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很多人一提到教育,就会一顿神吐槽:
什么学习成绩不好不重要啊,能力最重要啊;
什么名校毕业还不是杀猪、要饭,研究生还不是送快递,诸如此类的话。
总之,最后的结论就是:家长不应该让孩子这么卷。
那么,学习成绩再好就业也一般,为什么家长还让孩子这么卷呢?
仅仅只是家长们想不穿、看不透?
不,我觉得应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思考这一普遍现象。
第一个“幸存者偏差”
前面举例的北大毕业生杀猪,留美博士国外流浪。
稍微理性的人就知道,这种极端个别的案例,压根就不具备代表性。
怎么地?
北大有一位毕业生陈生杀猪,就代表北大全体毕业生,就业方向都是杀猪?
又或者是留美博士孙卫东流浪,就代表清华全体毕业生,就业方向都是流浪?
很显然,压根就不是。
这些在网上怼来怼去,声称学习成绩再好就业也一般的人,其实是错用了“幸存者偏差”理论。
即发现一片枯叶,就认为亚马逊雨林里所有的植物都是黄褐色。
事实上,北大清华依然是中国家庭心目中的圣地,他们的就业方向,也比绝大多数普通学生的选择面要宽。
第二个“幸存者偏差”
在第一个“幸存者偏差”的指引下,“怼怼侠们”会进入第二个“幸存者偏差”。
那就是,学习成绩不好,很多人就业也挺好啊。
然后,他们又会列举类似于烟草局、电力局等企事业单位中,子弟们子承父业的企二代、事二代现象。
没错,这确实是社会现实。
但是,请不要忽略,这些孩子们的父母本身就属于“少数中的少数”“特例中的特例”。
请问,绝大多数人身边是有一群烟草局、电力局工作的家庭,还是身边大多是普通家庭。
事实上,绝大多数的普通家庭,并不属于这些“铁饭碗”“金饭碗”行列。
也就是说,绝大多数的普通家庭,都没有能力为孩子们去谋求更好的工作岗位。
那么,试问:这些绝大多数普通家庭的孩子们,怎么去实现“就业也挺好”?
第三个“幸存者偏差”
我们抛开前面的“幸存者偏差”,把目光聚焦于普通家庭。
父母亲既没有能力,把孩子安排进公务员系统;也没有能力,为孩子提供自主创业所需的资金、资源和人脉,而他们又希望孩子能有更好的发展,请问:他们不卷孩子,难道去卷山东煎饼?
锲而不舍的“怼怼侠们”一看,摩拳擦掌进入第三个“幸存者偏差”。
那,他们为什么不卷自己?
那影星王宝强,还不是靠自己努力,成了明星。哼,典型的自己不行,就寄希望于下一代。
对,您说得非常对!
请您先看一个香港亿万富豪田北辰的经历。
2011年,他参加了一个真人秀节目。他要求工作人员,没收掉他的银行卡、豪车钥匙、现金和手机,然后把他安排到环卫工工作。
他充满自信地说:“只要有富人的思维,我相信,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就能改变当下的处境。”
然而,粗制滥造的街边盒饭,令人作呕的,散发着恶臭的2平米“劏房”,让他直接在第二天,就选择放弃。
辛苦工作一天后,他发现,很多工友除了下班后,还要去打第二份工,每天只能睡五、六个小时。
这位来自香港四大家族之一的精英,亿万富豪田北辰,对着镜头说:“现在的我,明白了老百姓的真实想法,他们没时间计划下星期、明年、将来会怎样,对于他们来说,最重要的是下一餐。”
看到了吗?普通家庭,就算是活着,已经用尽了全力,请问还要他们怎么卷?
第四个“幸存者偏差”
“怼怼侠们”必然还有最后一搏,那就是第四个“幸存者偏差”。
哼,自己都卷不动,还要孩子卷,可真自私啊!
你看我二姨家的三姑妈家的二外甥家,人家家里就不卷,平平淡淡才是真,活轻松点不好吗?
中年人应该还记得二十年前一个著名的采访:
一位记者到陕北采访,碰到一个放羊娃,
记者问:你放羊为了什么?
放羊娃答:赚钱。
记者问:你赚钱为了什么?
放羊娃答:娶婆姨。
记者问:你娶媳妇为了什么?
放羊娃答:生娃。
记者问:生了娃干什么?
放羊娃答:放羊。
在哈哈一笑之后,其实,我们更多的是感觉深深的悲哀,是对那种只有现实,没有梦想的生活,感同身受的悲哀。
普通家庭在现实中负重前行,他们深深知道:不想吃学习的苦,就得吃生活的苦;不想吃现在的苦,就得吃未来的苦。
卷孩子的学习,是因为那是他们心中仅存的梦想和唯一的期盼啊!
请问:我们有资格去嘲笑、去定义他人仅存的梦想和唯一的期盼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