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志伟
离开表情包就不会表达,遇到惊叹的事只会说“666”,难以准确表达自己的想法……如今,有些年轻人感到自己的表达能力下降,“词穷”现象也引发更多关注。上周,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wenjuan.com),对1333名青年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对于“词穷”产生的原因,54.0%的受访青年认为是阅读量少,表达能力弱化,53.0%的受访青年觉得是依赖网络语言和表情包,缺乏创造力。
合肥的00后王雨菲平时与朋友交流基本是在线上,“群里经常会出现各种表情包,甚至靠表情包就能了解别人的意思。”但王雨菲感到,过度依赖线上交流,会让线下交流变得困难,自己在线下的场合就不太爱说话,担心说错话没法“撤回”。
“我之前遇到过提笔忘字的情况,原本会写的字突然想不起怎么写了,只能求助网络。”在杭州工作的90后刘源觉得自己不仅语言表达能力下降,而且书写能力也在下降。提及原因,刘源认为,互联网改变了原来的说话写字方式。“如今手机已经成了生活的一部分,大家越来越习惯在网上交流,而且基本是打字、发表情,打电话都很少了,说话交流的机会在减少。”刘源觉得,手机的输入法也简化了文字的输出方式。输入法大多带有联想功能,比如一句诗,过去需要完整背出来,但现在只要打出前面几个字的首字母,就会出现完整的句子。“互联网技术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让人更懒得记忆和思考了。”
对于“词穷”现象产生的原因,调查显示,阅读量少,表达能力弱化排在首位,获选率为54.0%,其次是过度依赖网络语言和表情包,缺乏创造力(53.0%),碎片化浏览信息,难以形成系统思维(52.1%),获选率均超过了半数。
王雨菲觉得,现在网上的信息很多,随便搜索就能找到自己想要的。但她感觉,碎片化信息很难被记住,即使是一些知识类的视频和文章,基本看完就忘,很难为自己所用,对提高表达能力帮助不大。
在北京工作的95后张然发现,自从工作之后,自己的社交圈越来越小,和朋友线下见面的次数也变少了,“大家平时都比较忙,很难约到一个时间,即使线下见面,最多就是吃饭、逛街,几个小时搞定。”
提到“词穷”问题,张然觉得自己不是不会表达,而是越来越不想表达了,“现在能够深入交流的人越来越少,渐渐地自己的分享欲就下降了,遇到事情最多和朋友在微信上吐槽几句,也不太会讨论比较有深度的话题。”
受访青年认为“词穷”产生的原因还有:线下面对面沟通交流变少(47.6%),“短平快”的表达方式盛行(34.4%),快节奏生活让人难以沉下心思考(33.1%),与人交流的欲望下降,不想表达(17.6%)。
暨南大学中文系副教授郑焕钊认为,一些年轻人在现实生活中感到孤独和“社恐”,这让他们更倾向选择虚拟社交。在线上,网络“梗”及其他网络语言符号成为年轻人社交语言的共同基础,这是他们获得文化身份认同和表情达意的方式之一。但这种表达方式对规范性、逻辑性和书面化的语言表述方式形成了冲击,进一步影响了语言表达背后的思维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年轻人精神世界的深度与广度。“从根源上说,语言贫乏是由精神贫乏导致的。”
“语言是人类存在的精神家园。它不仅是一个民族文化基因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民族文化凝聚力的基础。”郑焕钊认为,表现为“欲说却词穷”的这种文字失语问题会对传统文化产生冲击,比如导致个体思维方式的简单化和粗糙化,也会对集体性的民族文化产生负面影响,而且网络语言符号的圈层化带来的代际文化区隔,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集体性文化的凝聚力。
郑焕钊认为,语言文字承载着一个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日常体验,是文化传承和创新的基础。应对年轻人的“词穷”问题,要从多个途径、多种方式加以引导。
此次调查的受访者中,00后占14.1%,95后占21.0%,90后占40.7%,85后占14.9%,80后占9.3%。