪金”求职坑太多,对于社会多少是个提醒:学生在求职时确实会面临毫无头绪、信息不对称、病急乱投医等问题,也很容易掉进各种陷阱。而要把这些坑填上,无论是市场监管部门还是各高校,都应当积极作为,帮助大学生们走稳从校园到社会的这段过渡期。(作者是资深媒体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