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改革实验区将缩短学制、取消中考”,就是这么一则没有出处、没有根据的“小作文式谣言”,在微信群和朋友圈中不断发酵,让区级教育局乃至教育部先后辟谣,连续登上了1月6日和1月8日的扬子晚报。如今虽然成功辟谣,但背后却是海量师生和家长的关注与不安、大量媒体和教育部门的疲于应付,让人不得不感叹:天下苦“小作文”久矣。
“小作文”从何而来?一因流量二因利益。
先看流量导向型“小作文”。在各类网络平台“唯流量论”的利益分配规则下,以吸粉引流、点赞曝光为“第一要务”的自媒体从业人员和“网络水军”选择编造谣言吸引关注,形成热点后又引发大量自媒体账号迅速模仿、跟拍“二次发酵”。比如2023年10月的上海4岁女孩沙滩走失事件中,一家自媒体运营公司便编造了“女童父亲系继父”等谣言进行引流传播,非法获利4万余元。此外,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应用,被不法分子用来一键生成虚假信息,也在某种程度上降低了造谣成本。这不,去年江苏警方就通报了一例利用人工智能编造“女大学生遭持刀袭击并被强奸”的谣言。
再看利益导向型“小作文”。去年7月中央网信办通报的网络整治典型案例中,第一个就是“股市小作文”。这类“小作文”主要聚焦股市,动辄以“内幕消息”“独家报道”为噱头,编造上市公司动向,炮制重要会议决策,更有直接伪造所谓的“红头文件”。越是波动之际,越能看到各种“小作文”兴风作浪。事实上,股市“小作文”绝非恶作剧那么简单,其背后跟着的,往往是操纵股价、投机炒作、拉高出货、左右腾挪等违法违规行为。在A股市场发展历程中,因“小作文”引发的波动已有多次。
相对而言,流量驱动的网络谣言传播范围更广,利益驱动的网络谣言危害更大更直接,但总体来看,“小作文”瞄准人们的关注点或焦虑点,往往借助网络空间发酵后,能造成意想不到的恐慌和损失,更需要监管部门、网络平台、网民大众形成合力。
打击“小作文”,首先要打准、打痛,监管部门发现一个打击一个,通过打击一个来震慑一片。遇到恶意造谣,利益受损方不应止于投诉和道歉,而是该起诉则起诉,能索赔就索赔,这样才能真正直戳违法者的痛处,抬高造谣传谣的成本。
打击“小作文”,还要打出“组合拳”。除了监管部门,参与主体也有共同抵制网络谣言的责任。比如平台方要切实负起主体责任,在追求流量的同时不应忘却社会责任,通过不断更新技术手段来精准识谣止谣,优化举报和处理谣言的流程及周期,尽可能缩短谣言发酵的时间。相关部门,尤其是和大众利益紧密联系的民生部门,不仅要第一时间回应不实信息,更要有“防谣意识”,主动及时有针对性地加强政策解读等信息披露——当权威信息快于造谣者“构思”时,谣言自然没有了发酵的土壤。
“小作文”之所以屡禁不绝,还在于部分网民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媒介素养有待提升。面对言之凿凿的“小作文”,我们不妨少一些情绪化的跟风转发,多一些独立思考和“等等看”的定力,避免客观上成为造谣者的帮凶。
回到这次教育改革的谣言,期待警方能揪出始作俑者。到时候,我们会送他再上一次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